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挡电部件的塑胶件、模具以及模具的改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76192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具有挡电部件的塑胶件、模具以及模具的改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镀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具有挡电部件的塑胶件、生产该塑胶件的模具以及获得该模具的改模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塑胶件注塑出来后,需要进行电镀形成电镀件产品,电镀件产品由于外形需要,通常会设计一些尖角形状的结构,尖端部在电镀过程中存在尖端效应,即在该处会聚集过密的电力线,从而导致该部位过快沉积镀层,形成堆积,造成电镀层各处厚度尺寸不一致,这样往往严重影响电镀不良率和电镀效率。

参见图1和图2,现有的模具包括前模仁、后模仁102和侧型芯103,前模仁、后模仁102以及侧型芯103共同围成产品型腔106,前模仁和后模仁102之间开设有主流道104和第一分流道105,主流道104与产品型腔106通过第一分流道105连通,产品型腔106具有尖端流道107,尖端流道107用于成型塑胶件108的尖端部109,现有的模具成型的塑胶件108不具有挡电部件,塑胶件108在电镀时会产生尖端效应,而影响电镀件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镀时电镀层均匀、能够提高电镀件产品合格率和电镀效率的具有挡电部件的塑胶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上述塑胶件的模具。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获得上述模具的改模方法。

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挡电部件的塑胶件,包括具有尖端部的塑胶件主体,靠近尖端部的位置处设置有挡电部件,挡电部件包围尖端部且与尖端部之间具有间隙,塑胶件主体与挡电部件通过水口料连接,塑胶件主体与水口料仅有一个连接位置。

由上述方案可见,由于挡电部件包围尖端部,在电镀过程中,挡电部件在尖端部形成保护环,电流先经过挡电部件后,在到达电镀件时已经变得均匀了,从而保证电镀层厚度均匀,提高了电镀件的合格率,并提高了电镀效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一个尖端部对应设置至少两个挡电部件,多个挡电部件分别位于尖端部的周围。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一个尖端部包括两个第一延伸部,两个第一延伸部相互呈锐角或直角或钝角,挡电部件与尖端部形状相同且平行设置,挡电部件包括两个第二延伸部,其中一个第二延伸部与其中一个第一延伸部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包括前模仁和后模仁,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形成有产品型腔、主流道和第一分流道,主流道与产品型腔通过第一分流道连通,产品型腔具有尖端流道,尖端流道用于成型塑胶件主体的尖端部,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还开设有挡电流道和第二分流道,挡电流道与主流道通过第二分流道连通,挡电流道包围尖端流道且与尖端流道之间具有间隙,挡电流道的形状与尖端流道的形状相同。

由上述方案可见,挡电流道内成型挡电部件,挡电部件包围尖端部,在电镀过程中,挡电部件在尖端部形成保护环,电流先经过挡电部件后,在到达电镀件时已经变得均匀了,从而保证电镀层厚度均匀,提高了电镀件的合格率,并提高了电镀效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一个尖端流道包括两个第三延伸部,两个第三延伸部相互呈锐角或直角或钝角,挡电流道与尖端流道形状相同,挡电流道与尖端流道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另一种模具包括前模仁、后模仁和侧型芯,前模仁、后模仁以及侧型芯共同围成产品型腔,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开设有主流道和第一分流道,主流道与产品型腔通过第一分流道连通,产品型腔具有尖端流道,尖端流道用于成型塑胶件主体的尖端部,前模仁与侧型芯之间以及后模仁与侧型芯之间均开设有挡电流道,前模仁与后模仁之间、前模仁与侧型芯之间以及后模仁与侧型芯之间开设有第二分流道,挡电流道与主流道通过第二分流道连通,挡电流道包围尖端流道且与尖端流道之间具有间隙,挡电流道的形状与尖端流道的形状相同。

由上述方案可见,挡电流道内成型挡电部件,挡电部件包围尖端部,在电镀过程中,挡电部件在尖端部形成保护环,电流先经过挡电部件后,在到达电镀件时已经变得均匀了,从而保证电镀层厚度均匀,提高了电镀件的合格率,并提高了电镀效率。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尖端流道包括两个第三延伸部,两个第三延伸部相互呈锐角或直角或钝角,挡电流道与尖端流道形状相同且平行设置,挡电流道包括两个第四延伸部,其中一个第四延伸部与其中一个第三延伸部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为实现上述再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的改模方法,模具包括前模仁、后模仁和侧型芯,前模仁、后模仁以及侧型芯共同围成产品型腔,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开设有主流道和第一分流道,主流道与产品型腔通过第一分流道连通,产品型腔具有尖端流道,尖端流道用于成型塑胶件的尖端部,改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前模仁上开设镶件安装槽,镶件安装槽位于靠近尖端流道的位置处;

