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橡胶部件的沟槽形成装置及沟槽形成方法_3

文档序号:9926905阅读:来源:国知局
0066]并且,如图6C所示,若进一步地使带状橡胶部件50向输送方向X输送,则带状橡胶部件50被输送至第三开槽辊30。由此,第三开槽辊30通过所抵接的带状橡胶部件50被从动地旋转驱动,使设置在外周部31b的第三突条31c依次按压带状橡胶部件50的第三开槽宽度区域30A。其结果为,在第三开槽宽度区域30A内,依次形成沿相对于带状橡胶部件50的宽度方向Y倾斜的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多条第三沟槽条53g。
[0067]第三沟槽条53g沿相对于带状橡胶部件50的宽度方向Y倾斜的方向延伸,第二沟槽条52g与带状橡胶部件50的宽度方向Y大致平行地延伸,并且由于对第三沟槽条53g与第二沟槽条52g在输送方向X上的位置关系进行适当位置调整,从而使第三沟槽条53g与第二沟槽条52g在第二重复部72连通。
[0068]S卩,各开槽辊10、20、30配置为分别位于垂直于带状橡胶部件50的各轮廓面51、52、53的对应位置,通过向输送方向X输送的带状橡胶部件50,各自被从动地旋转驱动。由此,在各开槽辊10、20、30转动的同时,各突条llc、21c、31c依次按压各轮廓面51、52、53,在未硫化的带状橡胶部件50的上表面50a(轮廓面)上形成多条第一沟槽条51g、第二沟槽条52g及第三沟槽条53g。
[0069]而且,第一沟槽条51g与第二沟槽条52g在第一重复部71连通,第二沟槽条52g与第三沟槽条53g在第二重复部72连通,即在带状橡胶部件50的宽度方向Y上,能够使多个沟槽条连通。
[0070]根据上述说明的沟槽形成装置I,能够发挥如下效果。
[0071]通过多个开槽辊10、20、30,无需与带状橡胶部件50的形状相对应的专用开槽辊,就能够容易地在带状橡胶部件50上形成在宽度方向Y上连通的沟槽条。
[0072]具体而言,对各开槽辊10、20、30在带状橡胶部件50的输送方向X、宽度方向Y及厚度方向Z上的各位置进行适当调整,并且对在X-Z平面及/或向Y方向转动的位置Rll、R12、R31、R32进行适当的位置调整,由此能够使各开槽辊10、20、30分别对应地位于所对应的轮廓面51、52、53处,并且以所期望的按压力垂直地抵接。由此,易于在各轮廓面51、52、53上形成一定深度的沟槽。
[0073]即,根据形成沟槽的橡胶部件的形状(例如轮廓面上宽度方向Y的位置),而对各开槽辊10、20、30的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由此能够对形状不同的带状橡胶部件容易地形成一定深度的沟槽条,并使沟槽形成装置的通用性提高。因此,根据沟槽形成装置I,能够对形状不同的带状橡胶部件有效形成沟槽条。
[0074]另外,通过错开各开槽辊10、20、30在输送方向上位置来进行配置,从而能够防止各开槽辊10、20、30的干涉,并且使各开槽宽度区域10A、20A、30A在宽度方向Y上重复。由此,能够在第一重复部71上使第一沟槽条51g与第二沟槽条52g连通,在第二重复部72上使第二沟槽条52g与第三沟槽条53g连通。
[0075]另外,由于第一沟槽条51g沿相对于带状橡胶部件50的宽度方向Y倾斜的方向延伸,第二沟槽条52g与带状橡胶部件50的宽度方向Y大致平行地延伸,因此能够使第一沟槽条51g与第二沟槽条52g易于交叉,且容易连通。同样地,由于第三沟槽条53g沿相对于带状橡胶部件50的宽度方向Y倾斜的方向延伸,因此能够使第三沟槽条53g与第二沟槽条52g易于交叉,且容易连通。
[0076]另外,通过调整第一开槽辊10的转动位置R12,在图3所示的俯视视角下,能够使第一开槽辊10的中心轴线Ila相对于宽度方向Y倾斜。由此,能够使第一突条Ilc不依赖于第一突条Ilc的中心轴线Ila的延伸方向,而是相对于宽度方向Y向各种方向倾斜。因此,能够增大由第一突条所形成的第一沟槽条51g的延伸方向的自由度,由此,能够进一步使第一沟槽条51g与第二沟槽条52g易于交叉,并连通。
[0077]关于第三开槽辊30也同样,通过调整转动位置R32的方式,能够使中心轴线31a相对于宽度方向Y向各个方向倾斜,由此,能够使第三突条31c不依赖于相对于第三突条31c的中心轴线31a的延伸方向,而是相对于宽度方向Y向各个方向倾斜。因此,能够使由第三突条31c所形成的第三沟槽条53g的延伸方向的自由度增大,由此,能够进一步使第二沟槽条52g与第三沟槽条53g易于交叉,并连通。
[0078]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分别错开各开槽辊10、20、30在带状橡胶部件50的输送方向X上的位置来配置,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图7所示,也可以在输送方向X上将不相邻的开槽辊,即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开槽辊10与第三开槽辊30配置在相同位置上。由此,也能够防止各开槽辊10、20、30的干涉,并且使各开槽宽度区域10A、20A、30A重复。另外,由此,能够在输送方向X方向上紧凑地(compactly)构成沟槽形成装置。
[0079]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轮廓面51、52、53为平坦(flat)的平面,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图8所示,也可以构成为用一个开槽辊对例如具有比第二突条21c的高度H2充分小的凹凸高度h20的轮廓部分形成沟槽条。
