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呆设计的模具定位镶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6974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呆设计的模具定位镶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呆设计的模具定位镶件。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产品要求的多样性,在塑胶产品上放置五金件的加工频率是相当高的;而在放置五金件的时,很多时候因产品的设计的局限性,需要模具上考虑五金件如何定位和防呆;同时,因产品形状与使用性能要求,在同一套模具上有多个部位需要有很多相似定位镶件才能达到要求,这样也就在模具上形成了多个相似的定位镶件结构,但是因为在同一套模具上定位镶件比较多且每个定位镶件的外形也比较相似,这就导致工人在装配时发生定位镶件位置安装错误,严重后果会使该模具制作出的产品形状不符合要求,次之,及时发现安装错误,也要把安装错误的定位镶件拆除,再次重新装配,这样不仅仅使模具的制作周期延长也会出现模具的损坏,严重影响模具的寿命,因此增大了材料和人工成本,并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呆设计的模具定位镶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呆设计的模具定位镶件,包括本体,于本体上部设有沉头孔及与沉头孔处于同一中心线上且贯穿于本体的穿孔,所述本体下部设有向本体凹入的平切面,构成两个位于本体下部的挂台,所述本体上部与所述本体下部相邻的前侧部为弧形,其半径不少于5mm,所述本体上部与所述本体下部相邻的后侧部为平面,所述后侧部设有不少于三个向本体凹入的卡槽,多个卡槽且间隔分布于本体后侧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上部与本体后侧部共用边为圆弧边或倒角边,所述本体下部与本体后侧部共用边为圆弧边或倒角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左侧部包括自本体向外延伸呈渐小的锥型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右侧部包括自本体向外延伸呈渐小的锥型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其半径为2.5~3.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下部设有向本体凹入的平切面,其深度为2~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槽横截面为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对防呆设计的模具定位镶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通过在本体下部设计平切面而且两个位于本体下部的挂台,这样的设计有效使得镶件快速找准放置在模具位置上;本实用新型防呆设计的模具定位镶件,本体上部与本体下部相邻的前侧部为弧形,本体上部与本体下部相邻的后侧部为平面,后侧部设有不少于三个向本体凹入的卡槽,这样的设计有效实现镶件的快速定位和防呆,解决镶件的放置、固定问题,解决工人在装配时发生定位镶件位置安装错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侧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至附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呆设计的模具定位镶件,包括本体1,于本体1上部设有沉头孔10及与沉头孔10处于同一中心线上且贯穿于本体1的穿孔11,本体1下部设有向本体1凹入的平切面12,构成两个位于本体1下部的挂台13,本体1上部与本体1下部相邻的前侧部14为弧形,其半径不少于5mm,本体1上部与本体1下部相邻的后侧部为平面,后侧部设有不少于三个向本体1凹入的卡槽16,多个卡槽16且间隔分布于本体1后侧部上,卡槽16横截面为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一步改进,本体1上部与本体1后侧部共用边为圆弧边或倒角边,本体1下部与本体1后侧部共用边为圆弧边或倒角边。本体1左侧部包括自本体1向外延伸呈渐小的锥型体17。本体1右侧部包括自本体1向外延伸呈渐小的锥型体18。弧形前侧部14,其半径为2.5~3.5mm。本体1下部设有向本体1凹入的平切面12,其深度为2~3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防呆设计的模具定位镶件,通过在本体1下部设计平切面12而且两个位于本体1下部的挂台13,本体1上部与本体1下部相邻的前侧部为弧形,本体1上部与本体1下部相邻的后侧部为平面,后侧部设有不少于三个向本体1凹入的卡槽16,这样的设计有效实现镶件的快速定位和防呆,解决镶件的放置、固定问题,解决工人在装配时发生定位镶件位置安装错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