将镶件安装在镶件安装槽内;

在镶件与侧型芯之间、前模仁与侧型芯之间以及后模仁与侧型芯之间开设第二分流道的第一部分;

在前模仁与侧型芯之间以及后模仁与侧型芯之间开设挡电流道,挡电流道与第二分流道的第一部分连通,挡电流道包围尖端流道且与尖端流道之间具有间隙;

在镶件与后模仁之间以及前模仁与后模仁之间开设第二分流道的第二部分,第二分流道的第二部分与第二分流道的第一部分连通,第二分流道的第二部分与主流道连通,第一分流道与第二分流道位于产品型腔的同侧;

将镶件固定在镶件安装槽内。

由上述方案可见,将现有的模具经过改模后得到的新的模具成型的塑胶件的尖端部的周围设有挡电部件,挡电部件包围尖端部,在电镀过程中,挡电部件在尖端部形成保护环,电流先经过挡电部件后,在到达电镀件时已经变得均匀了,从而保证电镀层厚度均匀,提高了电镀件的合格率,并提高了电镀效率。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改模方法简单、新增零部件少而且改模容易。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通过盲镶的方式将镶件固定在前模仁上。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通过在前模仁表面烧焊的方式将镶件固定在前模仁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模具隐藏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模具成型的塑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模具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模具实施例中后模仁和侧型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模具实施例中后模仁和侧型芯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模具实施例中侧型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模具实施例中前模仁和侧型芯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具有挡电部件的塑胶件包括具有尖端部11的塑胶件主体12,以及靠近尖端部11的位置处设置的挡电部件,挡电部件包围尖端部11且与尖端部11之间具有间隙,尖端部11与挡电部件相互不接触,塑胶件主体12与挡电部件通过水口料连接,塑胶件主体12与水口料之间仅有一个连接位置。一个尖端部11包括两个第一延伸部111,两个第一延伸部111相互呈钝角,挡电部件与尖端部11形状相同且相互平行设置,挡电部件包括两个第二延伸部,其中一个第二延伸部与其中一个第一延伸部111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塑胶件主体经过电镀后成为电镀件产品。

用于成型该塑胶件的模具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板23、流道板24、前模板25、后模板26、顶针面板27、顶针底板28以及座板29,顶针面板27和顶针底板28邻接,前模板25内镶嵌有两个前模仁2,后模板26内镶嵌有两个后模仁3,前模板25和后模板26之间还设置有四个侧型芯4,每两个侧型芯4分别位于其中一个前模仁2的两侧,一个侧型芯4与上下相对设置的前模仁2和后模仁3共同围成一个产品型腔5,产品型腔5的形状分别与塑胶件主体12的外部轮廓相同。

前模仁2和后模仁3之间开设有主流道6和第一分流道7,主流道6与产品型腔5通过第一分流道7连通,一个产品型腔5具有两个尖端流道51(图6示),尖端流道51用于成型塑胶件12的尖端部11,模具还包括依次贯穿流道板24、前模板25以及前模仁2的热咀31,且热咀31与主流道6连通。

参见图5至图7,前模仁2与侧型芯4之间以及后模仁3与侧型芯4之间均开设有挡电流道8,前模仁2与后模仁3之间、前模仁2与侧型芯4之间以及后模仁3与侧型芯4之间开设有第二分流道9,挡电流道8与主流道6通过第二分流道连通9。挡电流道8位于靠近尖端流道51的位置处并包围尖端流道51,挡电流道8与尖端流道51之间具有间隙且挡电流道8与尖端流道51之间不接触,挡电流道8的形状与尖端流道51的形状相同,一个尖端流道51对应设置两个挡电流道8,两个挡电流道8分别位于尖端流道51的上方和下方并且与尖端流道51平行设置。两个挡电流道8分别位于一个尖端流道51的周围,从而使在挡电流道8内成型的两个挡电部件分别位于在尖端流道51内成型的尖端部11的周围,使挡电部件从尖端部11的上方和下方包围尖端部11。

