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615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蒸汽产生器,尤指一种可以应用在需要喷发蒸汽的电器产品 之中,而能够将水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
背景技术
蒸汽产生器目前已经大量使用于一般常用的家庭电器产品中,例如蒸汽清洁喷 枪、蒸汽电熨斗、蒸汽吸尘器、蒸汽抹布、蒸汽搅拌器、蒸汽清洗机等等。但目前的蒸汽产生 器受限于体积大小与蒸汽无法保持出口高温的问题,导致排出含有大量混和有水滴的湿蒸 汽。此结果不但无法清洁杀菌,而且会因为包含大量未达到沸点温度的水分子残留于物体, 造成二次污染,更严重的情况会破坏家具,而且高温高湿的环境反而容易造成细菌滋生。另外,目前的蒸汽产生器,为了防止蒸汽产生过程中同时逆流到进水口,而在进水 口外部加装许多控制元件防止蒸汽逆流,例如电磁阀、泄压阀等元件,如此不但造成蒸汽产 生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增加,更造成调整不易、维修困难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其由壳体、 发热单元、电热单元及单向阀组成,特别是借由发热单元设有第一螺旋流道及第二螺旋流 道的结构,用以延缓水流通过该发热单元的时间,并增加水流接触该发热单元的面积,致使 水分子被充分加热至汽化,进而达到完全汽化、高压喷发蒸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特别是借 由该单向阀设计,能够利用蒸汽压力推动单向阀,以暂时停止补水,使水分子被充分加热至 汽化后再喷发;而且当蒸汽喷发之后,可以因为内部压力降低,致使该单向阀再度开启入水 口,从入水口自动充水到蒸汽产生器内,进而达到单向阀结构精简、制造成本降低、可自动 循环补水与再加热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内容包含壳体,该壳体的一端凹设有流体腔 室,该壳体的一侧设有连通到该流体腔室的入水口 ;发热单元,该发热单元具有封闭在该壳 体的流体腔室开口端的端盖,及伸入该流体腔室的发热部,该发热部周围设有第一螺旋环, 该第一螺旋环抵靠在该流体腔室的内壁,以在该流体腔室内构成第一螺旋流道;且该发热 部的端部凹设有连通在该第一螺旋流道的汽化室,该汽化室并设有连通到该端盖之外的蒸 汽出口;电热单元,该电热单元为通电后可以产生热能的电子元件,该电热单元植设在该发 热单元的发热部内部;及单向阀,该单向阀结合在该壳体的入水口。其中,上述该汽化室内部可以再结合螺旋柱,该螺旋柱周围设有第二螺旋环,该第 二螺旋环抵靠在该汽化室的内壁,以在该汽化室构成第二螺旋流道,且该螺旋柱相近该蒸 汽出口的一端可以设有帽盖,该帽盖相近该蒸汽出口的端部设有凹孔,使该帽盖罩住该蒸 汽出口(但未完全封闭),如此增加蒸汽在汽化室流动的时间及接触面积。又,上述该壳体 的流体腔室靠近其开口端设有直径大于该流体腔室的储水室,该壳体的入水口连通到该储水室。上述该电热单元为预铸在该发热单元内部的电热管。上述该单向阀包含设置在该流 体腔室内并抵靠在该入水口的阀体。上述该端盖周围套设有密封圈。 采用上述本实用新型可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结构,可以实现使水分子完 全汽化和高压喷发蒸汽,以及达到单向阀结构精简、制造成本降低、可自动循环补水与再加 热的功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蒸汽产生器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发热单元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热单元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蒸汽产生器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螺旋柱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螺旋柱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螺旋环实施例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螺旋环实施例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螺旋环实施例的示意图三。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螺旋流道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帽盖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 111储水室 2发热单元 22发热部 23第一螺旋流道 25蒸汽出口 261第二螺旋 263帽盖 3电热单元 32导接端子 41阀体
