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的打印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0403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D打印机,特别涉及一种3D打印机的打印板组件。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是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过去其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

传统的3D打印机主要由具有打印空间的盒体、设于盒体内的打印机头及与打印机头对应设置的打印板组成。打印机头将工件打印于打印板上,即工件成型于打印板上。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打印板为无法由盒体内取出的板体,打印完成的工件与打印板易粘合,当工件打印成型后,将工件由打印板上取出的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取出打印成型的工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3D打印机的打印板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机的打印板组件,包括有打印板,打印板的纵向一端为工件放置端面,另一端为与机体连接的连接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板的工件放置端面处设有与打印板可拆卸连接且可弹性弯折的工件放置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打印板的工件放置端面处设置与其可拆卸连接且可弹性弯折的工件放置板,工件的打印在工件放置板上完成,当工件成型后,可将工件放置板与打印板拆卸,通过工件放置板可弯折的特性,将工件放置板翻折,促使粘合于工件放置板上的工件能够通过该翻折力与工件放置板分离,不仅操作方便,而且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打印板与工件放置板之间通过磁钢相互吸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装配及拆装较为方便,缩短了将工件放置板由打印板上拆卸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打印板的连接端面处设有底座,底座与打印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使打印板具有一定的缓冲力,使工件在打印成型时的塑型效果更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3D打印机的打印板组件,包括有打印板1,打印板1的纵向一端为工件放置端面11,另一端为与机体连接的连接端面12,打印板1的工件放置端面11处设有与打印板1可拆卸连接且可弹性弯折的工件放置板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打印板1的工件放置端面11处设置与其可拆卸连接且可弹性弯折的工件放置板2,工件的打印在工件放置板2上完成,当工件成型后,可将工件放置板2与打印板1拆卸,通过工件放置板2可弯折的特性,将工件放置板2翻折,促使粘合于工件放置板2上的工件能够通过该翻折力与工件放置板2分离,不仅操作方便,而且结构简单。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工件放置板2为合金板体或者不锈钢板体、锰钢板体。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工件放置板2与打印板1快速的实施拆装。打印板1与工件放置板2之间通过磁钢3相互吸附。当然,也可通过定位槽及定位块实施连接,也是可行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板1的连接端面12处设有底座5,底座5与打印板1之间设有压缩弹簧4。这样设置使打印板1具有一定的缓冲力,使工件在打印成型时的塑型效果更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