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采血针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3497发布日期:2018-11-16 23:02阅读:985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采血针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次性采血针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采血针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生产中,注塑成型(Injection Molding)是主要的产品生产方法之一。注塑成型是指,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产品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注塑成型过程大致可分为6个阶段:合模、注射、保压、冷却、开模、制品取出。上述工艺反复进行,就可连续生产出制品。

在医院或家庭的采验血过程中都要使用采血针,其作为塑胶产品,其结构是用钢针制成的采血针通过注塑工艺设置在塑料柄中,塑料柄的前部设置有一个可以断开的针帽,目前的生产工艺是在注塑过程中,首先将加工有针尖的钢针人工排列在成型模具上钢针成型后还要转移到注塑模具上,然后注塑机向模具中注入塑料,脱模后即成为医院使用的采血针。本申请人于2006年3月21日公开了一件名称为《一次性采血针的注塑模具》,授权公告号为CN 288559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包括由动模和定模对合而成,动模和定模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模芯,在动模的模芯处设置有针体嵌固机构,其具有使采血针牢靠地附着于左右的动模上。由于采血针产品采用钢针嵌入式注塑,钢针必须位于产品的中心,但是使用上述机构的过程中发现,该结构存在钢针放入不方便,很难准确的控制钢针位于产品的中心位置,进而使得生产的钢针经常无法处于产品的中心而报废,生产效率低下且合格率低。本试用新型的模具利用立式注塑机进行生产,配合由本申请人于2011年04月20日公开的名称为《一次性采血针生产工艺及设备》,专利号为CN 102018518 A的生产设备进行生产,降低了劳动强度,并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采血针的注塑模具,旨在现有注塑模具生产效率低且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一次性采血针的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对合而成,所述动模和定模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模芯,所述动模的模芯处设置有钢针嵌固机构,所述钢针嵌固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模芯的轴向方向且垂直设置于所述动模的模芯中部的磁柱,所述磁柱的高度较模具分型面高出0.3-0.8mm,且所述磁柱顶端开有用于放置钢针的V形凹槽。

所述定模的模芯处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所述定模的模芯的轴向方向且垂直于所述定模的模芯中部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设置位置与所述磁柱的设置位置相互错开,且其高度与模具分型面的高度平行。

优选地,其中所述动模上设置有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包括金属壳体和设置于所述金属壳体内部的传感器。

优选地,其中所述监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显示屏。

优选地,其中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物料感应器。

优选地,其中所述动模和定模均为矩形体,所述矩形体的四周的四个面上均设置有散热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次性采血针的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对合而成,该动模和定模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模芯,在动模的模芯处设置有钢针嵌固机构,钢针嵌固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模芯的轴向方向且垂直设置于动模的模芯中部的磁柱,磁柱的高度较模具分型面高出0.3-0.8mm,且磁柱顶端开有用于放置钢针的V形凹槽,通过将磁柱的高度设置成高出模具分型面0.3-0.8mm和采用V形凹槽的设计,设计时将钢针放置在V形凹槽中的位置设计成与模具分型面平行,进而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快速地将钢针放置在动模的模芯的相应位置,同时保证了钢针在动模的模芯中的位置,使得钢针在产品中的位置变得稳定和统一,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塑模具的动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动模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注塑模具中的动模上的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其中,1、动模;2、模芯;3、磁柱;4、凹槽;51、温度传感器;52、压力传感器;53、速度传感器;54、物料感应器;6、控制器;7、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一次性采血针的注塑模具,由动模1和定模对合而成,动模1和定模上设置有相互对应的模芯2,动模的模芯2处设置有钢针嵌固机构,钢针嵌固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沿模芯2的轴向方向且垂直设置于动模的模芯2中部的磁柱3,磁柱3的高度较模具分型面高出0.3-0.8mm,且磁柱3顶端开有用于放置钢针的V形凹槽4。

其中定模的模芯处设置有至少两个沿定模的模芯的轴向方向且垂直于定模的模芯中部的定位柱,该定位柱的设置位置与磁柱的设置位置相互错开,且其高度与模具分型面的高度平行,该设置能进一步提高了钢针在模压过程中的稳定性,保证了钢针在注塑完成后是平直的,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

如图3所示,其中动模2上设置有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金属壳体和设置于金属壳体内部的传感器,其中监测装置还包括与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6,以及与控制器6电连接的显示屏7,该监测装置可以测试塑料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的技术参数。

其中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51、压力传感器52、速度传感器53和物料感应器54,各个传感器分别安装在金属壳体中且互不干扰,传感器在动模1和定模之间获取注塑成型工艺中的温度、压力、速度以及是否有物体通过等参数,其中,温度是指注塑成型时物体的温度;压力是指注塑成型时物体的压力;速度是指注塑成型时液体流动的速度;物料存在是指有注塑胶存在,这些技术参数最终直观地显示在显示屏中,有利于工作人员及时地查看和发现数据的异常,同时通过收集的数据解决问题所在,减少产品的次品率和开发成本。

注塑模具在连续的加工过程中,被注塑料不断加热,模具温度上升,由于散热不良,容易导致产品成型慢,延长了脱模时间,产品在脱模过程中发生变形问题,造成报废,其中动模1和定模均为矩形体,矩形体的四周的四个面上均设置有散热凹槽,增大了动模和定模的表面积,提高风冷散热的效率,有效减缓模具温度的上升,降低冷切液的用量或者减少模具自然冷切的时间,节省生产的成本。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次性采血针的生产步骤可以是(生产工艺包括排针,冲弯成型1人,移针1到2人,注塑):

(1)将钢针堆放在排针器中,磁力排针托模从排针器底部经过,钢针排列到磁力排针托模上;利用冲床对钢针进行压弯成型;

(2)利用机械手将钢针转移到模具上,模具模芯高于分型面并且具有磁性,使得钢针可以很容易的落入槽中,

(3)操作人员按下“自动开始”开关,带有钢针的动模旋转至定模处,注塑机模具合模,完成注塑工序,同时,进行第(1)及(2)步骤;

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采血针的注塑模具其加工制作非常简单方便,不仅能用于卧式注塑机也能用于立式注塑机,按说明书附图所示依照通用机加工方法加工制作即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