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注塑机的螺杆法兰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9955发布日期:2021-08-03 12:5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注塑机的螺杆法兰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合注塑机的螺杆法兰连接件。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现有的混合注塑机,其注射系统采用两根螺杆注胶筒配合法兰连接件,法兰连接件内设置有两条汇聚的直流道,汇聚端为出料端口,两根螺杆注胶筒分别对接两条直流道,而现有的法兰连接件内的直流道在设计上多为垂直拐弯,其汇聚端设置有孔,为了提高混合程度,汇聚出口需要设置在孔底,这种结构的设计,其直流道内拐弯处会出现堆积的情况,并且注塑材料在拐弯处会受到阻力作用,注塑材料从孔底出来后,沿直线流动,混合程度不高,不适用于生产高混合程度的成型工件,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方案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混合注塑机的螺杆法兰连接件,包括主体,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汇聚部,汇聚部上开设有汇聚孔,汇聚孔内安装有射嘴,主体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主体内部沿其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分别设置有倾斜的第一直流道和第二直流道,第一直流道和第二直流道延伸至汇聚孔,第一直流道沿着汇聚孔的后端延伸入汇聚孔,第二直流道沿着汇聚孔的侧部伸入汇聚孔;射嘴包括出料部、安装部和混合部,出料部、安装部和混合部依次成型设置,安装部的外侧与汇聚孔内壁连接固定;安装部和混合部内设置有对接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的混合流道结构,出料部内设置有延伸出上端的主流道,主流道与混合流道结构对接。

优选的,汇聚孔开口位置设置有向外扩张的安装槽,安装部匹配于安装槽中,安装槽底部边沿设置有密封圈,安装部与安装槽的底部通过密封圈密封配合。

优选的,混合流道结构包括中部过料孔、环形进料槽和环形腔室,中部过料孔设置在混合部的中心线上,中部过料孔下端延伸出混合部,并且与第一直流道对接,环形进料槽围绕设置于混合部的侧部,并且与第二直流道对接,环形腔室设置在安装部内,环形腔室的底部到顶部为倾斜聚拢结构设置,环形腔室的顶部与主流道对接,环形腔室的底部与环形进料槽对接,中部过料孔向上延伸并且连通于环形腔室内。

优选的,中部过料孔上端延伸有多条均匀分布的分散道,中部过料孔通过分散道与环形腔室连通。

优选的,汇聚孔内壁对应环形进料槽的下端位置设置有侧部入料口,第二直流道对接于侧部入料口。

优选的,环形腔室的内壁倾斜角度大于环形腔室外壁的倾斜角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主体内部设置倾斜的第一直流道和第二直流道,替代传统采用垂直拐弯方式的流道,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用于连接螺杆注胶筒,注塑材料在进入第一直流道和第二直流道后,不会因为拐弯幅度过大而产生阻力,提高了注塑材料的流畅程度;并且通过将第一直流道和第二直流道分别沿着汇聚孔的底部和侧部延伸入汇聚孔内,使沿着第二直流道进入到汇聚孔内的注塑材料能够进行旋转,从而实现与第一直流道的注塑材料混合搅拌的操作,最终沿其射嘴的主流道流出,通过这一设计,采用直接倾斜式的第一直流道和第二直流道,其结构简单,并且解决了传统拐弯结构设置的流道所带来堆积受阻等麻烦,将第一直流道和第二直流道进入汇聚孔的位置分开设置,产生螺旋搅拌效果,提高了两种注塑材料的混合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混合注塑机的螺杆法兰连接件,包括主体10,主体10的前端设置有汇聚部11,汇聚部11上开设有汇聚孔12,汇聚孔12内安装有射嘴20,主体10的后端设置有第一进料口15和第二进料口16,主体10内部沿其第一进料口15和第二进料口16分别设置有倾斜的第一直流道13和第二直流道14,第一直流道13和第二直流道14延伸至汇聚孔12,第一直流道13沿着汇聚孔12的后端延伸入汇聚孔12,第二直流道14沿着汇聚孔12的侧部伸入汇聚孔12;射嘴20包括出料部21、安装部22和混合部23,出料部21、安装部22和混合部23依次成型设置,安装部22的外侧与汇聚孔12内壁连接固定;安装部22和混合部23内设置有对接第一进料口15和第二进料口16的混合流道结构30,出料部21内设置有延伸出上端的主流道211,主流道211与混合流道结构30对接。

在上述技术手段中,通过在主体10内部设置倾斜的第一直流道13和第二直流道14,替代传统采用垂直拐弯方式的流道,第一进料口15和第二进料口16用于连接螺杆注胶筒,注塑材料在进入第一直流道13和第二直流道14后,不会因为拐弯幅度过大而产生阻力,提高了注塑材料的流畅程度;并且通过将第一直流道13和第二直流道14分别沿着汇聚孔12的底部和侧部延伸入汇聚孔12内,使沿着第二直流道14进入到汇聚孔12内的注塑材料能够进行旋转,从而实现与第一直流道13的注塑材料混合搅拌的操作,最终沿其射嘴20的主流道211流出,通过这一设计,采用直接倾斜式的第一直流道13和第二直流道14,其结构简单,并且解决了传统拐弯结构设置的流道所带来堆积受阻等麻烦,将第一直流道13和第二直流道14进入汇聚孔12的位置分开设置,产生螺旋搅拌效果,提高了两种注塑材料的混合程度。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汇聚孔12开口位置设置有向外扩张的安装槽17,安装部22匹配于安装槽17中,安装槽17底部边沿设置有密封圈18,安装部22与安装槽17的底部通过密封圈18密封配合;提高了射嘴20与主体10汇聚孔12连接的密闭性。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混合流道结构30包括中部过料孔31、环形进料槽32和环形腔室33,中部过料孔31设置在混合部23的中心线上,中部过料孔31下端延伸出混合部23,并且与第一直流道13对接,环形进料槽32围绕设置于混合部23的侧部,并且与第二直流道14对接,环形腔室33设置在安装部22内,环形腔室33的底部到顶部为倾斜聚拢结构设置,环形腔室33的顶部与主流道211对接,环形腔室33的底部与环形进料槽32对接,中部过料孔31向上延伸并且连通于环形腔室33内;混合流道结构30采用中部过料孔31、环形进料槽32和环形腔室33,使第二直流道14内的注塑材料在环形腔室33内与第一直流道13内的注塑材料汇聚时具有螺旋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中部过料孔31上端延伸有多条均匀分布的分散道34,中部过料孔31通过分散道34与环形腔室33连通;提高了第一直流道13中注塑材料的分散程度,从而加强混合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汇聚孔12内壁对应环形进料槽32的下端位置设置有侧部入料口19,第二直流道14对接于侧部入料口19;使注塑材料进入环形进料槽32内便能产生螺旋向上的流动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环形腔室33的内壁倾斜角度大于环形腔室33外壁的倾斜角度;使两种注塑材料在环形腔室33内能够有充分空间进行搅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