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模竖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4414发布日期:2019-06-19 00:20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三板模竖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塑胶模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三板模竖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塑胶模具中的流道是指使熔融液态的塑料平稳且有顺序地填充到型腔中,并在填充过程和凝固过程中把压力充分传递到各个部位,以获得所需的组织紧密、外观清晰的塑胶产品。

其中,三板模模具在开模时,第一次开模在母模板与剥料板之间开模,开模的同时拉料钩取出流道中的流道余料,然后才进行公模板与母模板开模。然而,在母模板与剥料板之间开模时,取出流道余料的过程中,若竖流道过长,或者在母模板中角度较小时,经常出现竖流道中流道余料脱出不顺、拉模的问题,不利于产品的量产,影响了生产效率。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三板模竖流道结构,以解决上述竖流道中的流道余料脱出不顺、拉模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板模竖流道结构,该三板模竖流道结构能够使竖流道流道余料顺利脱模,不会出现脱出不顺、拉模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三板模竖流道结构,应用于模具中,所述模具自上而下具有上固定板、剥料板、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及公模板,以模具开模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三板模竖流道结构包括:

两入子,设于模具的母模板中,所述两入子相对设置,所述入子与母模板接触的侧壁自上而下逐渐向靠近入子中心的方向倾斜,且所述入子沿竖直方向分别具有半圆形凹槽;

竖流道,由第一竖流道及第二竖流道组成,所述第一竖流道由两个入子上的半圆形凹槽相互组合形成,所述第二竖流道设于母模仁中,且所述第二竖流道与第一竖流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三板模竖流道结构还包括两入子挂台,所述两入子挂台分别设于两入子上,所述入子挂台与母模板间于竖直方向设有避空。

可选地,所述三板模竖流道结构还包括入子压块,所述入子压块设于母模板中,且该入子压块的一端位于入子挂台上方。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三板模竖流道结构,通过设计两个与母模板呈一定斜度的入子,在剥料板与母模板开模后,竖流道中的流道余料脱模时会带动两个入子沿倾斜的方向运动,在竖流道中的流道余料继续脱模时,两个入子可向外轻微活动,使入子和流道余料的间隙增大,利于流道余料脱模,避免了流道余料脱出不顺、拉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三板模竖流道结构于模具中的示意图。

图2绘示本发明三板模竖流道结构中两入子的俯视图。

图3绘示本发明三板模竖流道结构中两入子的侧视图。

图4绘示本发明三板模竖流道结构于流道余料脱模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其中图1绘示了本发明三板模竖流道结构于模具中的示意图,图2绘示了本发明三板模竖流道结构中两入子的俯视图,图3绘示了本发明三板模竖流道结构中两入子的侧视图。

于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的三板模竖流道结构,应用于模具中,所述模具自上而下具有上固定板10、剥料板11、母模板12、母模仁13、公模仁14及公模板15,其中所述上固定板10与剥料板11之间设有拉料钩16,以模具开模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三板模竖流道结构包括:

两入子100,活动设于模具的母模板12中,所述两入子100相对设置,所述入子100与母模板12接触的侧壁101自上而下逐渐向靠近入子100中心的方向倾斜,且所述入子100沿竖直方向分别具有半圆形凹槽;

竖流道200,由第一竖流道201及第二竖流道202组成,所述第一竖流道201由两个入子100上的半圆形凹槽相互组合形成,所述第二竖流道202设于母模仁13中,且所述第二竖流道202与第一竖流道201连通,注塑机向所述竖流道200中注入熔融的液态塑胶,液态的塑胶经竖流道200后进入模具的型腔成型产品17。

其中,所述三板模竖流道结构还包括两入子挂台300,所述两入子挂台300分别设于两入子100上,所述入子挂台300与母模板12间于竖直方向设有避空301,该入子挂台300起到限制入子100的行程作用,当入子100向上运动至避空301的行程后,入子100停止运动。

其中,为了进一步地限制入子100,防止入子100向上运动过多,所述三板模竖流道结构还包括入子压块400,所述入子压块400设于母模板12中,且该入子压块400的一端位于入子挂台300上方,当入子挂台300碰到入子压块400后,入子100停止运动。

请参阅图4所示,其绘示了本发明三板模竖流道结构于流道余料脱模时的示意图。塑胶的产品17成型后,首先模具在剥料板11与母模板12之间开模,开模的同时模具的拉料钩16向上拉出竖流道200中的流道余料500,由于摩擦力的作用,流道余料会带动入子100沿侧壁的斜度方向向上运动,当入子100运动至入子挂台300碰到入子压块400后,入子100停止运动。

由于入子100的侧壁101与母模板12呈一定斜度,因此,入子100向上运动后会与模具的母模仁13间留有间隙。在入子100停止运动后,拉料钩16继续向上拉出竖流道200中的流道余料500时,两入子100会向两边的间隙(如图4箭头所示方向)轻微活动,使入子100和流道余料500的间隙增大,使流道余料500顺利脱模。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三板模竖流道结构,通过设计两个与母模板12呈一定斜度的入子100,利于流道余料500脱模,避免了流道余料500脱出不顺、拉模的问题。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塑胶模具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三板模竖流道结构。所述三板模竖流道结构包括:两入子,设于模具的母模板中,所述两入子相对设置,所述入子与母模板接触的侧壁自上而下逐渐向靠近入子中心的方向倾斜,且所述入子沿竖直方向分别具有半圆形凹槽;竖流道,由第一竖流道及第二竖流道组成,所述第一竖流道由两个入子上的半圆形凹槽相互组合形成,所述第二竖流道设于母模仁中,且所述第二竖流道与第一竖流道连通。本发明的入子顶出结构利于流道余料脱模,避免了流道余料脱出不顺、拉模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任艳;曾桂桥;吴珍贵;吴永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8
技术公布日:2019.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