前模仁2内靠近尖端流道51的位置处镶嵌有镶件22,在镶件22与侧型芯4之间、前模仁2与侧型芯4之间以及后模仁3与侧型芯4之间开设有第二分流道9的第一部分91,第二分流道9的第一部分91包括分别与一个尖端流道51周围的两个挡电流道8连接的分支911和分支912,以及位于分支911和分支912连接处的分支913。镶件22与后模仁3之间以及前模仁2与后模仁3之间开设有第二分流道9的第二部分92,第二分流道9的第二部分92包括相互连接的分支921和分支922,其中分支921与分支913连接,分支922与主流道6连接,也即第二分流道9的第二部分9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分流道9的第一部分91和主流道6连通。第一分流道7与第二分流道9位于产品型腔5的同侧。

一个尖端流道51包括两个第三延伸部511,两个第三延伸部511相互呈锐角或直角或钝角,挡电流道8与尖端流道51形状相同且相互平行设置,一个挡电流道8包括两个第四延伸部81,其中一个第四延伸部81与其中一个第三延伸部511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本实施例中的水口料包括主流道6、第一分流道7以及第二分流道9内形成的水口料,塑胶件主体与12与挡电部件通过水口料连接,由于塑胶件主体12与水口料之间仅有一个连接位置,塑胶件经过电镀后,只需采用水口切割机将电镀件产品与第一分流道7在连接位置处切割分离即可,不会在电镀件产品的表面留下多余的切口,不影响电镀件产品的外观。

该模具也可以通过现有的模具改模形成,改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前模仁和后模仁从模具中拆卸下来。

接着,如图7所示,在前模仁2上开设镶件安装槽21,镶件安装槽21位于靠近尖端流道51的位置处。

接着,将镶件22安装在镶件安装槽21内。

接着,在镶件22与侧型芯4之间、前模仁2与侧型芯4之间以及后模仁3与侧型芯4之间开设第二分流道9的第一部分91。

接着,在前模仁2与侧型芯4之间以及后模仁3与侧型芯4之间分别开设一条挡电流道8,两条挡电流道8均与第二分流道9的第一部分91连通,挡电流道8包围尖端流道51且与尖端流道51之间具有间隙。

接着,在镶件22与后模仁3之间以及前模仁2与后模仁3之间开设第二分流道9的第二部分92,第二分流道9的第二部分92与第二分流道9的第一部分91连通,并且第二分流道9的第二部分92与主流道6连通,第一分流道7与第二分流道9位于产品型腔5的同侧。在后模仁3及顶针面板27上开设多个顶针孔,并在顶针孔内设置相同数量的顶针。

接着,将镶件22固定在镶件安装槽21内,可以通过盲镶的方式将镶件22固定安装在镶件安装槽21内,也可以通过在前模仁2表面烧焊的方式将镶件22固定安装在镶件安装槽21内。

最后,组装模具,将前模仁、后模仁等装回原来的位置。

此外,根据塑胶件的结构不同,模具的结构也可做相应的调整,例如塑胶件的挡电部件和尖端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挡电部件从尖端部的外侧包围尖端部且与尖端部之间具有间隙。成型该塑胶件的模具包括前模仁和后模仁,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形成有产品型腔、主流道和第一分流道,主流道与产品型腔通过第一分流道连通,产品型腔具有尖端流道,尖端流道用于成型塑胶件的尖端部,前模仁和后模仁之间还开设有挡电流道和第二分流道,挡电流道与主流道通过第二分流道连通,挡电流道包围尖端流道且与尖端流道之间具有间隙,挡电流道的形状与尖端流道的形状相同。一个尖端流道包括两个第三延伸部,两个第三延伸部相互呈锐角或直角或钝角,挡电流道与尖端流道形状相同,挡电流道与尖端流道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另外,两个第一延伸部相互之间也可以呈锐角或直角。两个第一延伸部之间的过渡部分可以为尖角状过渡也可以为弧形过渡。

由上可见,由于挡电部件包围尖端部,在电镀过程中,挡电部件在尖端部形成保护环,电流先经过挡电部件后,在到达电镀件时已经变得均匀了,从而保证电镀层厚度均匀,提高了电镀件的合格率,并提高了电镀效率。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改模方法简单、新增零部件少而且改模容易。

本发明的构思主要是通过设置挡电部件来包围塑胶件的尖端部,从而在电镀过程中,挡电部件在尖端部形成保护环,使电镀层厚度均匀,提高电镀件的合格率。根据本构思,挡电流道和第二分流道的形状、产品型腔的数量等还有多种显而易见的变化。上述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