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分离浇口废料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8668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效分离浇口废料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静态非连续注塑模具,尤其是一种有效分离浇口废料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在进行橡胶、塑料制品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模具注塑料供料通道设计不合理,导致部分通道余料(主指与注塑制品相连部分,称为“浇口废料”)残存于注塑制品上,需人工对其再次加工以剔除该部分残余料,由于此时注塑制品已冷固成型,此举将造成注塑制品表面不光洁且将加大人工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有效分离浇口废料注塑模具,该方案采用上大下小的浇道口设计,运用在载承受相同拉力条件下,最薄弱处最先断裂的原理,能够使浇口废料与注塑制品有效分离并连带拔出,节省了后续人工修边的工序,提高了注塑制品的生产效率。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有效分离浇口废料注塑模具,包括有设置在模具体上的模型腔、浇道口和注塑通道;浇道口将模型腔和注塑通道连通;浇道口与注塑通道的接口口径大于浇道口与模型腔的接口口径;浇道口为锥状。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注塑通道位于模型腔外部的开口尺寸大于注塑通道与浇道口连接处的开口尺寸。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注塑通道与浇道口之间的区域为朝模型腔方向收缩的锥形。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模型腔与浇道口之间的连接部设置有台阶。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采用上大下小的浇道口设计,运用在载承受相同拉力条件下,最薄弱处最先断裂的原理,能够使浇口废料与注塑制品有效分离并连带拔出,节省了后续人工修边的工序,提高了注塑制品的生产效率。实践表明,采用该原理设计“浇道”形状的注塑模具进行注塑制品生产,能够有效消除注塑制品上的浇口废料。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浇道口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为模具体,2为模型腔,3为注塑通道,4为浇道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包括有设置在模具体上的模型腔、浇道口和注塑通道;浇道口将模型腔和注塑通道连通;浇道口与注塑通道的接口口径大于浇道口与模型腔的接口口径;浇道口为锥状。注塑通道位于模型腔外部的开口尺寸大于注塑通道与浇道口连接处的开口尺寸。注塑通道与浇道口之间的区域为朝模型腔方向收缩的锥形。模型腔与浇道口之间的连接部设置有台阶。

在注塑工序开始后,从注塑口注入融化的塑料,通过浇道口进入模型腔,等待塑料冷却凝固成型之后,打开模具,取出整个注塑制品和连接在上面的飞边料,然后将飞边料折断,由于浇道口设置为上大下小的结构,因此靠近注塑制品一端的飞边料先断裂,从而起到将整个废料都从注塑制品上取下的效果,无需再次人工剔除连接在注塑制品上的残余废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