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7667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灶具,尤其是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包括外火盖、外火盖座、外引射管、内火盖、 内火盖座和内引射管,外火盖上有外火孔,各部件采用压铸、机加工制成。存在问题是重量 大,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它不仅重量轻,而且工艺简单。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包括外火盖、外火盖座、外引射 管、内火盖、内火盖座和内引射管,外火盖上有外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引射管由上半 管、下半管构成;上半管、外火盖由板材一体成型制成一体;下半管、外火盖座由板材一体 成型制成一体;上半管、下半管扣合固定联接、并气液闭封,外火盖、外火盖座扣合固定联接 并气密封; 内火盖座和内引射管由管材一体成型制成,内火盖座部位有二个环状凸起,二个 凸起之间的槽与支架固定联接,上部的环状凸起支撑内火盖;外引射管、内引射管固定联接
在一起。 所述的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一体成型制成外火盖座、下半管的周边 有折沿;一体成型上半管、外火盖的周边有扣板,上半管与下半管、外火盖与外火盖座扣合, 扣板折弯成类"U"包裹折沿。 所述的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火盖的顶部由倒圆锥台形的内 表面、圆锥台形的外表面构成,内、外表面上有左旋或右旋的火孔。 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上半管、外火盖由板材一 体成型冲压制成一体;外火盖座、下半管由板材一体成型冲压制成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 减轻了重量,与现有技术压铸、机加工相比,简化了工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上半管、外火盖座一体成型制成一体后的主视图。 图5是内引射管、内火盖座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15] 如图1 、图2所示, 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包括外火盖1 、外火盖座2 、外引射管3 、内 火盖4、内火盖座5和内引射管6,外火盖1上有外火孔,所述外引射管3由上半管32、下半 管31构成,如图4所示,上半管32、外火盖1由板材一体成型制成一体; 下半管31、外火盖座2由板材一体成型制成一体;上半管32、下半管31扣合固定 联接、并气液闭封,外火盖1、外火盖座2扣合固定联接并气密封;一外火盖座支架21与外 火盖座2固定联接。外火盖座2与支架7固定联接。 如图5所示,内火盖座5和内引射管6由管材一体成型制成一体,内火盖座5部位 有二个环状凸起51, 二个环状凸起51之间的槽与支架7固定联接,上部的环状凸起51支撑 内火盖4 ;外引射管3、内引射管6固定联接在一起。 如图2、图3所示, 一体成型制成外火盖座2、下半管31的周边有折沿8 ;—体成型 上半管32、外火盖1的周边有扣板9,上半管32与下半管31、外火盖1与外火盖座2扣合, 扣板9折弯成类"U"包裹折沿8。 所述外火盖l的顶部由倒圆锥台形的内表面11、圆锥台形的外表面12构成,内、外 表面11、12上有左旋或右旋的火孔。
权利要求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包括外火盖、外火盖座、外引射管、内火盖、内火盖座和内引射管,外火盖上有外火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引射管由上半管、下半管构成;上半管、外火盖由板材一体成型制成一体;下半管、外火盖座由板材一体成型制成一体;上半管、下半管扣合固定联接、并气液闭封,外火盖、外火盖座扣合固定联接并气密封;内火盖座和内引射管由管材一体成型制成,内火盖座部位有二个环状凸起,二个凸起之间的槽与支架固定联接,上部的环状凸起支撑内火盖;外引射管、内引射管固定联接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一体成型制成外火盖座、 下半管的周边有折沿;一体成型上半管、外火盖的周边有扣板,上半管与下半管、外火盖与 外火盖座扣合,扣板折弯成类"U"包裹折沿。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火盖的顶部 由倒圆锥台形的内表面、圆锥台形的外表面构成,内、外表面上有左旋或右旋的火孔。
专利摘要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引射管由上半管、下半管构成;上半管、外火盖由板材一体成型制成一体;下半管、外火盖座由板材一体成型制成一体;上半管、下半管扣合固定联接、并气液闭封,外火盖、外火盖座扣合固定联接并气密封;内火盖座和内引射管由管材一体成型制成,内火盖座部位有二个环状凸起,二个凸起之间的槽与支架固定联接,上部的环状凸起支撑内火盖;外引射管、内引射管固定联接在一起。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上半管、外火盖由板材一体成型冲压制成一体;外火盖座、下半管由板材一体成型冲压制成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减轻了重量,与现有技术压铸、机加工相比,简化了工艺。
文档编号F23D14/00GK201513886SQ20092005731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6日
发明者徐宁 申请人:徐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