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顶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8128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模具的顶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顶出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模具的顶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采用模具成型塑胶产品时,产品成型后需要顶出以方便取出。请参阅图1,图1绘示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模具的顶出结构示意图。当产品10的肉厚较大(例如为1.2毫米),肋条(rib) 11高于3毫米时,需要考虑用直扁顶针12顶出肋条11。
[0003]然而,采用上述直扁顶针12进行顶出,由于该直扁顶针12与竖直方向无夹角,产品10的塑胶包紧力作用(尤其是所述肋条11为对称的两个以上时),使得产品10顶出后无法从直扁顶针12脱出,将导致产品10取出困难。
[0004]请再参阅图2,图2绘示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模具的顶出结构示意图。为了方便产品10从模具脱离,可以设计直通的斜顶块21,所述斜顶块21与竖直方向呈0.5度角。请再参阅图3,图3绘示为图2的模具的顶出结构局部放大图。可见,在所述斜顶块21与竖直方向呈0.5度角的情况下,所述肋条11与斜顶块21间会存在间隙,如此可以方便产品10的脱离。
[0005]然而,采用该该斜顶块21会存在以下问题:1、该斜顶块21宽度若小于6毫米时,需要两次线割,加工复杂,费用增加;2、该斜顶块21的高度若大于150毫米时容易变形,导致顶出不顺;3、该斜顶块21强度弱,易断裂;4、该结构小模几乎不能用。
[0006]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模具的顶出结构,以解决现有顶出结构中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7]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的顶出结构,该顶出结构避免了加工复杂、顶出不顺、易断裂、小模不能使用的问题。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模具的顶出结构,该模具成型具有肋条的产品,该模具具有依序设立的公模仁、公模板、顶出板,该顶出结构包括:
[0009]斜槽,设于所述公模仁内,所述斜槽与竖直方向呈一夹角;
[0010]直通孔,设于所述公模板内,并接续所述斜槽,所述直通孔的外径大于所述斜槽的截面对角线的长度;
[0011]沉头孔,设于所述顶出板,且所述沉头孔与所述直通孔同轴;
[0012]斜扁顶针,其具有顶出部、连接部及挂台,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顶出部的截面对角线的长度,所述挂台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所述顶出部的顶端配合所述产品的所述肋条形状,所述顶出部设于所述斜槽及所述直通孔内并与所述斜槽紧配,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直通孔及所述沉头孔内并与所述直通孔间有避空,所述挂台设于所述沉头孔底部。
[0013]可选的,所述顶出部的截面呈矩形,所述连接部及所述挂台的截面呈圆形。
[0014]可选的,所述斜槽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5?I度,较佳为0.5度。
[0015]可选的,所述斜扁顶针的挂台上下底面对应所述沉头孔位置的面研磨平整。
[00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模具的顶出结构,在顶出时,由于所述斜槽与竖直方向存在夹角,而该斜扁顶针的顶出部与该斜槽紧配,因此该斜扁顶针的顶部与所述产品的肋条间存在间隙,方便产品的脱离。只需在标准的直扁顶针底部做研磨即可达成,加工简单,节省费用;由于具有支撑强度较大的连接部,该斜扁顶针在高度较大时也不易变形,顶出不顺;由于具有支撑强度较大的连接部,该斜扁顶针不易断裂;小模也可以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绘示现有技术的一种模具的顶出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绘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模具的顶出结构示意图。
[0019]图3绘示图2的模具的顶出结构局部放大图。
[0020]图4绘示本发明的模具的顶出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绘示图4的模具的顶出结构的顶部放大图。
