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内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363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管内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工换热设备,特别是一种管内蒸发器。
背景技术
管内蒸发器是一类热工换热设备,在动力、化工、空调制冷等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无论是何种加热方式,管内蒸发器入口均为纯液体,经过全管长气化,出口处基本为纯气体。这种单一管程蒸发及沸腾过程势必会导致复杂的气液两相流。在管内气化换热过程中,气液会依干度大小处于泡状、塞状、环状和细薄膜蒸发等流型。泡状、塞状等流型会增加流动阻力和运行不稳定性,给系统运行的控制带来不利的影响。环状和细薄膜蒸发流型具有极好的换热性能,但是在整个管程中所占比例很小,对提高整个系统的换热效果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设计一种可提高细薄膜蒸发流型比例的管内蒸发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管内蒸发器,包括布液管、蒸发管和出气管,所述蒸发管一端与布液管连接、另一端与出气管连接;所述布液管内由多孔结构物填充;所述蒸发管一端与布液管的多孔结构物紧密接触;所述出气管直径大于蒸发管直径或多根蒸发管直径的总和、但不超过多根蒸发管直径总和的3倍;所述多孔结构物是金属颗粒烧结层或者多层金属丝网,金属颗粒烧结层采用30-70 μ m的金属颗粒,多层金属丝网采用200-400目的金属丝网;所述蒸发管是金属烧结管或金属沟槽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发明利用布液管内多孔结构的毛细力将液体均匀布置在蒸发管内,并形成细薄膜蒸发流型。由于本发明中蒸发管内只存在细薄膜蒸发一种流型,因此具有很好的换热效果,且大大减小了流动阻力和运行的不稳定性。2、本发明加工简单,不需任何特殊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共有附图I张,其中图I是细薄膜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布液管,2、蒸发管,3、出气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I所示,一种管内蒸发器,包括布液管I、蒸发管2和出气管3,所述蒸发管2—端与布液管I连接、另一端与出气管3连接;所述布液管I内由多孔结构物填充;所述蒸发管2 —端与布液管I的多孔结构物紧密接触;所述出气管3直径大于蒸发管2直径或多根蒸发管2直径的总和、但不超过多根蒸发管2直径总和的3倍;所述多孔结构物是金属颗粒烧结层或者多层金属丝网,金属颗粒烧结层采用30-70 μ m的金属颗粒,多层金属丝网采用200-400目的金属丝网;所述蒸发管2是金属烧结管或金属沟槽管。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管内蒸发器工作时,液态工质进入到布液管I中,在布液管I内多孔结构所产生的毛细力作用下均匀的供入 蒸发管2,并在蒸发管2的内壁上形成细薄膜蒸发流型。在外部加热的作用下,液态工质在蒸发管2内迅速蒸发吸热,由液态工质变成气态工质,并从蒸发管2的芯部快速进入到出气管3中,从而完成整个蒸发换热过程。
权利要求
1.一种管内蒸发器,包括布液管(I)、蒸发管(2)和出气管(3),所述蒸发管(2)—端与布液管(I)连接、另一端与出气管(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管(I)内由多孔结构物填充;所述蒸发管(2)—端与布液管(I)的多孔结构物紧密接触;所述出气管(3)直径大于蒸发管(2)直径或多根蒸发管(2)直径的总和、但不超过多根蒸发管(2)直径总和的3倍;所述多孔结构物是金属颗粒烧结层或者多层金属丝网,金属颗粒烧结层采用30-70的金属颗粒,多层金属丝网采用200-400目的金属丝网;所述蒸发管(2)是金属烧结管或金属沟槽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内蒸发器,包括布液管、蒸发管和出气管,所述布液管内由多孔结构物填充;所述蒸发管一端与布液管的多孔结构物紧密接触;所述出气管直径大于蒸发管直径或多根蒸发管直径的总和、但不超过多根蒸发管直径总和的3倍;所述多孔结构物是金属颗粒烧结层或者多层金属丝网,金属颗粒烧结层采用30-70μm的金属颗粒,多层金属丝网采用200-400目的金属丝网;所述蒸发管是金属烧结管或金属沟槽管。本发明利用布液管内多孔结构的毛细力将液体均匀布置在蒸发管内,并形成细薄膜蒸发流型。由于本发明中蒸发管内只存在细薄膜蒸发一种流型,因此具有很好的换热效果,且大大减小了流动阻力和运行的不稳定性。
文档编号F28D3/02GK102661668SQ20121015405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
发明者彭博, 潘博, 潘新祥, 董景明 申请人:大连海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