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盖整形通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0408发布日期:2019-03-14 00:15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盖整形通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注塑成型产品的矫直或复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盖整形通孔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盖等塑胶件在注塑成型后,由于凝固时产生的应力作用,会有一定的翘曲变形,如角变形、弯曲变形、扭曲变形等,严重影响电池制造精度,同时影响电池外观。另一方面,部分铅酸蓄电池设计成内部连通的“内串气结构”其电池盖的隔墙上开有通气孔,单格间气室连通,由于长期大批量生产,容易造成塑胶模具镶件磨损,通气孔处产生连皮,使电池内部气室无法连通,最终导致部分单格鼓胀变形。

为了解决上述两种原因产生的变形问题,目前的做法是分开操作,例如,先解决应力产生的翘曲变形,后解决通气孔连皮产生的单格鼓胀变形,工艺分开操作,大大降低了成产效率,最终的平整性也不理想,再加上有些整形作业仍然采用手工操作,需要招聘大量的员工,加大了生产成本,纯手工操作也影响整条产线的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盖整形通孔装置,同时解决应力产生的翘曲变形和通气孔连皮产生的单格鼓胀变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盖整形通孔装置,包括机架、升降驱动装置和整形通孔模具,升降驱动装置安装在机架的顶端,整形通孔模具包括分开的升降模具和固定模具,升降模具的顶端连接在升降驱动装置的底部,固定模具位于升降模具的正下方且连接在机架的底端,用于固定电池盖;升降模具中设有平移滑块,平移滑块的底部设有刺穿部,用于刺穿电池盖隔墙的通孔上的连皮,固定模具内设有电池盖限位槽,刺穿部的整体长度小于电池盖限位槽的深度。

进一步地,升降模具设有平移驱动装置,平移驱动装置连接平移滑块,用于驱动平移滑块滑动。升降模具具有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通过支撑柱连接,平移滑块位于上板和下板之间,平移驱动装置同时连接上板和下板的侧端,升降驱动装置通过模具连接板与升降模具的上板可拆卸连接。上板和下板之间且远离平移驱动装置的一端设有滑动限位块。下板的底端的边缘设有定位孔,固定模具的顶端的边缘对应设有定位柱。

进一步地,平移驱动装置为气缸或液压缸或电机。

进一步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导向柱和直线轴承,导向柱位于动力源的两侧,直线轴承环套导向柱。

进一步地,动力源为气缸或液压缸或电机。

一种实施方式中机架包括上框架、立柱和底座,上框架通过立柱与底座连接,升降驱动装置通过具有通孔的安装板固定在上框架上,固定模具固定连接在机架的底座上。上框架的两端还具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串联后用于控制整形通孔模具运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升降驱动装置带动升降模具向下运动,对固定模具内部电池盖进行整形,升降模具的平移滑块的底部具有刺穿部,滑动平移滑块,刺穿部瞬间刺穿电池盖内通孔上的连皮,一个装置同时具有整形和通孔工艺,一次性解决注塑过程中应力产生的翘曲变形和通气孔连皮产生的单格鼓胀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移除整形通孔模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施方式整形通孔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电池盖整形通孔装置,包括整形通孔模具1、升降驱动装置2和机架3,升降驱动装置2安装在机架3的顶端,整形通孔模具1包括分开设置的升降模具11和固定模具12,升降模具11的顶端连接在升降驱动装置2的底部,固定模具12位于升降模具11的正下方,并且可拆卸固定在机架3的底部,其内部具有电池盖限位槽121,用于固定电池盖4。升降模具11的内部设有平移滑块111,平移滑块111的底部具有l型的刺穿部1111,本实施方式刺穿部1111为冲针,用于刺穿电池盖4中单格之间的隔墙上通孔的连皮,其他实施方式里,刺穿部1111可以为具有相应功能的其他零部件。升降驱动装置2控制升降模具11向下运动,当升降模具11的底端与固定模具12的顶端压紧时,升降驱动装置2停止下降,此时刺穿部1111刚好对应电池盖4隔墙上的通孔位置,同时需要防止刺穿部1111影响整个电池盖4的整形,刺穿部1111的整体长度要小于电池盖限位槽121的深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升降模具11包括上板112和下板113,上板112通过支撑柱114连接下板113,所以上板112和下板113之间具有空间,平移滑块111位于上板112和下板113形成的空间内。升降模具11还包括位于其一侧平移驱动装置115,平移驱动装置115通过若干个安装柱116连接上板112的侧端和下板113的侧端,而平移驱动装置115的一端连接了平移滑块111,用以驱动平移滑块111在上板112和下板113形成的空间内平行移动,从而带动平移滑块111底部的冲针水平移动,刺穿通孔上的连皮。为了限定平移滑块111的移动位置,在上板112和下板113之间且远离平移驱动装置115的另一侧端,设置有滑动限位块117,从而保证冲针通孔的位置准确。当然,升降模具也可以不分成上板和下板,而是在升降模具的底部设置滑轨,平移滑块在滑轨上滑动,平移驱动装置可以设在平移滑块的后方,带动平移滑块一起运动。本实施方式的平移驱动装置为平移气缸,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为液压缸或电机,或者其他能提供动力的装置;另一方面,平移滑块可以外接平移杆,不需要平移驱动装置对其驱动,而是在平移滑块的四周设置滑动限位块,与平移杆相对的滑动限位块上设有弹簧,工作人员通过平移杆推动平移滑块滑动,从而达到刺穿通孔上的连皮目的。