11流体腔室 12入水口 21端盖
221第一螺旋环 24汽化室 26螺旋柱 262第二螺旋流道 264凹孔 31螺旋电热管部 4单向阀 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其较佳的实施例 包含壳体1,该壳体1为圆形或其他形状的结构体,在该壳体1的一端凹设有流体腔室11, 并在该壳体1的一侧设有连通到该流体腔室11的入水口 12。发热单元2,该发热单元2为 导热性较佳的金属材料所构成,该发热单元2具有封闭在该壳体1的流体腔室11开口端的 端盖21,及伸入该流体腔室11的柱状发热部22,该发热部22周围设有第一螺旋环221,使 该第一螺旋环221外围抵靠在该流体腔室11的内壁,以在该流体腔室11内构成可以流通
4液体(水)及蒸汽的第一螺旋流道23 ;且该发热部22端部的中央并凹设有连通在该第一螺 旋流道23的汽化室24,该汽化室24底端并设有连通到该端盖21之外的蒸汽出口 25。电 热单元3,该电热单元3为通电后可以产生热能的电子元件,该电热单元3并设置(预铸) 在该发热单元2的发热部22内部,使热能可以热传递到整个发热部22,用以加热通过第一 螺旋流道23的液体(水)。以及单向阀4,该单向阀4结合在该壳体1的入水口 12处,用 以控制水流进入该流体腔室11内。借此,即组成可以应用在需要喷发蒸汽的电器产品之中 的蒸汽产生器。再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还包含上述该壳体1的流体腔室11靠 近其开口端设有直径大于该流体腔室11的储水室111,该壳体1的入水口 12连通到该储水 室111,使经过该入水口 12补充进入壳体1的冷水先暂留在该储水室111。如图3所示,上 述该电热单元3为预铸在该发热单元2内部的电热管,其包含环绕在该发热部22内的螺旋 电热管部31,及结合在螺旋电热管部31两端的导接端子32。如此在该导接端子32通电之 后,就能使该螺旋电热管部31产生高温,再以热传递形式使整个该发热部22发热,用以充 分加热流入该第一螺旋流道23的水以使其达到沸点,从而达到将水分子完全加热至汽化 的功能。上述该单向阀4较佳的实施例包含设置在该流体腔室11内并抵靠在该入水口 12 的阀体41,该阀体41可为钢珠所构成,利用该流体腔室11内部的蒸汽压力控制该阀体41 的活动。又,上述该发热单元2的端盖21周围可以套设有密封圈5,用以防止蒸汽泄漏。本实用新型实际应用时,可以安装在各种需要蒸汽的电器产品中,使外部的冷水 能够通过该壳体1的入水口 12及单向阀4流入流体腔室11的中,并将冷水加热到汽化,再 将蒸汽喷出。如图4所示,其原理为外部冷水从该入水口 12进入流体腔室11,并流向该发 热部22周围的第一螺旋流道23,同时控制该电热单元3发热,就能利用该第一螺旋流道23 的螺旋结构增加流通的时间及接触面积,使水流被发热部22加热成为蒸汽,并且使蒸汽漫 流至汽化室24之中,然后再从该蒸汽出口 25往外喷出。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入水口 12外加 装控制水流的泵浦(手动泵浦或电动泵浦),借此限制进入该流体腔室11的水流为低流量, 因此冷水在该第一螺旋流道23流动时,就足以被该发热单元2的发热部22加热成完全汽 化的蒸汽(不含水分),而且其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将会从该蒸汽出口 25往外喷发,提供该 电器产品所需要的蒸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水分子完全汽化及高压喷发蒸汽 的功效。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大量的蒸汽,控制水流的泵浦(手动泵浦或电动泵 浦)必须增加进入该流体腔室11的水流成为高流量,因此也必须再增加水流与该发热部22 接触的时间及面积。如图5及图6所示,为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该发热单元2的汽化室24 内部结合螺旋柱26,该螺旋柱26周围设有第二螺旋环261,使该第二螺旋环261外围抵靠 在该汽化室24的内壁,以在该汽化室24内另外构成第二螺旋流道262 ;且该螺旋柱26相近 该蒸汽出口 25的一端可以设有直径大于螺旋柱26及蒸汽出口 25的帽盖263,该帽盖263 相近该蒸汽出口 25的端部设有凹孔264,使该帽盖263罩住该蒸汽出口 25,但未完全封闭 该蒸汽出口 25,如此增加蒸汽在汽化室24流动的时间及接触面积,达到完全汽化。其中,如 图6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以视实际需求改变该第二螺旋环261的节距,借以改变第二 螺旋流道262的流程。