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体发泡气动涨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6962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体发泡气动涨缩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箱体发泡气动涨缩结构,属于机械涨缩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机械涨缩结构模具分型接缝过大,受设备限制,模具换线操作繁琐,依附设备实现涨缩,有时还会出现涨缩不到位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箱体发泡气动涨缩结构,以解决模具分型接缝过大,受设备限制,模具换线操作繁琐,依附设备实现涨缩,有时还会出现涨缩不到位等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箱体发泡气动涨缩结构,其结构包括导柱、模芯支架、涨板连杆座、连杆座、涨缩板、连杆、支架、气缸,所述支架上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与模芯支架相连接,所述模芯支架与导柱活动连接,所述模芯支架与连杆座相连接,所述连杆座与连杆活动连接,所述连杆与涨板连杆座相连接,所述涨板连杆座与涨缩板相连接,所述气缸由底缸盖、缸体、活塞、上缸盖、密封件、活塞杆、连接件组成,所述底缸盖与缸体底部相连接,所述缸体顶部与上缸盖相连接,所述上缸盖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活塞杆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活塞相连接,所述活塞与缸体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另一端与连接件相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模芯支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由连接孔、杆体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的一侧设有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一端通过连接孔与连杆座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另一端与涨板连杆座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控制模芯支架上下拉动。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能够起到密封作用。

本实用新型模芯之间依靠气缸动作,省去了大部分抬杆结构,方便不同线体之间调拨模具;涨缩动作一步到位,不依附设备。省去了大部分抬杆结构,方便不同线体之间调拨模具;解决了箱体不到位 脱模带胆等问题。模具分型接缝可控制在3~5mm之间,保证外观平整。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箱体发泡气动涨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导柱-1、模芯支架-2、涨板连杆座-3、连杆座-4、涨缩板-5、连杆-6、支架-7、气缸-8、底缸盖-801、缸体-802、活塞-803、上缸盖-804、密封件-805、活塞杆-806、连接件-807、连接孔-601、杆体-6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体发泡气动涨缩结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导柱1、模芯支架2、涨板连杆座3、连杆座4、涨缩板5、连杆6、支架7、气缸8,所述支架7上设有气缸8,所述气缸8与模芯支架2相连接,所述模芯支架2与导柱1活动连接,所述模芯支架2与连杆座4相连接,所述连杆座4与连杆6活动连接,所述连杆6与涨板连杆座3相连接,所述涨板连杆座3与涨缩板5相连接,所述气缸8由底缸盖801、缸体802、活塞803、上缸盖804、密封件805、活塞杆806、连接件807组成,所述底缸盖801与缸体802底部相连接,所述缸体802顶部与上缸盖804相连接,所述上缸盖804设有密封件805,所述密封件805与活塞杆806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806一端与活塞803相连接,所述活塞803与缸体802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806另一端与连接件807相连接,所述连接件807与模芯支架2相连接,所述连杆6由连接孔601、杆体602组成,所述杆体602的一侧设有连接孔601,所述杆体602一端通过连接孔601与连杆座4活动连接,所述杆体602另一端与涨板连杆座3相连接,所述气缸8控制模芯支架2上下拉动,所述密封件805能够起到密封作用。

本专利所说的气缸8是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空气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涡轮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等的壳体通常也称“气缸”。

在进行使用时,模芯之间依靠气缸动作,气缸拉动模具内活动支架上下滑动,模具的四面侧板通过支架上的斜滑槽导向,水平方向进行滑动,气动涨缩结构是依靠气缸的推拉力实现模具的涨缩功能,气缸连接模芯支架,模具涨缩板通过导轨和模芯支架连接,当气缸开时则推动模芯支架使涨缩板涨开,当气缸缩时则拉动模芯支架使涨缩板缩回,从而实现箱体发泡模具的涨缩功能。例如可用于冷藏箱体中。

本实用新型的导柱1、模芯支架2、涨板连杆座3、连杆座4、涨缩板5、连杆6、支架7、气缸8、底缸盖801、缸体802、活塞803、上缸盖804、密封件805、活塞杆806、连接件807、连接孔601、杆体60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模具分型接缝过大,受设备限制,模具换线操作繁琐,依附设备实现涨缩,有时还会出现涨缩不到位等情况,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模芯之间依靠气缸动作,省去了大部分抬杆结构,方便不同线体之间调拨模具;涨缩动作一步到位,不依附设备。省去了大部分抬杆结构,方便不同线体之间调拨模具;解决了箱体不到位 脱模带胆等问题。模具分型接缝可控制在3~5mm之间,保证外观平整。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如下所述:

气缸8由底缸盖801、缸体802、活塞803、上缸盖804、密封件805、活塞杆806、连接件807组成,所述底缸盖801与缸体802底部相连接,所述缸体802顶部与上缸盖804相连接,所述上缸盖804设有密封件805,所述密封件805与活塞杆806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806一端与活塞803相连接,所述活塞803与缸体802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806另一端与连接件807相连接,所述连接件807与模芯支架2相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