[0022]图6绘示图4的模具的顶出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绘示图4的模具的顶出结构中斜扁顶针的底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阅图4所示,图4绘示本发明的模具的顶出结构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模具的顶出结构,该模具成型具有肋条11的产品10,该模具具有依序设立的公模仁30、公模板31、顶出板32,该顶出结构包括:
[0026]斜槽33,设于所述公模仁30内,所述斜槽33与竖直方向呈一夹角;
[0027]直通孔34,设于所述公模板31内,并接续所述斜槽33,所述直通孔34的外径大于所述斜槽33的截面对角线的长度;
[0028]沉头孔35,设于所述顶出板32,且所述沉头孔35与所述直通孔34同轴;
[0029]斜扁顶针36,其具有顶出部37、连接部38及挂台39,所述连接部38的外径大于所述顶出部37的截面对角线的长度,所述挂台39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部38的外径,所述顶出部37的顶端配合所述产品10的所述肋条11形状,所述顶出部37设于所述斜槽33及所述直通孔34内并与所述斜槽33紧配,所述连接部38设于所述直通孔34及所述沉头孔35内并与所述直通孔34间有避空,所述挂台39设于所述沉头孔35底部。
[0030]其中,所述顶出部37的截面通常呈矩形,所述连接部38及所述挂台39的截面通常呈圆形。
[0031]请再参阅图5,图5绘示图4的模具的顶出结构的顶部放大图。
[0032]其中,所述斜槽33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可以为0.5?I度,方便产品10的顶出脱离,该夹角较佳为0.5度。
[0033]请再结合参阅图6、图7,图6绘示图4的模具的顶出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绘示图4的模具的顶出结构中斜扁顶针的底部放大图。
[0034]其中,所述斜扁顶针36的挂台39上下底面对应所述沉头孔35位置的面(图中阴影剖面位置)研磨平整,如此可以方便支撑顶出。
[003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模具的顶出结构,在顶出时,由于所述斜槽33与竖直方向存在夹角,而该斜扁顶针36的顶出部37与该斜槽33紧配,因此该斜扁顶针36的顶部与所述产品10的肋条11间存在间隙,方便产品10的脱离。只需在标准的直扁顶针12(图1所示)的底部做研磨即可达成,加工简单,节省费用;由于具有支撑强度较大的连接部38,该斜扁顶针36在高度较大时也不易变形,顶出不顺;由于具有支撑强度较大的连接部38,该斜扁顶针36不易断裂;小模也可以使用。
[0036]需指出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模具的顶出结构,该模具成型具有肋条的产品,该模具具有依序设立的公模仁、公模板、顶出板,该顶出结构包括: 斜槽,设于所述公模仁内,所述斜槽与竖直方向呈一夹角; 直通孔,设于所述公模板内,并接续所述斜槽,所述直通孔的外径大于所述斜槽的截面对角线的长度; 沉头孔,设于所述顶出板,且所述沉头孔与所述直通孔同轴; 斜扁顶针,其具有顶出部、连接部及挂台,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顶出部的截面对角线的长度,所述挂台的外径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径,所述顶出部的顶端配合所述产品的所述肋条形状,所述顶出部设于所述斜槽及所述直通孔内并与所述斜槽紧配,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直通孔及所述沉头孔内并与所述直通孔间有避空,所述挂台设于所述沉头孔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部的截面呈矩形,所述连接部及所述挂台的截面呈圆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5?I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5 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顶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扁顶针的挂台上下底面对应所述沉头孔位置的面研磨平整。
【专利摘要】本发明揭示一种模具的顶出结构,成型具有肋条的产品,该顶出结构包括:斜槽,所述斜槽与竖直方向呈一夹角;直通孔,并接续所述斜槽,所述直通孔的外径大于所述斜槽的截面对角线的长度;沉头孔,所述沉头孔与所述直通孔同轴;斜扁顶针,其具有顶出部、连接部及挂台,所述顶出部的顶端配合所述产品的所述肋条形状,所述顶出部设于所述斜槽及所述直通孔内并与所述斜槽紧配,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直通孔及所述沉头孔内并与所述直通孔间有避空,所述挂台设于所述沉头孔底部。从而只需在标准的直扁顶针底部做研磨即可达成,加工简单,节省费用;由于具有支撑强度较大的连接部,该斜扁顶针在高度较大时也不易变形,顶出顺畅且该斜扁顶针不易断裂。
【IPC分类】B29C33-44
【公开号】CN104802341
【申请号】CN201410034984
【发明人】范金兰
【申请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