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原料搅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6968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胶原料搅拌设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胶原料搅拌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重要的技术装备,塑料加工机械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工业、包装工业、电器电子信息工业、农业、汽车及交通业、轻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国防工业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及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日益显示出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塑料工业的发展,近几年来中国塑料机械工业的年增长率都在30%左右,利润率增长也远高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是中国机械行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目前中国生产的塑料加工机械已可以满足国内的基本需要,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塑料加工机械在质量稳定性、自动化程度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目前塑胶原料搅拌机通过加热夹套和电阻加热圈加热,温度是通过加热夹套中的高燃点机械油直接传递给锅体的,混合物料高速运动,物料与搅拌桨之间摩擦热很大,它使料温迅速上升,不仅相应地减少了锅壁的加热量,而且有利于树脂对增塑剂的吸收效果,但是其属于间接受热,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塑胶原料搅拌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机架、搅拌桶、电机、搅拌轴、搅拌叶、绝缘涂层、加热片、加热片驱动电源、气缸、卸料门、排湿孔;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搅拌桶,搅拌桶的底部设置有电机,电机与搅拌轴驱动连接,搅拌轴上设置有若干搅拌叶,搅拌轴和搅拌叶的外部设置有绝缘涂层,绝缘涂层上固定设置有加热片,搅拌轴的下部设置有加热片驱动电源,加热片驱动电源与加热片通过电路连接;所述的搅拌桶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卸料门,气缸的活塞杆一端与卸料门连接;所述的搅拌桶的顶部设置有排湿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搅拌桶的上端设置有加料漏斗,加料漏斗的底部设置有加料门。

作为优选,所述的搅拌桶的桶壁设置有保温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料漏斗上设置有螺旋加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通过在搅拌叶上设置加热片,在混合物料高速运动,物料与搅拌桨之间产生摩擦热的同时,受热干燥,使得物料受热更直接,在搅拌轴和搅拌叶的外层设置绝缘涂层,避免加热片对电机以及轴承的影响,加热片驱动电源随搅拌轴一起转动,电路连接简单;所述的气缸顶紧卸料门,使得搅拌桶的底部密封,松开卸料门即可卸料。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塑胶原料搅拌设备,物料搅拌、加热速度快,相比锅壁加热更直接,节约了能源,有利于树脂对增塑剂的吸收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搅拌桶的卸料门操作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机架1、搅拌桶2、电机3、搅拌轴4、搅拌叶5、绝缘涂层6、加热片7、加热片驱动电源8、气缸9、卸料门10、排湿孔11、加料漏斗12、加料门13、保温层14、螺旋加料装置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机架1、搅拌桶2、电机3、搅拌轴4、搅拌叶5、绝缘涂层6、加热片7、加热片驱动电源8、气缸9、卸料门10、排湿孔11;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搅拌桶2,搅拌桶2的底部设置有电机3,电机3与搅拌轴4驱动连接,搅拌轴4上设置有若干搅拌叶5,搅拌轴4和搅拌叶5的外部设置有绝缘涂层6,绝缘涂层6上固定设置有加热片7,搅拌轴4的下部设置有加热片驱动电源8,加热片驱动电源8与加热片7通过电路连接;所述的搅拌桶2的底部一侧设置有卸料门10,气缸9的活塞杆一端与卸料门10连接;所述的搅拌桶2的顶部设置有排湿孔11。

作为优选,所述的搅拌桶2的上端设置有加料漏斗12,加料漏斗12的底部设置有加料门13。

作为优选,所述的搅拌桶2的桶壁设置有保温层14。

作为优选,所述的加料漏斗12上设置有螺旋加料装置15。

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通过在搅拌叶5上设置加热片7,在混合物料高速运动,物料与搅拌桨之间产生摩擦热的同时,受热干燥,使得物料受热更直接,在搅拌轴4和搅拌叶5的外层设置绝缘涂层6,避免加热片7对电机以及轴承的影响,加热片驱动电源8随搅拌轴4一起转动,电路连接简单;所述的气缸9顶紧卸料门10,使得搅拌桶2的底部密封,松开卸料门10即可卸料。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塑胶原料搅拌设备,物料搅拌、加热速度快,相比锅壁加热更直接,节约了能源,有利于树脂对增塑剂的吸收效果,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