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内循环风自动扩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6805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管材内循环风自动扩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成型设备,具体的说是指管材内循环风自动扩口机。
【背景技术】
[0002]PVC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管材,其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工程等场合。随着我国各个地方的迅速发展,PVC管材的需求量与日倶增,PVC管材在连接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扩口,目前生产厂家对PVC管材的扩口方式较为传统,即采用人工扩口的方式。采用人工扩口的方式会存在扩口效率低下,且产品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产品质量不稳定。虽然现有市面上有自动扩口设备,扩口质量有所提升,但是其无法满足小口径管材高线速的生产要求,扩口效率仍存在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管材内循环风自动扩口机,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PVC管材在扩口时效率低下、扩口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管材内循环风自动扩口机,包括机架,该机架上设有牵引装置、接管槽、自动排管装置、放管托架、送管装置、顶齐装置、热风循环加热装置、扩口装置以及收管架,所述牵引装置设于机架的尾部,所述接管槽固设于机架上且位于牵引装置的前侧,所述自动排管装置可升降地设于机架上,且可将接管槽的管材托起并自动排列,所述放管托架固设于机架上且位于接管槽的左侧,所述送管装置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且可将放管托架的管材进行移送,所述顶齐装置、热风循环加热装置以及扩口装置位于放管托架的前侧,且从右至左依次间隔布置,所述顶齐装置、热风循环加热装置以及扩口装置均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机架上,所述收管架位于机架的最左侧,所述牵引装置、自动排管装置、送管装置、顶齐装置、热风循环加热装置以及扩口装置均受控于一控制系统。
[0006]所述接管槽设有两行,该两行接管槽左、右间隔地布置,每行接管槽由前、后布置的多个接管槽组成。
[0007]所述自动排管装置包括支架以及多个第一支撑片,该多个第一支撑片前、后间隔地布置于支架上,每个第一支撑片的顶面设有滑槽以及多个第一管槽,该滑槽与多个第一管槽从右至左紧挨地设置,所述滑槽与第一管槽的左侧面均为竖直面,其右侧面均向左下方倾斜,所述机架上设有支架升降气缸,该支架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支架的底面连接,且受控于控制系统。
[0008]所述放管托架由多个前、后间隔布置且设于机架上的第二支撑片组成,每个第二支撑片的顶面均布有数个左右紧挨设置的第二管槽。
[0009]所述送管装置包括连接架以及多个第三支撑片,该多个第三支撑片的顶面均布有数个左右紧挨设置的第三管槽,所述机架上设有传动轴,该传动轴位于连接架的下方且与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均设有转动机构,该转动机构与连接架连接,所述电机受控于控制系统。
[0010]所述顶齐装置包括顶齐板以及带动顶齐板前、后移动的顶齐气缸,该顶齐气缸受控于控制系统。
[0011]所述热风循环加热装置包括内设有加热器和循环风机的加热箱、设于加热箱上方的搅拌机以及设于加热箱前侧的加热气缸,该加热气缸的活塞杆与加热箱的前端面连接,所述搅拌机的搅拌杆伸入加热箱内,所述加热箱的后端面设有数个左右布置且形成一行的加热孔,所述加热箱的后侧设有第一压板,该第一压板的上方设有带动其升降的第一压紧气缸,其下方设有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压紧气缸和加热气缸均受控于控制系统。
[0012]所述扩口装置包括扩口车、设于扩口车上的扩口模具以及设于扩口车前侧的扩口气缸,该扩口气缸的活塞杆与扩口车连接,所述扩口车的后侧设于第二压板,该第二压板的上方设有带动其升降的第二压紧气缸,其下方设有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压紧气缸和扩口气缸均受控于控制系统,所述扩口车的上方设有冷却风机,该冷却风机的出风口对着扩口车。
[0013]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PVC管材的自动扩口,从排管到收管全程均采用自动化的方式。所述牵引装置将PVC管材送到接管槽上,所述自动排管装置可将接管槽上的PVC管材托起并自动排列后放至放管托架上,达到设定的根数后,顶齐装置将排列完成后的PVC管材的头部进行顶齐。同时,送管装置将顶齐完成后的PVC管材送至下一道工序进行加热、将加热完成后的PVC管材送至下一道工序进行扩口、将扩口完成后的PVC管材送至收管架进行回收。较之现有的扩口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扩口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减少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且扩口质量更加稳定、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齐装置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扩口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照图1。管材内循环风自动扩口机,包括机架1,该机架1上设有牵引装置2、接管槽3、自动排管装置4、放管托架5、送管装置6、顶齐装置7、热风循环加热装置8、扩口装置9以及收管架10。所述牵引装置2设于机架1的尾部,该牵引装置2为常见的装置,在此不具体介绍其具体结构。所述接管槽3固设于机架1上且位于牵引装置2的前侧,所述自动排管装置4可升降地设于机架1上,且可将接管槽3的管材托起并自动排列。所述放管托架5固设于机架1上且位于接管槽3的左侧,所述送管装置6可转动地设于机架1上,且可将放管托架5的管材进行移送。所述顶齐装置7、热风循环加热装置8以及扩口装置9位于放管托架5的前侧,且从右至左依次间隔布置。所述顶齐装置7、热风循环加热装置8以及扩口装置9均可前、后移动地设于机架1上,所述收管架10位于机架1的最左侧。所述牵引装置2、自动排管装置4、送管装置6、顶齐装置7、热风循环加热装置8以及扩口装置9均受控于一控制系统11。
[0019]参照图1。所述接管槽3设有两行,该两行接管槽3左、右间隔地布置,每行接管槽3由前、后布置的多个接管槽组成。所述自动排管装置4包括支架41以及多个第一支撑片42,该多个第一支撑片42前、后间隔地布置于支架1上,每个第一支撑片42的顶面设有滑槽421以及多个第一管槽422,该滑槽421与多个第一管槽422从右至左紧挨地设置,所述滑槽421与第一管槽422的左侧面均为竖直面,其右侧面均向左下方倾斜。所述机架1上设有支架升降气缸43,该支架升降气缸43的活塞杆与支架41的底面连接,且受控于控制系统11。所述支架升降气缸43的活塞杆伸长时,位于右边接管槽3上的管材从滑槽421的顶部滑至底部,位于左边接管槽3上的管材从位于滑槽421左边的第一管槽422的顶部滑至底部,支架升降气缸43的活塞杆每上升一次,管材从右至左移动一个第一管槽422的距离,依次类推进行管材的自动排列。
[0020]参照图1。所述放管托架5由多个前、后间隔布置且设于机架1上的第二支撑片组成51,每个第二支撑片51的顶面均布有数个左右紧挨设置的第二管槽511,所述第二支撑片组成51供管材在顶齐、加热以及扩口时的放置。所述送管装置6包括连接架61以及多个第三支撑片62,该多个第三支撑片62的顶面均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