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锅炉用中间加热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203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蒸汽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锅炉用中间加热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国家和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前通过环境换发展的老路已经不能再走,随着环境越来越恶劣,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国家已经加大对污染的治理,力争从源头上就将污染给扼杀住。

蒸汽锅炉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热水制备设备,主要是使用燃煤来提供热量,因此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由于部分蒸汽锅炉加热效率不高,因此需要大量的燃煤来燃烧提供热量,所造成的污染也更严重。因此急需提高蒸汽锅炉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锅炉用中间加热箱,用以提高蒸汽锅炉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蒸汽锅炉用中间加热箱,包括加热箱本体和烟管以及设置于所述加热箱本体上用以排出烟气的排气管,所述加热箱本体为两个以上,所述加热箱本体自下而上排列,通过所述烟管相连通;烟气进入的所述烟管连接所述加热箱本体的一端端口位于所述加热箱本体的内部的上方,烟气出去的所述烟管连接所述加热箱本体的一端端口位于所述加热箱本体内部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加热箱本体的连接处位于所述加热箱本体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加热箱,通过烟气进口位于上方、出口位于下方的设置,能够最大限度地减缓烟气的流通,继而通过辐射的方式实现锅炉内部热传递,提高烟气热量的率用率,提高锅炉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锅炉用中间加热箱,包括加热箱本体1和烟管2以及设置于加热箱本体1上用以排出烟气的排气管3,加热箱本体1为两个,加热箱本体1自下而上排列,通过烟管2相连通;烟气进入的烟管2连接加热箱本体1的一端端口位于加热箱本体1的内部的上方,烟气出去的烟管2连接加热箱本体1的一端端口位于加热箱本体1内部的下方。

使用时,位于最下方的烟管2的底端连通蒸汽锅炉的燃烧室以让烟气进入。通过多根阵列排布的烟管3相连通。单个加热箱本体1中,烟气进入的烟管2连接加热箱本体1的一端端口位于加热箱本体1的内部的上方,烟气出去的烟管2连接加热箱本体1的一端端口位于加热箱本体1内部的下方。上述设计中,加热箱本体1内烟气进入的烟管2的端口要高于烟气出去的烟管2的端口,能够减缓烟气的流通,从而能够加大烟气的热转换,增加锅炉效率。加热箱本体1的尺寸要比烟管2的尺寸要大,且在合理的前提下,加热箱本体1的尺寸越大,热交换面积越大,减缓烟气流通的作用越明显,热交换效率越明显,且加热箱本体1尺寸越大,锅炉内所能储存的水量越少,锅炉内热水加热速度越快,既所说的锅炉启动和停炉时间越快,也更有利于维持锅炉内用水的热量。

进一步地,排气管3与加热箱本体1的连接处位于加热箱本体1底部。由于烟气拥有很高的温度,因此烟气都是自发往上的,所以将排气管3与加热箱本体1的连接处设置于低处有利于烟气的停留,从而提高烟气热量的转换,提高锅炉效率。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燃烧室2内的燃烧器7通过燃烧醇基燃料产生高温烟气,然后通过烟管3将烟气送到中间加热箱4内,烟气在烟管3和中间加热箱4内能够通过热量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锅炉内用水,实现锅炉内用水的加热,烟气再进入尾气通道5,在排出尾气通道5前对鼓风机6送入送气管道8内的空气进行预热,预热的空气再进入燃烧室2,为醇基燃料的燃烧分解提供足量的氧气,又可以保证燃烧室2保持足够的温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锅炉用中间加热箱,包括加热箱本体和烟管以及设置于加热箱本体上用以排出烟气的排气管,加热箱本体为两个以上,加热箱本体自下而上排列,通过烟管相连通;烟气进入的烟管连接加热箱本体的一端端口位于加热箱本体的内部的上方,烟气出去的烟管连接加热箱本体的一端端口位于加热箱本体内部的下方。本发明提供的中间加热箱,通过烟气进口位于上方、出口位于下方的设置,能够最大限度地减缓烟气的流通,继而通过辐射的方式实现锅炉内部热传递,提高烟气热量的率用率,提高锅炉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唐德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市宏远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2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