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料斗分隔间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0770发布日期:2019-01-15 22:1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机料斗分隔间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辅助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机料斗分隔间墙。



背景技术: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627113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墙面预制板,它由金属板制成的基板,在基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搪瓷层。

这种墙面预制板虽然可以分隔空间,但是使用在注塑车间时,料斗和注塑机通过管道相连,料斗和注塑机工作时往往会相互影响,尤其是在料斗中注入颗粒原料时,不可避免颗粒原料会从掉落在工作环境中,污染彼此的工作环境,需要将两者隔开,现有技术的墙面预制板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注塑机料斗分隔间墙,其优点在于有效的将料斗和注塑机隔开,并且使料斗和注塑机通过管道顺利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注塑机料斗分隔间墙,包括用于分隔料斗和注塑机的墙体,所述墙体上设有若干用于通过管道的通孔,所述通孔均匀分布在墙体靠近车间屋顶的一端,所述通孔中穿设有保护管道的固定套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注塑的工作过程中,墙体主要将料斗和注塑机分隔在两个不同的空间中,两者之间的管道穿过通孔通过墙体,并且固定套筒主要用于保护管道在穿过通孔的过程中不会因摩擦损坏。

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套筒背离墙体的一端设有管道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的过程中,管道从通孔中穿过经过管道出口穿出,保护管道出口处管道不会受到过多的磨损。

进一步设置:管道出口呈喇叭状,并且所述管道出口的外翻边与墙体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出口设计为喇叭口状更加方便了管道在通孔中穿过,另一方面管道出口的外翻边主要用于增大管道出口与墙体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减少单位面积上的压强。

进一步设置:管道出口的外翻边与墙体的贴合面上设有若干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以固定套筒的中心轴为圆心呈均匀圆周分布,所述通孔外缘设有与连接柱插设配合用的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柱主要用于当固定套筒插接安装在通孔中时,连接柱插入到连接孔中,连接柱主要用于进一步的提升固定套筒与墙体的连接强度,减少固定套筒从通孔中脱出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连接柱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管道出口的外翻边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孔的底部固定连接,使弹簧处于拉伸的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在工作的过程中,弹簧的两端牵引着墙面与固定套筒,由于弹簧一直处于拉伸的状态,从而使固定套筒具有向墙体运动的趋势,进一步提高了两者安装的稳定性,避免在管道通过通孔时固定套筒脱出情况的发生。

进一步设置:固定套筒设置弹性垫,所述弹性垫沿固定套筒内孔长度方向设置,将固定套筒分为两个部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套筒穿设在通孔内部时,由于弹性垫的作用使固定套筒向外扩张,从而使固定套筒紧密的和通孔贴合,进一步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墙体靠近地面的一侧水平设置有电线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车间的注塑设备的导线杂乱无章的分布在工作现场的情况发生,将所有的线缆收纳在电线管中,一方提升了工作现场的整洁度,另一方面也便于工作人员调试机器提升工作效率。

进一步设置:电线管上设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沿电线管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夹主要用于进一步使电线管牢固地固定在墙面上,减少电线管意外脱落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有效的料斗和注塑机隔开,并且减少两者之间的管道损坏;

2、有利于提高工作车间的整洁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注塑机料斗分隔间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固定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墙体;11、通孔;12、电线管;121、固定夹;13、连接孔;2、固定套筒;21、管道出口;211、连接柱;212、弹簧;22、弹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注塑机料斗分隔间墙,如图1所示,包括分隔料斗和注塑机的墙体1,墙体1主要使用复合材料板作为组成墙体1的基本单元,与传统的砖墙相比质量更轻,也便于随时拆装使用。墙体1上靠近屋顶的一侧设有若干通孔11,通孔11主要方便料斗和注塑机之间的管道从其中穿过。墙体1上还设有若干连接孔13,连接孔13设置于通孔11上,并且以通孔11的圆心呈均匀圆周分布,连接孔13并不贯穿墙体。

结合图1和图2所示,通孔11中穿设有固定套筒2,固定套筒2主要用于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管道和通孔11边缘直接摩擦造成管道表面的磨损,更加严重的情况使管道发生破裂的情况出现导致整个注塑设备停止工作需要车间的操作人员进行维修。固定套筒2背离墙体1的一端设有管道出口21,管道出口21呈喇叭状设置,一方面有方便于管道经过管道出口21进入到固定套筒2中,之后穿过墙体1完成料斗和注塑机的连接。管道出口21外翻边与墙体1贴合的一面设有若干连接柱211,连接柱211呈均匀圆周分布并且与连接孔13相配合。连接柱211上套设有弹簧212,弹簧212的一端与管道出口21的外翻边固定连接,弹簧212的另一端与连接孔13固定连接,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弹簧212一直保持拉伸的状态,进一步保证固定套筒2牢固地穿设在通孔11中,避免在管道穿入固定套筒2的过程中意外将固定套筒2从通孔11中拖出。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固定套筒2上设有弹性垫22,弹性垫22沿固定套筒2内孔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将固定套筒2分成对称的两个部分,当固定套筒2插入到通孔11中,由于弹性垫22的作用让固定套筒2扩张,使固定套筒2更加紧密的与通孔11孔壁贴合,进一步增加通孔11与固定套筒2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避免固定套筒2意外脱出的情况发生。

结合图1和图3所示,墙体1还设有电线管12,电线管12沿墙体1长度方向设置于靠近地面的一侧,电线管12主要用于避免车间的注塑设备的导线杂乱无章的分布在工作现场的情况发生,将所有的线缆收纳在电线管12中,一方提升了工作现场的整洁度,另一方面也便于工作人员调试机器提升工作效率。墙体1上设有若干固定夹121,固定夹121沿电线管12长度方向均匀布置,,并且将电线管12与墙体1固定连接,固定夹121主要用于提高电线管12与墙体1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电线管12从墙体1表面脱落。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