如图1所示,升降驱动装置2的底部具有模具连接板21,升降驱动装置2通过模具连接板21与升降模具11的上板112可拆卸连接。如图3所示,升降模具2的下板113的底端边缘设有定位孔,而固定模具12的顶端边缘设有对应的定位柱122,定位孔的内径略大于定位柱的直径,定位孔的深度与定位柱的高度相等,当升降驱动装置2带动升降模具11下压过程中,定位柱122正好进入到下板113的定位孔内部,以此配合方式固定了升降模具11和固定模具12的相对位置。

如图1所示,升降驱动装置2还包括动力源22、导向柱23和直线轴承24,本实施方式中动力源22为升降气缸,其他实施方式动力源可以为液压缸或电机,或者其他能够提供动力的装置。机架3包括了上框架31、立柱32和底座33,上框架31通过立柱32连接底座33,上框架31上具有安装板311,安装板311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本实施方式中,升降气缸穿过安装板311上的通孔,并通过连接头221连接模具连接板21,由于模具连接板21底端连接了升降模具11的上板112,从而使升降气缸能够带动升降模具11做升降垂直运动。升降气缸的两侧设有两个导向柱23,导向柱23固定在在模具连接板21上并穿过安装板311的通孔,直线轴承24环套在导向柱23上,一方面固定导向柱23的升降轨迹,另一方面可以阻止导向柱23和安装板311通孔之间产生摩擦,导向柱23在直线轴承24中运动,摩擦阻力较小,运动轨迹精度高,且运动快捷。此外,如图3所示,固定模具1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机架3的底座33上,位于升降模具11的正下方。本申请的升降模具的上板与模具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固定模具与机架的底座可拆卸连接,所以电池盖整形通孔装置可以更换整形通孔模具,即可以整形并通孔其他型号的电池盖,显著提高了该装置的通用性,拓宽其应用范围,也节省了生产企业的成本。

上框架的两端设有第一开关34和第二开关35,第一开关34和第二开关35串联后与升降气缸和平移气缸信号连接,所以只有当同时按下第一开关34和第二开关35,才能启动整个装置,从而控制整形通孔模具1运动。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位置隔离较远,工作人员操作时必须使用双手按下开关操作,这样的方式能够防止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压伤手臂,例如,工作人员一只手将电池盖放入固定模具内时,另一只手随即按下开关,放电池盖的手臂若没有及时抽出,升降模具迅速下降会压到该手臂。设置分隔开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只能双手同时操作,能够减小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有效避免安全事故。

一种电池盖整形通孔装置的使用方法,如图3所示,电池盖4正面朝下放置在固定模具12的电池盖限位槽121内,双手同时按下第一开关34和第二开关35,升降气缸22带动升降模具11下压,通过导向柱23和直线轴承24,以及升降模具下板113的定位孔和固定模具12定位柱122的配合,升降模具11准确地压在电池盖4的背面,达到整形的目的;然后,平移气缸115带动平移滑块111滑动,平移滑块111底部的刺穿部1111也跟着前进,刺穿部1111的头部可以瞬间刺穿电池盖4通气孔上的连皮,达到通孔的目的。

一种电池盖整形通孔装置,通过升降驱动装置带动升降模具向下运动,对正下方的固定模具内的电池盖进行整形,升降模具内具有平移滑块,平移驱动装置驱动平移滑块滑动,平移滑块底部的刺穿部刺穿电池盖内通孔上的连皮,可以一次性完成整形和通孔操作,从而有效解决翘曲变形和鼓胀变形的问题。另外,整形通孔模具与其他部件可拆卸连接,更换其他电池盖型号的模具,即可对任意型号的电池盖进行整形和通孔。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的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