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83330发布日期:2018-06-02 04:24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塑胶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制造在工业产品加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塑料加工中,采用塑胶制备的模具以成型塑料件,是常见的一种加工方式。塑胶模具一般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通过上模座和下模座盖合形成模腔,再往模腔中注入液态蜡等凝固成型后再进行锻造。

现有的上、下模座组合时,采用上模座和下模座的边缘截面呈现L形结构进行拼接,该L形结构的拼接块容易因模具加工误差或者模具过久使用的磨损,使模腔的内壁面不平整,严重影响成型件的外形质量,降低成品率,增加返修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塑胶模具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模具,其上模座和下模座采用上下对接的卡槽形式组合,有效保证模腔的平整度,提高成型件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胶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盖合于下模座形成一模腔,所述上模座与下模座配合的边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沿上模座的边倾斜延伸,所述下模座设有与所述滑块配合的凹槽,所述滑块在上模座的宽度尺寸大于在凹槽位置的宽度尺寸。

优选的,所述滑块临近凹槽设有圆角,所述凹槽对应位置也设有相配合的圆角。

优选的,所述滑块朝向模腔或远离模腔倾斜。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数量为一个。

优选的,所述上模座设有连通于模腔的注胶孔。

优选的,所述模腔的腔壁上形成有凹凸纹路,该凹凸纹路为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上模座还设有多个连通于模腔和外侧的通气孔。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胶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上模座和下模座采用滑块和凹槽实现上下对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L形结构的左右组合的局限性,保证了模腔内壁的平整度,且不受模具加工误差的影响,提高成品率,节约成本;

二、滑块为倾斜延伸,且在其前端设有圆角,一方面缩短上模座和下模座组合时间,实现快速组合,减少准备工作时间;另一方面,有效保证两者配合时的紧密性,保证成型件有效成型,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胶模具组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塑胶模具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模腔3、滑块4、凹槽5、注胶孔6、凹凸纹路7和通气孔8。

所述上模座1盖合于下模座2形成所述模腔3。所述上模座1与下模座2配合的边上设有滑块4。所述滑块4沿上模座1的边倾斜延伸,该倾斜方向可以是朝向模腔3倾斜,或者远离模腔3倾斜。

所述下模座2设有与所述滑块4配合的凹槽5,所述滑块4临近凹槽5设有圆角,所述凹槽5对应位置也设有相配合的圆角。

当需要加工时,将上模座1盖合于下模座2,上模座1的滑块4在前端圆角的作用下,起到导向和缓解摩擦力的作用,能快速的让滑块4插入到下模座2的凹槽5中,且因滑块4具有倾斜角度,可使通过滑块4与凹槽5的紧配合,实现上模座1与下模座2的结构紧配合,从而有效保证模腔3的内腔尺寸。结构简单,且不受模具加工误差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4在上模座1的宽度尺寸大于在凹槽5位置的宽度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块4的数量为一个,设置在上模座1与下模座2配合边上的中心位置处。

所述上模座1设有连通于模腔3的注胶孔6,通过该注胶孔6进行灌料。

所述模腔3的腔壁上形成有凹凸纹路7,该凹凸纹路为半圆形。

所述上模座1还设有多个连通于模腔3和外侧的通气孔8。多个所述通气孔8之间会形成一定的内外气压差,能将材料填满整个模腔3内。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胶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上模座和下模座采用滑块和凹槽实现上下对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L形结构的左右组合的局限性,保证了模腔内壁的平整度,且不受模具加工误差的影响,提高成品率,节约成本;

二、滑块为倾斜延伸,且在其前端设有圆角,一方面缩短上模座和下模座组合时间,实现快速组合,减少准备工作时间;另一方面,有效保证两者配合时的紧密性,保证成型件有效成型,提高产品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