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副驱动的塑料模具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704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副驱动的塑料模具脱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齿轮副驱动的塑料模具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塑料斜齿轮和塑料蜗杆在现代工业中应用广泛,与金属斜齿轮及金属蜗杆相比,它们具有重量轻、运行噪音低、自润滑性好等优点。塑料斜齿轮和塑料蜗杆经模具注塑成型后需要通过脱模机构将工件推出。由于斜齿轮与蜗杆的结构存在差异,传统的斜齿轮脱模机构通常无法对塑料蜗杆进行脱模,导致功能较为单一,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此外,目前市面上虽然出现有斜齿轮及蜗杆两用脱模机构,但是均存在结构复杂、稳定性欠佳、制造成本较高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齿轮副驱动的塑料模具脱模机构,其结构简单合理,既能够适用于塑料斜齿轮,也还适用于塑料蜗杆,功能多样,工作性能稳定,制造成本较低。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齿轮副驱动的塑料模具脱模机构,包括动模及电机,所述动模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下模仁、下模仁垫块、套管、固定螺帽及直齿轮,所述下模仁的顶端可转动地设置有斜内齿圈,所述套管内活动设置有型芯,所述型芯的顶端穿过所述下模仁垫块并伸入于所述下模仁的型腔内,所述直齿轮的内部活动设置有与其传动配合的传动柱,所述固定螺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用以驱动所述传动柱沿轴向运动的螺杆,所述传动柱的顶端穿过所述螺杆并与所述型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大齿盘,所述大齿盘与所述直齿轮啮合。
[0006]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柱的顶端设置有“T”形块,所述型芯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T”形块配合连接的“T”形套,所述型芯通过所述“T”形套与所述“T”形块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动模内设置有与所述下模仁相配合的下模仁定位圈。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齿轮副驱动的塑料模具脱模机构,通过在下模仁的顶端可转动地活动设置斜内齿圈,并在动模的内部设置直齿轮、传动柱及螺杆,传动柱与型芯固定连接,当熔融的塑料胶体在下模仁的型腔中注塑成型并脱模时,电机通过大齿盘带动直齿轮转动,直齿轮在转动时则通过传动柱驱动螺杆沿固定螺帽的轴向上移,使得传动柱在旋转的同时也随螺杆同步上移,由于传动柱与型芯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型芯也会旋转并上移,并驱动下模仁的型腔内的工件同步旋转上移,工件在上移的过程中与斜内齿圈啮合,带动斜内齿圈做旋转运动,进而实现脱模动作。
[000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电机作为动力源,并采用大齿盘、直齿轮、传动柱、固定螺帽及螺杆配合实现工件的旋转上移,结构设置简单合理,工作性能稳定,制造成本较低,并且既能够满足对塑料斜齿轮工件的脱模操作,同时也还适用于对塑料蜗杆工件的脱模,功能较为多样,适用范围较广,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1 中:
[0012]1、动模;2、电机;3、下模仁;4、下模仁垫块;5、套管;6、固定螺帽;7、直齿轮;8、斜内齿圈;9、型芯;10、传动柱;11、螺杆;12、大齿盘;13、工件;14、“T”形块;15、“Τ”形套;16、
下模仁定位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如图1所示的一种齿轮副驱动的塑料模具脱模机构,包括动模I及电机2,动模I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下模仁3、下模仁垫块4、套管5、固定螺帽6及直齿轮7,下模仁3的顶端可转动地设置有斜内齿圈8,套管5内活动设置有型芯9,型芯9的顶端穿过下模仁垫块4并伸入于下模仁3的型腔内,直齿轮7的内部活动设置有与其传动配合的传动柱10,为了使传动效果较好,传动柱10的横截面呈正方形结构,固定螺帽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用以驱动传动柱10沿轴向运动的螺杆11,传动柱10的顶端穿过螺杆11并与型芯9固定连接,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大齿盘12,大齿盘12与直齿轮7啮合。需要指出的是,为了保证工件13的顺利脱模,加工时固定螺帽6的螺距与待加工工件13的螺距一致。
[0015]以上所述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熔融的塑料胶体在下模仁3的型腔中注塑成型并脱模时,电机2通过大齿盘12带动直齿轮7转动,直齿轮7在转动时则通过传动柱10驱动螺杆11沿固定螺帽6的轴向上移,使得传动柱10在旋转的同时也随螺杆11同步上移,由于传动柱10与型芯9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型芯9也会旋转并上移,并驱动下模仁3的型腔内的工件13同步旋转上移,工件13在上移的过程中与斜内齿圈8啮合,带动斜内齿圈8做旋转运动,进而实现脱模动作。
[00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电机2作为动力源,并采用大齿盘12、直齿轮7、传动柱10、固定螺帽6及螺杆11配合实现工件13的旋转上移,结构设置简单合理,工作性能稳定,制造成本较低,并且既能够满足对塑料斜齿轮工件13的脱模操作,同时也还适用于对塑料蜗杆工件13的脱模,功能较为多样,适用范围较广,使用较为方便。
[0017]传动柱10的顶端设置有“Τ”形块14,型芯9的底端设置有与“Τ”形块14配合连接的“Τ”形套15,型芯9通过“Τ”形套15与“Τ”形块14固定连接。当螺杆11沿固定螺帽6上移时,螺杆11向上推抵“Τ”形套15,进而带动传动柱10同步向上移动。通过采用“Τ”形块14与“Τ”形套15配合实现型芯9与传动柱10的固定连接,不仅安装方便,而且传动效果较好,使得本实用新型工作性能更为稳定。
[0018]为了使下模仁3安装精度更高,动模I内设置有与下模仁3相配合的下模仁定位圈16。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齿轮副驱动的塑料模具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及电机,所述动模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下模仁、下模仁垫块、套管、固定螺帽及直齿轮,所述下模仁的顶端可转动地设置有斜内齿圈,所述套管内活动设置有型芯,所述型芯的顶端穿过所述下模仁垫块并伸入于所述下模仁的型腔内,所述直齿轮的内部活动设置有与其传动配合的传动柱,所述固定螺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用以驱动所述传动柱沿轴向运动的螺杆,所述传动柱的顶端穿过所述螺杆并与所述型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大齿盘,所述大齿盘与所述直齿轮嗤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副驱动的塑料模具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柱的顶端设置有“T”形块,所述型芯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T”形块配合连接的“T”形套,所述型芯通过所述“ T ”形套与所述“ T ”形块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副驱动的塑料模具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内设置有与所述下模仁相配合的下模仁定位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齿轮副驱动的塑料模具脱模机构,包括动模及电机,动模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下模仁、下模仁垫块、套管、固定螺帽及直齿轮,下模仁的顶端可转动地设置有斜内齿圈,套管内活动设置有型芯,型芯的顶端穿过下模仁垫块并伸入于下模仁的型腔内,直齿轮的内部活动设置有与其传动配合的传动柱,固定螺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用以驱动传动柱沿轴向运动的螺杆,传动柱的顶端穿过螺杆并与型芯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大齿盘,大齿盘与直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既能够适用于塑料斜齿轮,也还适用于塑料蜗杆,功能多样,工作性能稳定,制造成本较低。
【IPC分类】B29C45/33, B29C45/44
【公开号】CN204914455
【申请号】CN201520610272
【发明人】厉建华, 何斌, 马瑞伍
【申请人】宁波新世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