再如图10和图11所示,上述该螺旋柱26、第二螺旋环261及第二螺旋流道262实施例在应用实施时,同样先使外部冷水不断地进入流体腔室11,并流向发热部22周围的第 一螺旋流道23,使水流被加热至汽化,并且漫流至汽化室24之中;此时因为水流量较大,漫 流到汽化室24的蒸汽为含有蒸汽与水分的混合湿蒸汽,这些在汽化室24内的湿蒸汽被后 方不断产生的蒸汽强迫推挤至更高温的发热部22中心(汽化室24内),并在该第二螺旋流 道262中往蒸汽出口 25方向流动,因此在第二螺旋流道262之中被进行第二次加热汽化, 进而转化成完全汽化的蒸汽(不含水分),而其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将会绕过该帽盖263的 凹孔264,再从该蒸汽出口 25往外喷发,提供该产品所需要的蒸汽。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 不仅增加了水流及湿蒸汽在蒸汽产生器内被加热到汽化的时间及加热面积,其将该螺旋柱 26设置在该发热单元2的中央,也能缩减体积,避免蒸汽产生器体积过大。 另外,如图4或图10所示,当水在上述该第一螺旋流道23被加热汽化时,将产生 大于该壳体1入水口 12水压的压力,进而推动单向阀4的阀体41堵塞入水口 12,暂时停 止再进入冷水,因此可以使在第一螺旋流道23 (及第二螺旋流道262)的水被加热到沸点汽 化,并从蒸汽出口 25往外喷发。当蒸汽往外喷发之后,该流体腔室11内部压力降低,该单 向阀4的阀体41就会再被外部冷水水压推开,使冷水再补充进入流体腔室11内,借此达到 不间歇的自动循环补水与再加热功能;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该单向阀4是利用蒸汽压力控 制,就能达成上述的功能,不需要公知复杂的电磁阀等结构,因此又能达到结构精简、制造 成本降低的功效。
权利要求一种可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壳体,该壳体的一端凹设有流体腔室,该壳体的一侧设有连通到该流体腔室的入水口;发热单元,该发热单元具有封闭在该壳体的流体腔室开口端的端盖,及伸入该流体腔室的发热部,该发热部周围设有第一螺旋环,该第一螺旋环抵靠在该流体腔室的内壁,以在该流体腔室内构成第一螺旋流道;且该发热部的端部凹设有连通在该第一螺旋流道的汽化室,该汽化室并设有连通到该端盖之外的蒸汽出口;电热单元,该电热单元为通电后能够产生热能的电子元件,该电热单元植设在该发热单元的发热部内部;及单向阀,该单向阀结合在该壳体的入水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流体 腔室靠近其开口端设有直径大于该流体腔室的储水室,该壳体的入水口连通到该储水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电热单元为 预铸在该发热单元内部的电热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单向阀包含 设置在该流体腔室内并抵靠在该入水口的阀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端盖周围套 设有密封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汽化室内部 结合螺旋柱,该螺旋柱周围设有第二螺旋环,该第二螺旋环抵靠在该汽化室的内壁,以在该 汽化室内构成第二螺旋流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螺旋柱相近 该蒸汽出口的一端设有直径大于该螺旋柱及该蒸汽出口的帽盖,该帽盖相近该蒸汽出口的 端部设有凹孔,使该帽盖罩住该蒸汽出口,但未完全封闭该蒸汽出口。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流体 腔室靠近其开口端设有直径大于该流体腔室的储水室,该壳体的入水口连通到该储水室。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电热单元为 预铸在该发热单元内部的电热管。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单向阀包含 设置在该流体腔室内并抵靠在该入水口的阀体。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其特征在于,该端盖周围套 设有密封圈。
专利摘要一种可充分加热至汽化的蒸汽产生器,其包含壳体、发热单元、电热单元及单向阀,该壳体设有流体腔室及入水口,该发热单元设有伸入流体腔室的发热部,发热部周围设有第一螺旋流道,发热部的端部凹设连通到第一螺旋流道的汽化室及蒸汽出口,并可以在汽化室内部设有第二螺旋流道,借此延缓水流及湿蒸汽通过发热单元的时间,以达到将水充分加热到完全汽化的功能;另外,通过壳体的入水口结合单向阀,以达到结构精简、制造成本降低,及可自动循环补水与再加热的功能。
文档编号F22B1/28GK201688386SQ20102019259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7日
发明者徐志高 申请人:鸿茂电器国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