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模多件特种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9736发布日期:2019-08-27 19:30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模多件特种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杂精密塑胶模具领域,主要涉及一种一模多件特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工业塑料制品中有很多小配件结构复杂、给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传统塑料模具对此类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时,为提高生产效率也时常采用一模多件,但件数增加会影响成型合格率和出现脱模难问题,因此许多形状复杂的小零件也只设计至一模8件,其工作效率低,不能满足大批量加工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一模多件特种注塑模具,其采用隐形浇口,一模多件,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而且产品质量稳定,操作简易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一模多件特种注塑模具,包括有前模、后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包括有前模固定座,所述前模固定座的下端面安装有前模架,所述前模架的下端面安装有前模板,所述前模板上设有前模仁,所述后模包括有后模固定座,所述后模固定座上安装有后模架,所述后模架上安装有后模板,所述后模板上设有后模仁,所述后模板与后模固定座之间的空腔内设有导向顶出机构,所述导向顶出机构包括有推板安装座,所述推板安装座上安装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两侧分布有间隔设置的导柱,所述导柱的上端部位于后模板的导向孔内,且后模板与推板之间的导柱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导柱内侧的推板上还分布有间隔设置的用于顶出产品的顶针和偏顶针。

所述的后模仁上分布有间隔设置的后模型芯,所述后模型芯上设有与前模仁下端面凹腔对合的型腔,所述后模仁的侧面开设有与凹腔连通的注胶口。

所述的后模固定座与后模板之间分布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通过螺丝与后模固定座连接,所述推板固定座和推板上分布有与支撑柱配合的导向通孔,所述后模固定座的中部设有顶推孔。

所述的后模板的两侧分布有导向定位柱,所述前模板上设有与导向定位柱配合的导向定位孔,所述前模板和后模板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挤压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实现了从进料到脱模的全自动化操作,提高了生产的效率6倍以上,并且安全性高,而且产品质量稳定,操作简易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一种一模多件特种注塑模具,包括有前模、后模,所述前模包括有前模固定座1,所述前模固定座1的下端面安装有前模架2,所述前模架2的下端面安装有前模板3,所述前模板3上设有前模仁4,所述后模包括有后模固定座5,所述后模固定座5上安装有后模架6,所述后模架6上安装有后模板7,所述后模板7上设有后模仁8,所述后模板7与后模固定座5之间的空腔内设有导向顶出机构,所述导向顶出机构包括有推板安装座9,所述推板安装座9上安装有推板10,所述推板10的两侧分布有间隔设置的导柱11,所述导柱11的上端部位于后模板的导向孔内,且后模板与推板之间的导柱上套装有弹簧12,所述导柱11内侧的推板10上还分布有间隔设置的用于顶出产品的顶针13和偏顶针14。

所述的后模仁8上分布有间隔设置的后模型芯,所述后模型芯上设有与前模仁下端面凹腔对合的型腔,所述后模仁的侧面开设有与凹腔连通的注胶口。

所述的后模固定座5与后模板7之间分布有支撑柱15,所述支撑柱15的底端通过螺丝与后模固定座连接,所述推板固定座和推板上分布有与支撑柱配合的导向通孔,所述后模固定座的中部设有顶推孔。

所述的后模板7的两侧分布有导向定位柱16,所述前模板3上设有与导向定位柱配合的导向定位孔,所述前模板3和后模板7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挤压块17。

其工作过程是:首先前模与后模合模,合模过程中前模和后模通过导向定位柱导向定位,通过合模后通过后模仁侧面的注浇口对型腔内进行注浇,注浇之后,前模和后模部分分开,其它部分不动,此时产品胚形成,然后通过导柱上弹簧的反作用力以及顶针和偏顶针的作用,将产品顶出,浇口同产品分离,完成产品生产,整个过程中隐形浇口,一模多件,自动控温,自动控制注射、自动切断浇口,实现了从进料到脱模的全自动化操作,提高了生产的效率6倍以上,并且安全性高,而且产品质量稳定,操作简易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