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塑料瓶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6992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接塑料瓶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瓶胚生产辅助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接塑料瓶胚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输液瓶主要依序通过注塑机和吹瓶机制成,其通过注塑机将原料颗粒加工成瓶坯,瓶坯通过注塑机的出料口排出。目前,在注塑机的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侧面一侧开口的接料仓,注塑后的瓶坯通过出料口掉落在接料仓上,瓶坯在接料仓上自然冷却一定时间后,工作人员将接料仓上的瓶坯通过其上的开口推入开口下方的收集箱中。在瓶坯从出料口掉落在接料仓后,部分瓶坯会通过接料仓的开口掉落在地面上,由此不便于工作人员收集瓶坯,并且,从注塑机出来的瓶坯温度较高,其磕到地面后容易变形、附着地面的灰尘,降低了瓶坯的生产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塑料瓶胚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塑料输液瓶瓶坯制造过程中存在塑料输液瓶瓶坯容易掉落到地面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接塑料瓶胚装置,包括接料斗和散热舱,接料斗的前端与散热舱的后端固定在一起,在接料斗的前部顶端与散热舱的后部顶端之间固定有衔接板,在衔接板后方的接料斗的顶端设置有接料口,在衔接板前方的散热舱的顶端设置有散热口,在接料斗与散热舱的衔接处与衔接板下方之间形成使接料斗与散热舱前后连通的通道,散热舱的前端设置有出坯口,在衔接板上铰接有能遮盖散热口的盖板。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散热舱包括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依序固定在底板的左侧和右侧,在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形成散热腔,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端分别与接料斗的前端一体固定在一起,与散热舱对应的衔接板固定在左侧板的后部顶端与右侧板的后部顶端之间;在衔接板前方的左侧板的顶端和右侧板的顶端之间形成散热口,在左侧板的前端设置有呈左后右前倾斜状的左挡板,左挡板的下端固定在底板顶端,在右侧板的前端设置有呈左前右后倾斜状的右挡板,右挡板的下端固定在底板顶端,在左挡板的右侧与右挡板的左侧之间形成出坯口。

上述底板呈前宽后窄的梯形。

上述接料斗包括接料底板、左挡料板和右挡料板,左挡料板和右挡料板依序固定在底板的左侧和右侧,在接料底板、左挡料板和右挡料板之间形成接料腔,左挡料板的前端与左侧板的后端一体固定在一起,右挡料板的前端与右侧板的后端一体固定在一起,接料底板的前端与底板的后端一体固定在一起;与接料斗对应的衔接板固定在左挡料板的前部顶端和右挡料板的前部顶端之间;在衔接板后方的左挡料板的顶端和右挡料板的顶端之间形成接料口,在左挡料板的后端和右挡料板的后端之间形成后开口。

上述接料底板呈前窄后宽的梯形。

上述盖板的顶部外侧设置有提手。

上述衔接板上通过合页铰接有能遮盖散热口的盖板。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接料斗和散热舱的设置,能够防止瓶坯通过接料仓的开口掉落在地面上,瓶坯在散热舱内散热,通过上提盖板,使瓶坯快速降温,从而防止瓶坯掉落地面变形和附着地面灰尘,则提高了瓶坯的生产合格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散热舱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衔接板,2为接料口,3为散热口,4为出坯口,5为盖板,6为底板,7为左侧板,8为右侧板,9为提手,10为左挡板,11为右挡板,12为接料底板,13为左挡料板,14为右挡料板,15为合页,16为后开口,17为提手,18为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至3所示,该接塑料瓶胚装置包括接料斗和散热舱,接料斗的前端与散热舱的后端固定在一起,在接料斗的前部顶端与散热舱的后部顶端之间固定有衔接板1,在衔接板1后方的接料斗的顶端设置有接料口2,在衔接板1前方的散热舱的顶端设置有散热口3,在接料斗与散热舱的衔接处与衔接板1下方之间形成使接料斗与散热舱前后连通的通道,散热舱的前端设置有出坯口4,在衔接板1上铰接有能遮盖散热口3的盖板5。

将本实用新型从接料仓的开口放至接料仓内,接料斗的接料口2位于出料口的正下方,散热舱的出坯口4位于接料仓的外侧,将收集箱放在出坯口4的下方,注塑机制成的瓶坯从出料口落入接料斗的接料口2内,接料斗内的瓶坯从接料斗和散热舱之间的通道到达散热舱内,散热舱内的瓶坯通过出坯口4落入收集箱内,或工作人员可以将散热舱内的瓶坯通过出坯口4推入收集箱内,由此完成接瓶坯作业。

接料斗和散热舱的设置,能够防止瓶坯通过接料仓的开口掉落在地面上,瓶坯在散热舱内散热,通过上提盖板5,使瓶坯快速降温,从而防止瓶坯掉落地面变形和附着地面灰尘,则提高了瓶坯的生产合格率。

在瓶坯出料量较大时,将盖板5盖在散热舱上,防止过多的瓶坯从散热口3掉落地面。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接塑料瓶胚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至3所示,散热舱包括底板6、左侧板7和右侧板8,左侧板7和右侧板8依序固定在底板6的左侧和右侧,在底板6、左侧板7和右侧板8之间形成散热腔,底板6、左侧板7和右侧板8的后端分别与接料斗的前端一体固定在一起,与散热舱对应的衔接板1固定在左侧板7的后部顶端与右侧板8的后部顶端之间;在衔接板1前方的左侧板7的顶端和右侧板8的顶端之间形成散热口3,在左侧板7的前端设置有呈左后右前倾斜状的左挡板10,左挡板10的下端固定在底板6顶端,在右侧板8的前端设置有呈左前右后倾斜状的右挡板11,右挡板11的下端固定在底板6顶端,在左挡板10的右侧与右挡板11的左侧之间形成出坯口4。

倾斜状的左挡板10和右挡板11能够阻挡瓶坯从散热舱的散热腔左右两侧落下,进一步防止瓶坯落入地面,并且将散热腔左右两侧的瓶坯引导至左侧板7与右挡板11之间的出料口。

根据需要,底板6呈前宽后窄的梯形。底板6形状的设置,便于瓶坯散热。

如附图1所示,接料斗包括接料底板12、左挡料板13和右挡料板14,左挡料板13和右挡料板14依序固定在底板6的左侧和右侧,在接料底板12、左挡料板13和右挡料板14之间形成接料腔,左挡料板13的前端与左侧板7的后端一体固定在一起,右挡料板14的前端与右侧板8的后端一体固定在一起,接料底板12的前端与底板6的后端一体固定在一起;与接料斗对应的衔接板1固定在左挡料板13的前部顶端和右挡料板14的前部顶端之间;在衔接板1后方的左挡料板13的顶端和右挡料板14的顶端之间形成接料口2,在左挡料板13的后端和右挡料板14的后端之间形成后开口16。

将左挡料板13的后端和右挡料板14的后端与接料仓内的后侧相抵,防止瓶坯从后开口16排出接料斗。

如果在后开口16处设置后挡板,那么,瓶坯可能会落入后挡板与接料仓内的后侧之间,因此,后开口16的设置,可以保证瓶坯落入接料斗的接料腔内。

根据需要,接料底板12呈前窄后宽的梯形。接料底板12形状的设置,便于瓶坯向前推进。

如附图1所示,为了便于提起盖板5,在盖板5的顶部外侧设置有提手9。

如附图1所示,在衔接板1上通过合页15铰接有能遮盖散热口3的盖板5。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