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退料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85147阅读:来源:国知局
平台之间以及下平台导向杆与下平台之间的摩擦系数,使上平台与下平台的移动更加稳定、精确,还能延长上平台导向杆和下平台导向杆的使用寿命。
[0028]而且,在上平台的上平台板上均布设有多个退料孔,下平台的下平台板上对应设有多个退料柱,退料柱对应穿设于退料孔中。当该自退料3D打印机开始打印作业时,上平台板和下平台板均处于原点位置,随着打印工作的进行,上平台板和下平台板在各自驱动系统的驱动下,同步向下逐层运动;待工件打印完成后,上平台板不动,下平台板向上移动,使退料柱将工件顶出,并脱离上平台板;而后,下平台板不动,上平台板向上移动,使上平台板将工件托住,直至使工件脱离退料柱,至此,工件已完全与平台装置脱离粘结状态;然后上平台板和下平台板同时向上移动,直至返回原点,而后工作人员将工件取出即可。
[0029]在退料过程中,下平台板和上平台板交替向上移动,使工件顺次与上平台板和退料柱脱离,上平台板和下平台板的相关部位受力平衡,既确保了工件在脱离上平台板和下平台板时不被损坏,又能有效防止上平台板受力不均而产生变形对后续产品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自退料3D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平台和下平台的安装示意图;
[0034]图5是图4的俯视图;
[0035]图6是图5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36]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8是图7的俯视图;
[0038]图9是图8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39]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
[0041]图12是图1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42]图1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退料3D打印机的电连接线框示意图;
[0043]其中:1-机壳,11-检修门,12-操作屏,13-检修窗,2-送丝装置,21-送丝机,22-送丝辊,3-机架,4-挤出装置,41-挤出机,421-纵向驱动杆,422-纵向驱动块,423-纵向导向杆,424-纵向传动同步带,425-纵向导向杆驱动电机,431-横向驱动杆,432-横向驱动块,433-横向导向杆,434-横向传动同步带,435-横向导向杆驱动电机,5-平台装置,
51-上平台,511-上平台板,5111-退料孔,5112-上平台板加热板,512-上平台板托板,
52-下平台,521-下平台板,5211-退料柱,5212-加热电阻,522-下平台板托板,53-上平台驱动杆,54-上平台驱动电机,55-上平台导向杆,56-下平台驱动杆,57-下平台驱动电机,58-下平台导向杆,59-弹性限位装置,6-送丝管,7-计算机控制单元,8-地脚,9-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4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退料3D打印机包括机壳,该机壳外侧设有送丝装置,机壳内侧设有机架,机架上设有挤出装置和平台装置,送丝装置的出丝口与挤出装置的进丝口通过送丝管连接,机壳内还设有计算机控制单元,计算机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送丝装置、挤出装置以及平台装置电连接,其中:
[0046]送丝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机壳外侧的送丝机和转动设置于机壳外侧的送丝辊,送丝辊位于送丝机的正下方;
[0047]平台装置包括对应设置的上平台和下平台,机架上设有用于驱动上平台上下移动的上平台驱动杆,上平台驱动杆的上端与机架的上部转动连接,上平台驱动杆的下端传动连接有上平台驱动电机,上平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机架的下部,上平台上还穿设有上平台导向杆,上平台导向杆通过直线轴承与上平台滑动连接;
[0048]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下平台上下移动的上平台驱动杆,下平台驱动杆的上端与机架的上部转动连接,下平台驱动杆的下端传动连接有下平台驱动电机,下平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于机架的下部,下平台上还穿设有下平台导向杆,下平台导向杆通过直线轴承与下平台滑动连接;
[0049]上平台包括上平台板,上平台板上均布设有多个退料孔,下平台上对应设有多个退料柱,退料柱对应穿设于退料孔中。
[0050]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退料3D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本图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结构部分。
[0051]自退料3D打印机包括机壳I,机壳I外侧设有送丝装置2,机壳I内侧设有机架3,如图2所示,机架3上设有挤出装置4和平台装置5,送丝装置2的出丝口与挤出装置4的进丝口通过送丝管6连接,机壳I内还设有计算机控制单元7,计算机控制单元7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送丝装置2、挤出装置4以及平台装置5电连接,
[0052]送丝装置2包括固定设置于机壳I外侧的送丝机21和转动设置于机壳I外侧的送丝辊22,送丝辊22位于送丝机21的正下方,可确保送丝顺畅、稳定,提高产品的打印质量;
[0053]如图3所示,平台装置5包括对应设置的上平台51和下平台52,机架3上设有用于驱动上平台51上下移动的上平台驱动杆53,上平台驱动杆53的上端与机架3的上部转动连接,上平台驱动杆53的下端传动连接有上平台驱动电机54,上平台驱动电机54固定设置于机架3的下部,上平台51上还穿设有上平台导向杆55,采用此种驱动、导向结构后,在计算机控制单元7的控制作用下,上平台51能够精确、稳定地上下移动,上平台导向杆55通过直线轴承与上平台51滑动连接,则可有效地降低上平台导向杆55与上平台51之间的摩擦系数,使上平台51的移动更加稳定、精确,还能延长上平台导向杆55的使用寿命;
[0054]在机架3上设置用于驱动下平台52上下移动的下平台驱动杆56,下平台驱动杆56的上端与机架3的上部转动连接,下平台驱动杆56的下端传动连接有下平台驱动电机57,下平台驱动电57机固定设置于机架3的下部,下平台52上还穿设有下平台导向杆58,同样,采用此种驱动、导向结构后,在计算机控制单元7的控制作用下,下平台52能够精确、稳定地上下移动,下平台导向杆58通过直线轴承与下平台52滑动连接,亦可有效地降低下平台导向杆58与下平台52之间的摩擦系数,使下平台的移动更加稳定、精确,还能延长下平台导向杆58的使用寿命;
[0055]如图4至图6所示,上平台51包括上平台板511,上平台板511上均布设有多个退料孔5111,下平台52包括下平台板521,下平台板521上对应设有多个退料柱5211,退料柱5211对应穿设于退料孔5111中。如图13所示,当该自退料3D打印机开始打印作业时,上平台板511和下平台板521均处于原点位置,随着打印工作的进行,在计算机控制单元7的控制下,上平台板511和下平台板521在各自驱动系统的驱动下,同步向下逐层运动;待工件打印完成后,上平台板511不动,下平台板521向上移动,使退料柱5211将工件顶出,并脱离上平台板511 ;而后,下平台板521不动,上平台板511向上移动,使上平台板511将工件托住,直至使工件脱离退料柱5211,至此,工件已完全与平台装置5脱离粘结状态;然后上平台板511和下平台板521同时向上移动,直至返回原点,而后工作人员将工件取出即可。
[0056]在退料过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