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模具注塑机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7252发布日期:2021-11-16 00:1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色模具注塑机用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色模具注塑机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双色模具即两种塑胶材料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分两次成型,但是产品只出模一次的模具。一般这种模塑工艺也叫双料注塑,通常由一套模具完成,且需要专门的双色注塑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模具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然而,在模具的使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的双色模具在注塑之后,模具内部的溶液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冷却成型,使得产品的生产效率较低,此外,现有的双色模具在产品脱模时比较麻烦,浪费工作人员的时间。
3.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双色模具注塑机用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色模具注塑机用冷却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双色模具注塑机用冷却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顶板、电动伸缩杆、上模、限位杆、下模、转动装置以及制冷装置,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于底座顶部,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支撑板的顶部,所述电动伸缩杆外表面固定连接于顶板,所述上模的顶部固定连接于电动伸缩杆的底部,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模侧壁,限位杆的另一端设于支撑板开设的凹槽内,所述下模设于上模的下方,且下模通过转动装置活动连接于底座,所述制冷装置设于底座内腔中,且制冷装置的一端活动连接于下模且与下模侧壁内腔相通。
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壁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
8.进一步的,所述下模的侧壁内腔顶部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
9.进一步的,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两端设有两个注塑机,且注塑机外表面固定连接于顶板,注塑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管,导管的底部固定连接于上模。
10.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杆以及电机,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于下模的底部,且转动杆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底座,所述电机设于转动杆一侧,且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底座,电机通过皮带活动连接于转动杆。
11.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装置包括隔板、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软管以及固定装置,所述隔板设于底座的内腔中,且隔板固定连接于底座内壁,所述蒸发器设于隔板上,所述压缩机设于隔板上且位于蒸发器一侧,所述冷凝器设于底座内腔底部,蒸发器、压缩机以及冷凝器通过软管连接,且软管的一端通过固定装置活动连接于下模且与下模侧壁内腔相通。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该实用新型,通过隔板、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软管以及固定装置的相互配
合,使得从蒸发器内出来的冷气经过软管进入到下模侧壁内腔中,从而实现了对下模的冷却作用,加快了产品的成型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14.2、该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杆以及电机的相互配合,在模具内的产品冷却成型后,工作人员通过电动伸缩杆将上模上移,然后将软管的一端从下模上取下,此时,工作人员启动电机,电机通过皮带带动着转动杆转动,进而使得下模开始转动,在下模的不断旋转中,冷却后的产品外表面逐渐与下模内壁脱离,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的脱模工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底座;2、支撑板;3、顶板;4、电动伸缩杆;5、上模;6、限位杆;7、下模;8、转动装置;9、制冷装置;10、散热孔;11、出气孔;12、注塑机;13、导管;14、转动杆;15、电机;16、隔板;17、蒸发器;18、压缩机;19、冷凝器;20、软管;21、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参看图1

3:一种双色模具注塑机用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板2、顶板3、电动伸缩杆4、上模5、限位杆6、下模7、转动装置8以及制冷装置9,底座1内壁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10,底座1的上方设有支撑板2,支撑板2底部固定连接于底座1顶部,顶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支撑板2的顶部,电动伸缩杆4外表面固定连接于顶板3,上模5的顶部固定连接于电动伸缩杆4的底部,限位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模5侧壁,限位杆6的另一端设于支撑板2开设的凹槽内,下模7设于上模5的下方,且下模7通过转动装置8活动连接于底座1,下模7的侧壁内腔顶部开设有若干个出气孔11,制冷装置9设于底座1内腔中,且制冷装置9的一端活动连接于下模7且与下模7侧壁内腔相通。
21.其中,电动伸缩杆4的两端设有两个注塑机12,且注塑机12外表面固定连接于顶板3,注塑机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管13,导管13的底部固定连接于上模5。
22.其中,转动装置8包括转动杆14以及电机15,转动杆14的顶部固定连接于下模7的底部,且转动杆14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于底座1,电机15设于转动杆14一侧,且电机15的底部固定连接于底座1,电机15通过皮带活动连接于转动杆14,通过转动杆14以及电机15的相互配合,使得冷却后的产品外表面逐渐与下模7内壁脱离,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的脱模工作。
23.其中,制冷装置9包括隔板16、蒸发器17、压缩机18、冷凝器19、软管20以及固定装置21,隔板16设于底座1的内腔中,且隔板16固定连接于底座1内壁,蒸发器17设于隔板16上,压缩机18设于隔板16上且位于蒸发器17一侧,冷凝器19设于底座1内腔底部,蒸发器17、
压缩机18以及冷凝器19通过软管20连接,且软管20的一端通过固定装置21活动连接于下模7且与下模7侧壁内腔相通,通过隔板16、蒸发器17、压缩机18、冷凝器19、软管20以及固定装置21的相互配合,使得从蒸发器17内出来的冷气经过软管20进入到下模7侧壁内腔中,从而实现了对下模7的冷却作用,加快了产品的成型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隔板16、蒸发器17、压缩机18、冷凝器19、软管20以及固定装置21的相互配合,使得从蒸发器17内出来的冷气经过软管20进入到下模7侧壁内腔中,从而实现了对下模7的冷却作用,加快了产品的成型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通过转动杆14以及电机15的相互配合,在模具内的产品冷却成型后,工作人员通过电动伸缩杆4将上模5上移,然后将软管20的一端从下模7上取下,此时,工作人员启动电机15,电机15通过皮带带动着转动杆14转动,进而使得下模7开始转动,在下模7的不断旋转中,冷却后的产品外表面逐渐与下模7内壁脱离,从而方便工作人员的脱模工作。
25.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