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处理系统的双效能量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08223阅读:来源:国知局
再者,所述第二阀门42与第二膨胀节43之间设有第二疏水管,第二疏水管上设有第二疏水阀45。
[0019]使用时,通过余热锅炉100出口的调节机构进行参数采集及计算,设计相关管路布置,减少管路损失,按照计算所得设计螺杆机1进口结构及尺寸,满足进气要求的同时,保证最大的做功量。热流体经过进汽口进入螺杆机1的阴阳螺杆前端面齿槽,开始推动阴阳螺杆的转子向相反方向旋转,随着转子的转动,热流体沿阴阳螺杆前端面齿槽开始向后端面扩容,热流体的容积增加、压力降低,实现膨胀作功,最后从阴阳螺杆后端齿槽排出排气口,功率从主轴阳转子输出。达到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自用的目的。
[0020]调节机构和冷凝机构都有温度与压力测点,对比和反馈蒸汽情况,用调节机构以通讯方式采集发电机2的电量参数,控制调节阀39的开度,从而控制螺杆机1蒸汽的进汽量,达到控制螺杆机1转速及调节功率的目的,并网前电控部件根据转速反馈,通过PID运算,控制调节阀39的开度,以稳定到额定转速的目的。并网后电控系统根据发电机功率反馈值,通过PID运算,控制调节阀39开度,以稳定调节功率输出。使得整个能量回收设备能够随时改变及适应热源参数的变化,判断并执行相关的动力机保护,实现停机、跳闸等系列动作,让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完成做功并网发电后,通过核算发能量转换机构的出口参数;本技术方案利用余热发电的同时,针对热源情况,定制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结构,采用新型板式换热技术,即所述蒸发式冷凝器包括若干倾斜的板片,板片上形成波纹流道和凸起,即板片沿长度方向弯曲成波浪形,所述凸起为均匀分布于板片表面的圆形焊点;每一板片顶部均设有板片喷淋水设备。工作时,高温气态制冷剂从上部管进入波纹流道内,规则的网点布置能使制冷剂流态均匀,使得冷凝效果达到最佳。板片喷淋水设备包括设于每一板片顶端的水分布管和连接水分布管的喷淋支管,该喷淋支管位于板片上方,水从喷淋支管和板片的间隙中往下流,在自重的作用下覆盖板片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喷淋水集中在板片表面,在周围间隙中分布较少,大大减少飘水损耗,冷凝水通过除氧器加热后重新回到余热锅炉,重复利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实现节电节水的双效节能目的。
[0021]传统的技术无法很好地回收利用固废行业的余热蒸汽,造成热能和水资源的较大浪费,而本技术方案克服了传统工艺的限制,能够适应变化的热源情况,在系统稳定发电的同时实现软水资源的回用,实现了能源的双效利用。
[002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0023]1.能够适应固废行业的热源性质,高效发电,而且可用于其他类似热源的工艺,具有广泛的推广性。
[0024]2.运行安全,故障率低,维护少,结构紧凑简单。
[0025]3.完善了整个工艺流程,余热发电后乏汽冷凝,循环水可直接进除氧器作为余热锅炉补水使用,实现双效节能。
[0026]4.蒸发式冷凝器采用.新型板式换热蒸发冷的使用,针对了系统的热源性质,换热冷凝效果最佳,节约了冷凝自身的耗电。
[0027]5.安装维护方便,结构简单,容易清洗,节省了工期及后期运维费用。
[0028]本技术方案针对余热回收以及乏汽冷凝循环水利用两方面。在余热利用上,汽轮机入口蒸汽参数和品质有严格要求。汽轮机一般适用于过热蒸汽,对于饱和蒸汽和湿蒸汽一般不采用汽轮机做功。低参数、小容量的汽机发电机组净发电量会相对自耗电量的比例大大降低,机组效率会大打折扣。固废行业的气源处于长期波动状态,在此条件下,汽轮机无法适应此类工况,所以只能采用螺杆机做功发电。对于乏汽冷凝,传统管式结构换热面积大,阻力高,自身能耗也较大,对于低压乏汽参数并不能做到新型板式冷凝的高效换热。固废行业的特殊气源性质,以及做功发电后的乏汽参数,决定了传统的冷凝无法适应此类工况,或者从占地面积,以及运行维护上会增加很多的投入。只有技术创新后采用的板式结构才是为危废工艺环节量身定制的冷凝设备。
[0029]本技术方案是专用于利用固废行业余热蒸汽发电,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打破传统工艺上只能利用稳定热源发电的桎梏,利用固废行业低品位不稳定气源,并将发电做功后的乏汽冷凝,回收水资源,实现节水节电的双效节能目的,更好的完善现有固废处理工艺,解决固废行业长久以来余热蒸汽直排造成的能源浪费问题。
[0030]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固废处理系统的双效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机构、能量转换机构、冷凝机构及真空栗(7),所述调节机构和冷凝机构均连接余热锅炉(100),余热锅炉(100)与冷凝机构之间连接除氧器(6);还包括一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能量转换机构、冷凝机构及真空栗(7)的电控部件;所述能量转换机构包括连接调节机构和冷凝机构的螺杆机(1)、连接螺杆机(1)的发电机(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废处理系统的双效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余热锅炉(100 )依次连接的第一阀门(31)、第一压力表(32 )、第一温度计(33 )、第一流量计、安全阀(34)、主汽阀(35)、第一膨胀节(36)、过滤器(37)、快关阀(38)及调节阀(3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废处理系统的双效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100)与第一阀门(31)之间设有第一排气管,过滤器(37)与快关阀(38)之间设有第一疏水管,第一排气管上设有第一排气阀(30a),第一疏水管上设有第一疏水阀(30b)。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废处理系统的双效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机构包括依次连接螺杆机(1)的第二压力表(41)、第二温度计、第二流量计、第二阀门(42),第二膨胀节(43)及蒸发式冷凝器(46),所述蒸发式冷凝器(46)连接所述真空栗(7)、所述除氧器(6)、补水管道(8)及风机(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废处理系统的双效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42)与第二膨胀节(43)之间设有第二疏水管,第二疏水管上设有第二疏水阀(45)。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废处理系统的双效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式冷凝器(46)包括若干倾斜的板片,板片上形成波纹流道和凸起,每一板片顶部均设有板片喷淋水设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废处理系统的双效能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2)与螺杆机(1)之间连接一减速机(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物处理产生的能源重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固废处理系统的双效能量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机构、能量转换机构、冷凝机构及真空泵,所述调节机构和冷凝机构均连接余热锅炉,余热锅炉与冷凝机构之间连接除氧器;还包括一连接所述调节机构、能量转换机构、冷凝机构及真空泵的电控部件;所述能量转换机构包括连接调节机构和冷凝机构的螺杆机、连接螺杆机的发电机。本实用新型可充分利用固废处理后产生的余热,减少能源浪费,还保护了环境;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使用安全、高效。
【IPC分类】F01C13/00, F22B33/18
【公开号】CN205119006
【申请号】CN201520822745
【发明人】王弘斌
【申请人】浙江世纪协和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