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5645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广泛用于挂烫机及工业电熨斗的管式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蒸汽发生器一般采用如


图1所示的形式,即由锅体ll、发热
盘12及温控器13三大部分组成,此种结构形式存在两个缺陷, 一是整个发热 盘里仅嵌放了一根电热管,因而无法对其功率进行调节,机体在进行工作时只 能输出一种温度和流量的蒸汽,无法让用户在熨烫各种面料时对蒸汽的温度和 流量进行调节,另一个缺陷是现有蒸汽发生器其锅体只有底面和发热盘接触, 工作时处于底面受热,侧面和顶面散热的局面,没有很好的保温措施,无法对 发热盘的热量进行充分利用,节能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可以解决 现有管式蒸汽发生器无法对其功率进行调节,机体在进行工作时只能输出一种 温度和流量的蒸汽,无法让用户在熨烫各种面料时对蒸汽的温度和流量进行调 节以及锅体保温性能差,无法对发热盘的热量进行充分利用,节能效果不好的 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式蒸汽发生
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盘及连接在发热盘上部的上盖板,所述发热盘盘体 的下部设有至少二根电热管,所述发热盘盘体的上部嵌设有汽化管,汽化管上 端面由上盖板限位。
优选的,所述汽化管为S型迂回结构。优选的,电热管为两根。 所述两根电热管功率不同。
优选的,所述两根电热管为S型迂回结构,与汽化管的S型迂回结构方向 垂直,加强换热效果。
所述汽化管的出汽口上设有限压单向阀,在管内蒸汽到达一定压力才会出 汽,保证管内的水被充分汽化后后出汽。
所述上盖板与发热盘通过若干螺栓螺母连接。
本实用新型釆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管式蒸汽发生器做成上下对合的发热盘 和上盖板两部分,其发热盘中嵌设有至少两根相同或不同功率的电热管,从而 实现对其功率进行调节,机体在进行工作时能输出多种温度和流量的蒸汽,让
用户在熨烫各种面料时方便对蒸汽的温度和流量进行调节;采用一根设在管式 蒸汽发生器体内的s型迂回设计的汽化管替代传统的汽化锅,可以对发热盘的
热量进行充分利用,保温、节能效果好。而在汽化管的出汽口串接一个限压单 向阀,使管内蒸汽到达一定压力才会出汽,保证管内的水被充分汽化后出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式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汽化管及电热管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热盘21及 通过若干螺栓螺母22连接在发热盘21上部的上盖板23,所述发热盘21盘体的 下部设有两根电热管24,发热盘21盘体的上部嵌设有汽化管25,汽化管上端面由上盖板23限位,发热盘盘体及上盖板上均设有嵌装汽化管的凹槽26,发热 盘及上盖板上还设有穿装螺栓螺母的通孔28。所述汽化管25为S型迂回结构, 所述两根电热管为S型迂回结构,两根电热管的S型迂回结构与汽化管的S型 迂回结构方向垂直,所述汽化管的出汽口上还设有限压单向阀27,在管内蒸汽 到达一定压力才会出汽,保证管内的水被充分汽化后出汽。
权利要求1、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盘(21)及连接在发热盘上部的上盖板(23),所述发热盘盘体的下部设有至少二根电热管(24),所述发热盘盘体的上部嵌设有汽化管(25),汽化管上端面由上盖板(23)限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管(25)为 S型迂回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为两根。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电热管为S 型迂回结构,与汽化管的S型迂回结构方向垂直。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电热管 功率不同。
6、 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管 的出汽口上设有限压单向阀(27)。
7、 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管式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 与发热盘通过若干螺栓螺母(22)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式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热盘及连接在发热盘上部的上盖板,所述发热盘盘体的下部设有至少二根电热管,发热盘盘体的上部嵌设有一根S型迂回结构的汽化管,汽化管上端面由上盖板限位,所述汽化管的出汽口上设有限压单向阀。本实用新型将管式蒸汽发生器做成上下对合的发热盘和上盖板两部分,其发热盘中嵌设有至少两根电热管,从而实现对其功率进行调节,机体在进行工作时能输出多种温度和流量的蒸汽,让用户在熨烫各种面料时方便对蒸汽的温度和流量进行调节;采用一根设在管式蒸汽发生器体内的S型迂回设计的汽化管替代传统的汽化锅,可以对发热盘的热量进行充分利用,保温、节能效果好。
文档编号F22B1/00GK201225606SQ20082016922
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8日
发明者徐建群 申请人:浙江华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