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反光镜壳体的制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6302阅读:10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反光镜壳体的制造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反光镜壳体的制造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配件不断的丰富和完善,汽车后视镜作为汽车安全形势的必要部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后视镜反应汽车后方和侧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汽车后视镜以安装范围划分,分为汽车外后视镜和内后视镜。汽车外后视镜安装于车体外部的左右两侧,在车辆行驶时,用于观察车辆左右两侧的道路情况。

目前,汽车的后视镜在制造过程中均为上模和下模之间的模腔内直接注入热熔的ABS进行成型冷却,但是这样成型的过程中在开模时为容易对一些产品的边角区域造成损坏,对于一些薄壁区域无法做到完美成型,容易在开模时发生凹陷或弯曲,因此影响了产品的制造效率,并且产品的质量要求无法得到满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可以提高制造效率、又能满足产品制造质量要求的汽车反光镜壳体的制造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汽车反光镜壳体的制造模具,包括前模板和后模板,所述前模板的内侧面设有梯形铲基、楔紧块和两个固定槽一,所述梯形铲基位于两个固定槽一的之间,所述后模板的内侧面分别设有与各固定槽一相互对应的两个固定槽二,所述固定槽一内嵌入固定有前模芯,所述固定槽二内嵌入固定有与前模芯对应匹配的后模芯,所述前模芯和后模芯对应匹配形成有模腔,所述后模芯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设有与模腔连通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活动式插入有抽芯滑块一,所述楔紧块内侧斜面与后模芯外侧面凹槽中的抽芯滑块一外侧斜面贴合,所述铲基的外侧斜面与后模芯内侧面凹槽中的抽芯滑块一内侧斜面贴合,所述抽芯滑块一上设有斜导孔,所述楔紧块的顶面和前模板的顶面设有对应插入于斜导孔内的斜导柱;

所述后模芯的内部设有与模腔连通的斜孔,所述斜孔内插入有抽芯滑块二,所述抽芯滑块二通过内置于后模板的油缸进行驱动;

所述前模板上还设有浇注口,所述浇注口与模腔连通;

所述后模板的后侧面设有顶板组件,所述顶板组件的前侧面固定有直顶针和斜顶针,且直顶针和斜顶针均依次贯穿后模板和后模芯后与模腔接触。

进一步,所述后模板的前侧面设有分别供斜导柱的底端和楔紧块的限位块插入限位的限位槽。

进一步,所述前模板和前模芯的内部设有相互对应且连通的冷却通道一,所述后模板和后模芯的内部设有相互对应且连通的冷却通道二。

进一步,所述斜顶针贯穿后模板的贯穿孔内固定有导套,所述导套套于斜顶针上。

进一步,所述顶板组件包括由前至后依次排列的顶板、定位板和固定板,斜顶针和直顶针的底端与顶板固定,所述固定板通过定位块进行定位,顶板、定位板和固定板上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插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内插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底端与固定板固定,所述固定板上还贯穿设有顶出件,所述顶出件与定位板固定,所述顶板上还固定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贯穿后模板。

进一步,所述后模板的顶面还嵌设有垫块。

进一步,所述后模板的外侧面还设有行程开关。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锁柱前模板和后模板的对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汽车反光镜壳体的制造模具,其结构紧凑可靠,提高汽车反光镜壳体产品的制造效率,并且制造成型的汽车反光镜壳体的质量要求得到满足,而且在开模时汽车反光镜壳体的边角位置和一些薄壁区域不会发生损坏或弯曲或凹陷的缺陷,可达到无瑕疵且完美的成型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4所示,一种汽车反光镜壳体的制造模具,包括前模板1和后模板2,所述前模板1的内侧面设有梯形铲基6、楔紧块9和两个固定槽一11,所述梯形铲基6位于两个固定槽一11的之间,所述后模板2的内侧面分别设有与各固定槽一11相互对应的两个固定槽二21,所述固定槽一11内嵌入固定有前模芯3,所述固定槽二21内嵌入固定有与前模芯3对应匹配的后模芯4,所述前模芯3和后模芯4对应匹配形成有模腔5,所述后模芯4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分别设有与模腔5连通的凹槽32,所述凹槽32内活动式插入有抽芯滑块一7、8,所述楔紧块9内侧斜面与后模芯4外侧面凹槽32中的抽芯滑块一8的外侧斜面贴合,所述铲基6的外侧斜面与后模芯4内侧面凹槽32中的抽芯滑块一7的内侧斜面贴合,所述抽芯滑块一7、8上设有斜导孔10,所述楔紧块9的顶面和前模板1的顶面设有对应插入于斜导孔10内的斜导柱12;

所述后模芯2的内部设有与模腔5连通的斜孔29,所述斜孔29内插入有抽芯滑块二30,所述抽芯滑块二30通过内置于后模板2的油缸31进行驱动;

所述前模板1上还设有浇注口14,所述浇注口14与模腔5连通;

所述后模板2的后侧面设有顶板组件15,所述顶板组件15的前侧面固定有直顶针15和斜顶针23,所述直顶针16和斜顶针23均依次贯穿后模板2和后模芯4后与模腔5接触。

本实施例中通过后模板2的前侧面设有分别供斜导柱12的底端和楔紧块9的限位块91插入限位的限位槽13,使得斜导柱12贯穿斜导孔10内后进行定位的作用,提高模具结构的使用性能和结构的紧凑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前模板1和前模芯3的内部设有相互对应且连通的冷却通道一33,后模板2和后模芯4的内部设有相互对应且连通的冷却通道二34,使得成型的产品冷却速度较快,提高产品的制造性能和实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斜顶针23贯穿后模板2的贯穿孔24内固定有导套25,导套25套于斜顶针23上。对应斜顶针23具有定位的作用,增加结构的紧凑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顶板组件15包括由前至后依次排列的顶板151、定位板152和固定板153,斜顶针23和直顶针16的底端与顶板151固定,固定板153通过定位块20进行定位,顶板151、定位板152和固定板153上设有相互对应的通孔17,通孔17内插接有定位套19,定位套19内插入有定位柱18,定位柱18的底端与固定板153固定,固定板153上还贯穿设有顶出件22,顶出件22与定位板152固定,顶板151上还固定有定位杆35,且定位杆35贯穿后模板2。其结构较为紧凑,使得在开模后对成型后的汽车反光镜壳体进行顶出的效果较好,使得能更好的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本实施例中通过后模板2的顶面还嵌设有垫块28。垫块28具有在模具相互贴合后具有减震的作用,提高模具的契合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后模板2的外侧面还设有行程开关26,其结构使得前模板1和后模板2的开启距离可得到电子控制,使得控制精度较高,提高自动智能化的程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还包括用于锁柱前模板和后模板的对锁,其结构在合模后具有避免发生机器误动作而在成型过程中发生开模的现象,提高使用性能。

工作原理:模具闭合后,注塑机开始经浇注口将ABS注入模腔内,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压成型后,前模板的前模芯随注塑机开始与后模板的后模芯分开,待前模板开启到终点位置时,塑件和凝料留在后模芯上,此时,在斜导柱和液压油缸的作用下带动抽芯滑块一和抽芯滑块二完成侧向抽芯,在斜顶针和直顶针的顶出机构的作用下,塑件从后模芯上分离开来,斜顶针和直顶针复位到模具闭合时所在的位置,最后模具闭合,至此,模具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