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水自动疏水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7786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凝水自动疏水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水收集排放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适用于空气压缩及制冷系统、内燃机增压中冷系统中的冷凝水自动疏水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空气压缩及制冷系统、内燃机增压中冷系统,由于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冷凝水不能及时排出,其中一部分冷凝水在增压气流的作用下进入气缸或工作循环系统中,影响燃油的燃烧,产生积碳或系统工作不正常;剩余大部分积存于中冷器内部,在高温的作用下长期浸泡腐蚀散热片;同时,又严重堵塞空气通道,导致恶性循环,最终使机器或系统丧失工作能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冷凝水自动疏水排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箱盖、箱体,箱盖上装有进水管及排气调节阀,所述箱体被隔板分隔成控制室和储水室;控制室内分别设置有液位控制器、电磁阀,储水室内装有传感器,所述液位控制器分别与电源、电磁阀和传感器的控制线相连;电磁阀一端与储水室连通,另一端连接自动排水口。
所述传感器包括分别设置在控制室上中下三个部位的上传感器、中传感器及下传感器。
在储水室上装有液位计,其底部装有手动排泄阀。
所述液位控制器及电磁阀均固定在隔板上。
在箱体上装有电源开关及指示灯。
在目前使用的空气压缩及制冷系统、内燃机增压中冷系统中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冷凝水自动疏水排放装置,经试用表明(1)能及时收集排放系统中产生的冷凝水,避免了因冷凝水的存在而导致的散热片腐蚀问题,同时能延长主机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主机使用成本和排放温度;(2)既能自动控制自动排放,又能手动控制手动排放,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透视结构示意图。
1-箱盖,2-箱体,3-冷凝水进水管,4-排气调节阀,5-隔板,6-控制室,7-储水室,8-液位控制器,9-电磁阀,10a-上传感器,10b-中传感器,10c-下传感器,11-电磁阀接头,12-自动排水口,13-玻璃液位计,14-手动排泄阀,15-电源开关,16-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聚丙烯制作的箱盖1、箱体2构成,箱盖上安装有冷凝水进水管3,该进水管一般与中冷器出气侧连接;箱盖上还设置有排气调节阀4;箱体内由隔板5分隔成控制室6和储水室7,在控制室内分别设置有液位控制器8及电磁阀9;在储水室中设置有上传感器10a、中传感器10b、下传感器10c;所述液位控制器分别与电源、电磁阀9及上中下位置的传感器的控制线相连,电磁阀的一端通过电磁阀接头11与储水室连通,另一端连接自动排水口12,上述液位控制器及电磁阀固定在隔板5上。本实用新型除上述自动控制系统外,还设置有手动控制系统,以备自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使用,它们包括设置在储水箱上的玻璃液位计13,装在储水箱底部的手动排泄阀14,控制室外壳还装有电源开关15及指示灯1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当储水箱中的水位升高至上传感器10a的最高触点时,即向液位控制器发出信号,指令电磁阀开启,自动排水口排水;当水位降低至下传感器10c最低触点时,液位控制器指令电磁阀自动关闭,停止排水;如此循环往复,从而达到自动疏水之目的。
权利要求1.冷凝水自动疏水排放装置,具有箱盖[1]、箱体[2],箱盖上装有进水管[3]及排气调节阀[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被隔板[5]分隔成控制室[6]和储水室[7];控制室内分别设置有液位控制器[8]、电磁阀[9],储水室内装有传感器,所述液位控制器分别与电源、电磁阀和传感器的控制线相连;电磁阀一端与储水室连通,另一端连接自动排水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自动疏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分别设置在控制室上下中三个部位的上传感器[10a]、中传感器[10b]及下传感器[10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自动疏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储水室上装有液位计[13],其底部装有手动排泄阀[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水自动疏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器及电磁阀均固定在隔板[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冷凝水自动疏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箱体上装有电源开关[15]及指示灯[16]。
专利摘要冷凝水自动疏水排放装置,具有箱盖、箱体,箱盖上装有进水管及排气调节阀,所述箱体被隔板分隔成控制室和储水室;控制室内分别设置有液位控制器、电磁阀,储水室内装有传感器,所述液位控制器分别与电源、电磁阀和传感器的控制线相连;电磁阀一端与储水室连通,另一端连接自动排水口;本实用新型能及时收集空气压缩制冷系统、内燃机增压中冷系统中所产生的冷凝水,避免了因冷凝水的存在而导致的散热片腐蚀问题和对主机所造成的侵害,能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同时既能自动控制又能手动控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F28B9/08GK2906511SQ20062009674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8日
发明者余延富 申请人:余延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