一种玻璃钢风电叶片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9449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是一种玻璃钢风电叶片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能源资源的大量使用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并且其存储量大大降低,因而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循环再生的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风力发电机叶片是接受风能的最主要部件,其良好的设计、可靠的质量和优越的性能是保证发电机组正常稳定运行的决定因素,其成本约为整个机组成本的15%-20%。根据“风机功价比法则”,风力发电机的功率与叶片长度的平方成正比,增加长度可以提高单机容量,但同时会造成发电机的体积和质量的增加,使其造价大幅度增加。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是环氧树脂。随着大功率发电机组的发展,叶片长度不断增加,但叶片在生产中的存在有缺陷,使用不合理的材料,不严格的质量控制,需要对此为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玻璃钢风电叶片制作工艺,由于采用吸附性较强的增强材料,增强了耐腐蚀,抗渗漏的性能,大降低了内表面的糙率系数,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钢风电叶片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模具准备,采用瓦楞纸、聚酯薄膜制作阳模和阴模;2)根据相应的模具进行表面处理内衬,确保光滑平整到要求后进入内衬层的制作;3)内衬层制作选用间苯型食品级树脂作基体,再选用表面毡、针织毡、网格布作增强材料,通过由计算机控制浸胶槽的平移运动,将纤维相对芯模铺放,缠绕在芯模上,缠绕过程中,缠绕层逐渐增加,达到设计壁厚为止;4)缠绕完成后,使产品中的树脂基体固化,固化后从玻璃钢管中脱出芯模,进入下一道切削加工工序。

进一步,内衬层树脂含量大于72%。

进一步,内衬层选用无碱玻璃纤维纱作增强材料。

进一步,内衬层经工序检验后进入固化站,通过远红外加热装置或加热炉加热固化。

进一步,表面毡材料型号为30g/m2

进一步,针织毡材料型号为430-448g/m2

彩色表面毡也可用于玻璃钢生产的其他工艺,真空导入、模压、缠绕(鱼竿)、rtm等工艺。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吸附性较强的增强材料,保证了产品风电叶片内表面层树脂含量大于80%,增强了耐腐蚀,抗渗漏的性能,大降低了内表面的糙率系数,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计算机控制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及增强材料的有效含量在60%左右,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机械性能。因而既提高了产品刚度和挠曲水平,保证了产品内在与外观的完美统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一种玻璃钢风电叶片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模具准备,采用瓦楞纸、聚酯薄膜制作阳模和阴模;

2)根据相应的模具进行表面处理内衬,确保光滑平整到要求后进入内衬层的制作;内衬层树脂含量大于72%。

3)内衬层制作选用间苯型食品级树脂作基体,具有适用性强、耐腐蚀、抗老化性能优越的特点。再选用表面毡、针织毡、网格布作增强材料,通过由计算机控制浸胶槽的平移运动,将纤维相对芯模铺放,缠绕在芯模上,缠绕过程中,缠绕层逐渐增加,达到设计壁厚为止;其中,内衬层也可选用优质的无碱玻璃纤维纱作增强材料。表面毡材料型号为30g/m2。针织毡材料型号为430-448g/m2

4)缠绕完成后,使产品中的树脂基体固化,固化后从玻璃钢管中脱出芯模,进入下一道切削加工工序。其中,内衬层经工序检验后进入固化站,通过远红外加热装置或加热炉加热固化。

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玻璃钢风电叶片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模具准备,采用瓦楞纸、聚酯薄膜制作阳模和阴模;2)根据相应的模具进行表面处理内衬,确保光滑平整到要求后进入内衬层的制作;3)内衬层制作选用间苯型食品级树脂作基体,具有适用性强、耐腐蚀、抗老化性能优越的特点。再选用表面毡、针织毡、网格布作增强材料,通过由计算机控制浸胶槽的平移运动,将纤维相对芯模铺放,缠绕在芯模上,缠绕过程中,缠绕层逐渐增加,达到设计壁厚为止;4)缠绕完成后,使产品中的树脂基体固化,固化后从玻璃钢管中脱出芯模,进入下一道切削加工工序。

技术研发人员:孟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北海跃达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2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