[0080]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突条11c,形成沿相对于带状橡胶部件50的宽度方向Y倾斜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沟槽条51g,通过第二突条21c,形成与宽度方向Y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第二沟槽条52g,通过第三突条31c,形成沿相对于宽度方向Y倾斜的方向延伸的第三沟槽条53g,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为在第一重复部71及第二重复部72交叉的结构即可。可以采用各种组合,例如,可以构成为使各沟槽条51g、52g、53g全部相对于宽度方向Y倾斜,也可以构成为使第一沟槽条51g及第三沟槽条53g在宽度方向Y上平行,而使第二沟槽条52g沿相对于宽度方向Y倾斜的方向延伸。
[008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三个开槽辊10、20、30,在各轮廓面51、52、53形成沟槽条51g、52g、53g,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两个或四个以上的开槽辊。也就是说,只要对应于每个局部轮廓面来配置开槽辊即可,此时,只要设定为各开槽辊的开槽宽度区域通过重复部相邻即可。
【主权项】
1.一种沟槽形成装置,其用于在未硫化的带状橡胶部件表面上形成沟槽条,所述沟槽形成装置具备第一开槽辊及第二开槽辊, 所述第一开槽辊划定第一开槽宽度区域,通过在外周部所具备的多条第一突条,在所述带状橡胶部件的所述表面上形成沿所述第一开槽宽度区域的整个宽度延伸的多条第一沟槽条; 所述第二开槽辊划定第二开槽宽度区域,该第二开槽宽度区域以与所述第一开槽宽度区域具有重复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开槽宽度区域相邻,通过在外周部上具备的第二突条,在所述带状橡胶部件的所述表面上形成沿所述第二开槽宽度区域的整个宽度延伸且在所述重复部与所述第一沟槽条连通的多条第二沟槽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沟槽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槽辊在所述带状橡胶部件的输送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开槽辊不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沟槽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状橡胶部件的所述表面是所述带状橡胶部件的具有多个局部轮廓面的轮廓面, 所述第一开槽辊及所述第二开槽辊分别与所述多个局部轮廓面对应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沟槽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槽辊及所述第二开槽辊分别配置为,对各个所述对应的局部轮廓面垂直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沟槽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槽辊及所述第二开槽辊分别构成为,中心轴线可在所述带状橡胶部件的输送方向、宽度方向及厚度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并且可在相对于所述宽度方向或所述厚度方向倾斜的转动方向上转动。6.—种沟槽形成方法,其用于在未硫化的带状橡胶部件表面上形成沟槽条, 通过对第一开槽宽度区域进行划定且在外周部具备多条第一突条的第一开槽辊,在所述带状橡胶部件的所述表面上形成沿所述第一开槽宽度区域的整个宽度延伸的多条第一沟槽条; 通过对以与所述第一开槽宽度区域具有重复部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开槽宽度区域相邻的第二开槽宽度区域进行划定且在外周部具备多条第二沟槽条的第二开槽辊,在所述带状橡胶部件的所述表面上形成沿所述第二开槽宽度区域的整个宽度延伸且在所述重复部与所述第一沟槽条连通的第二沟槽条。
【专利摘要】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不同形状的带状橡胶部件有效地形成沟槽条的沟槽形成装置。解决手段:一种沟槽形成装置,其用于在未硫化的带状橡胶部件表面上形成沟槽条,其具备:第一开槽辊及第二开槽辊,所述第一开槽辊划定第一开槽宽度区域,通过在外周部所具备的多条第一突条,在带状橡胶部件的表面形成沿第一开槽宽度区域的整个宽度延伸的多条第一沟槽条;所述第二开槽辊划定第二开槽宽度区域,该第二开槽宽度区域以与第一开槽宽度区域具有重复部的方式与其相邻,通过在外周部具备的多条第二突条,在带状橡胶部件的表面上形成沿所述第二开槽宽度区域的整个宽度延伸且在所述重复部与所述第一沟槽条连通的多条第二沟槽条。
【IPC分类】B29C59/04, B29D30/44
【公开号】CN105711072
【申请号】CN201510954976
【发明人】松山稔矢
【申请人】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7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