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除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9810发布日期:2019-04-03 00:53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除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除氧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除氧器内加热蒸汽管多为整体结构,一方面带来运输的困难,另一方面,输气管需插入至横向蒸汽管之间或端部,以输送蒸汽,此结构组装操作不便,且加热蒸汽管需承受较大的压强才可保证蒸汽充斥管内,提高了管体的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除氧器,以解决现有除氧器中蒸汽管安装不便,且管体要求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除氧器,包括除氧罐,除氧罐内设加热蒸汽管,除氧罐顶部设凝结进水装置和排气装置,所述加热蒸汽管由左、右两部组成,其中左、右两部结构一致,均具有蒸汽横管,蒸汽横管上设置有纵向蒸汽管,且蒸汽横管邻近除氧罐中间一端向上延伸有进气管,进气管端部设置有进气头,左、右两部的进气头上、下设置,进气头包括矩形筒体,且筒体左、右两侧筒壁为弧形,左、右两部的进气头插入除氧罐外输气管,且输气管端部为斜面,筒体底部设置有连接端。

加热蒸汽管分体化,一方面,便于组装,另一方面降低加热蒸汽管所承受压力,降低管体标准,降低成本,同时进气头的安装,一方面是便于组装,另一方面,上下设置的结构有利于气流均衡进入各加热蒸汽管,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母管、排气支管和排气阀,排气支管与排气母管相通。

进一步,所述连接端底部设置有法兰盘,便于安装。

优选地,连接端与筒体之间弧形过渡。

进一步,所述左、右两部的进气头上、下插入输气管,且进气头宽度与输气管宽度一致,进气头筒体进口处高度为1/2输气管的高度,均衡分气。

进一步,所述左、右两部的两个进气头,其开口处周侧设焊接环,便于组装固定。

进一步,所述左、右两部的两个进气头,其一进气头开口处顶部抵接输气管内壁,另一进气头开口处底部抵接输气管内壁,且两个进气头相贴合上下固定,加强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新型除氧器具有组装便利、成本低、均衡分气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实施例中进气头安装结构图;

图中:11、除氧罐;21、排气支管;22、排气阀;23、排气母管;24、出气口;25、出水口;30、凝结进水装置;41、输气管;42、进气头;43、蒸汽横管;44、进气管;45、筒体;46、连接端;47、法兰盘;48、焊接环;49、纵向蒸汽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图1、图2展示了一种新型除氧器的具体结构,包括除氧罐,除氧罐内设加热蒸汽管,除氧罐顶部设凝结进水装置30和排气装置,其中凝结进水装置包括喷雾筒、进气管等,为现有的技术,其结构不详述,排气装置包括排气母管23、排气支管21和排气阀22,排气支管与排气母管相通,具体而言,排气母管包括出气口24及出水口25。

所述加热蒸汽管由左、右两部组成,其中左、右两部结构一致,均具有蒸汽横管43,蒸汽横管上设置有纵向蒸汽管49,且蒸汽横管邻近除氧罐中间一端向上延伸有进气管44,进气管端部设置有进气头42,左、右两部的进气头上、下贴合设置,进气头包括矩形筒体45,且筒体左、右两侧筒壁为弧形,筒体上设置有焊接环48,左、右两部的进气头插入除氧罐外输气管,且输气管端部为斜面,进气头宽度与输气管宽度一致,进气头筒体进口处高度为1/2输气管的高度,即两个进气头完全占据输气管端部开口,有利于均衡分气,且其中位于上方的一进气头开口处顶部抵接输气管内壁,下方的另一进气头开口处底部抵接输气管内壁,且两个进气头相贴合上下固定,加强密封性,筒体底部设置有连接端46,连接端与筒体之间弧形过渡,连接端底部设置有法兰盘47,便于安装。

加热蒸汽管分体化,一方面,便于组装,另一方面降低加热蒸汽管所承受压力,降低管体标准,降低成本,同时进气头的安装,一方面是便于组装,另一方面,上下设置的结构有利于气流均衡进入各加热蒸汽管,保证承受压力一致,提高安全性。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