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克力板材自动吸塑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80475发布日期:2021-06-08 17:35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亚克力板材自动吸塑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装置领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亚克力板材自动吸塑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吸塑制品是用塑料进行加工,其产品生成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料加热变软后,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再冷却成型,吸塑产品就用广泛其主要用于电子、电器行业,食品行业,五金工具,化妆品行业,玩具行业、日用品行业,医药、保健品,汽车,文具、文体用品、卫浴等类别的行业。
3.淋浴房的底盆通常由亚克力板材制造,亚克力是从深海石油中提炼的一种副产品,制造成底盆相比其他原料成本会低许多,且性能非常好,因此具有价格优势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吸塑成型是目前最主要的亚克力板成型方法。
4.现有技术中的吸塑成型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使用不便,此外压框通常采用盖合式,压料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亚克力板材自动吸塑成型装置,该结构简单、可靠,有效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适合推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亚克力板材自动吸塑成型装置,包括架体、支撑框、模座、真空泵、液压缸、压紧机构,所述架体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真空泵与液压缸均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支撑框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用于驱动支撑框上下往复移动,所述模座固设于支撑框的上方,所述模座通过气管与真空泵连接,所述架体上设有供模座通过的矩形通道,所述架体上还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杆组件,所述支撑杆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框、对称设置在压框两侧的两个传动组件,每个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滑块,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与架体铰接,所述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转动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固连有握杆,所述握杆将压框两侧的传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中部与滑块铰接,所述滑块卡合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滑块远离第二转动臂的一端与压框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带动压框上下往复移动。
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热风机,所述热风机固定在两个支撑杆组件的顶端,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架体。
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滑块的两侧对称设有凸出部,两个凸出部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上的滑槽卡合。
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转动臂与第二转动臂的连接处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握杆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杆用于将压框两侧的传动组
在第一支撑杆71与第二支撑杆72之间上下滑动要保证移动的精确性及稳定性,所述滑块64的两侧对称设有凸出部641,两个凸出部641分别与第一支撑杆71 及第二支撑杆72上的滑槽73卡合,滑块64始终在滑槽73的导向下上下往复移动,稳定性更好,所述滑块64远离第二转动臂63的一端与压框61固定连接,操作人员只要控制握杆65即可实现压框61的上下直线往复移动,传动过程稳定,压框61的移动精准,压框61可以由上至下下压压紧亚克力板,压料效果好,板材不会发生偏移。
20.考虑到亚克力板在成型过程中若是提前冷却也利于亚克力板成型,可能导致壁厚不均,进一步地,还包括热风机8,所述热风机8固定在两个支撑杆组件的顶端,所述热风机8的出风口朝向架体1,在吸塑过程中热风机8工作对亚克力板加热,热风机8保证了亚克力板在成型过程中的温度,使其可以保持可塑性,避免亚克力板提前冷却而使得亚克力板成型件厚度分布不均匀。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臂62与第二转动臂63的连接处设有连接杆66,所述连接杆66与握杆65平行设置,连接杆66将两侧的第一转动臂62及第二转动臂63连接处相连,加强了传动结构的稳定性。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71与第二支撑杆72之间设有贯穿的通孔,通孔内插设有挡杆9,当操作人员拉起握杆65将压框61抬升后,只需要插入挡杆 9即可卡合滑块64,避免滑块64下落,结构简单有效。
23.工作原理:首先,液压缸5的活塞杆51未伸出,模座3位于矩形通道12 的下方,此时操作人员先将握杆65拉起从而抬升压框61,插入挡杆9卡紧滑块 64,再将加热软化后的亚克力板放置在架体1的上表面上后拔出挡杆9,将压框 61下压,此时保持热风机8开启状态保证亚克力板的温度,使其保持可塑性,启动液压缸5伸出活塞杆51抬升支撑框2令模座3穿过矩形通道12对亚克力板初步定型,再打开真空泵4抽吸型腔31的空气,使亚克力板被吸附在模座3 的型腔31内完成吸塑成型,成型结束后抬起压框61取走成型后的工件。
24.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