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结构和热泵热水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4648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结构和热泵热水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结构和热泵热水机,所述换热器结构包括进水集水管、出水集水管和呈螺旋设置的同轴式管路,同轴式管路包括至少两条沿同轴式管路螺旋延伸方向并列设置的同轴式套管,同轴式套管的进水口与进水集水管连通,同轴式套管的出水口与出水集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结构和热泵热水机,通过将多条同轴式套管并列后螺旋设置,形成多条扭合在一起的螺旋结构,使得各条同轴式套管的进水口之间的高度差和出水口之间的高度差减小,使得进入各条同轴式套管中的水量更接近,从各条同轴式套管中流出的水量也更接近,提升了换热器结构性能的稳定性;同时,换热器结构的底盘面积小,使得热泵热水机的占地面积小。
【专利说明】换热器结构和热泵热水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结构和热泵热水机。【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常见的10匹热泵热水机同轴式套管换热器大都是由2个5匹的同轴式套管换热器采用上、下结构组成的,如图1所示,10匹热泵热水机同轴式套管换热器结构包括两个上下连接的5匹同轴式套管换热器200、总进水管300、总出水管400、进水集水管500、出水集水管600、固定脚700。在直热模式运行时,上部同轴式套管换热器出水温度和下部同轴式套管换热器出水温度有较大的温差,同时上、下部冷媒系统排气温度也有较大的温差,造成系统的不稳定。这是由于上、下2个5匹同轴式套管换热器200之间较大的高度差引起水流量分配相差较大所致。如图2所示,图2所示的10匹的同轴式套管换热器,采用两个并排设置的5匹同轴式换热器组成,该10匹的同轴式套管换热器虽然解决了水流量分配相差较大的问题,但是该10匹的同轴式套管换热器的底盘面积却增大了一倍,造成热泵热水机的占地面积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稳定性好且占用面积小的换热器结构和热泵热水机。
[000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器结构,包括进水集水管、出水集水管和呈螺旋设置的同轴式管路,所述同轴式管路包括至少两条沿所述同轴式管路螺旋延伸方向并列设置的同轴式套管,所述同轴式套管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集水管连通,所述同轴式套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集水管连通。
[0005]优选地,所述同轴式套管与其相邻的同轴式套管贴合。
[0006]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进水集水管连通的总进水管及与所述出水集水管连通的总出水管。
[0007]优选地,所述同轴式套管为两条,两条同轴式套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0008]优选地,两条同轴式套管的进水口对称连通在所述进水集水管中间位置的两侧,两条同轴式套管的出水口对称连通在所述出水集水管中间位置的两侧,所述总进水管与进水集水管的中间位置连通,所述总出水管与出水集水管的中间位置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总进水管上设有与其连通的补水管,所述补水管的管径比所述总进水管的管径小。
[0010]优选地,所述同轴式管路的相对两侧还分别连接设有用于将所述同轴式管路固定安装的固定脚。
[0011]优选地,所述进水集水管、出水集水管、总进水管和总出水管均为直管。
[001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热泵热水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换热器结构。[0013]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结构和热泵热水机,本实施例的换热器结构通过将多条同轴式套管并列后螺旋设置,形成多条扭合在一起的螺旋结构,使得各个同轴式套管的进水口之间的高度差和出水口之间的高度差减小,使得进入各条同轴式套管中的水量更接近,从各条同轴式套管中流出的水量也更接近,提升了换热器结构性能的稳定性;同时,换热器结构的底盘面积小,使得热泵热水机的占地面积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现有技术中10匹热泵热水机一种同轴式套管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现有技术中10匹热泵热水机另一种同轴式套管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中所示换热器结构的部分左视图。
[0018]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
[0019]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0]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换热器结构的部分左视图。
[002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出的换热器结构,包括进水集水管20、出水集水管30和呈螺旋设置的同轴式管路,同轴式管路包括至少两条沿同轴式管路螺旋延伸方向并列设置的同轴式套管10,同轴式套管10的进水口 21与进水集水管20连通,同轴式套管10的出水口 31与出水集水管30连通。
[0022]本实施例换热器结构还包括与进水集水管20连通的总进水管40及与出水集水管30连通的总出水管50。所有的同轴式套管10的进水口 21都与进水集水管20连通,总进水管40将水送入到进水集水管20中,由进水集水管20分配流入到各条同轴式套管10的水量,同样,出水集水管30收集从各条同轴式套管10流出的水量,然后将流出的水从总出水管50中送出去。本实施例的换热器结构通过将多条同轴式套管10并列后螺旋设置,形成多条扭合在一起的螺旋结构,使得各个同轴式套管10的进水口 21之间的高度差和出水口 31之间的高度差减小;例如,当同轴式管路的只包括两条同轴式套管10时,两同轴式套管10的进水口 21之间的高度差和出水口 31之间的高度差就为一个同轴式套管10的管径加上两个同轴式套管10相邻的外管壁之间的间距。相较于图1所示的换热器结构而言,本实施例的换热器结构减小了同轴式套管10进水口 21之间的高度差,使得进入各条同轴式套管10中的水量更接近,同时也减小了同轴式套管10出水口 31之间的高度差,使得从各条同轴式套管10中流出的水量也更接近,提升了换热器结构性能的稳定性;相较于图2所示的换热器结构来说,本实施例的换热器结构减小了一半的底盘面积,使用本实施例换热器结构的热水机或其他设备,占地面积更小。
[0023]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换热器结构中,同轴式套管10与其相邻的同轴式套管10贴合,使得本实施例中同轴式套管10进水口 21之间的高度差和出水口 31之间的高度差达到最小,换热器结构的整体高度也达到最小。相邻两同轴式套管10的进水口 21的高度差和出水口 31的高度差都为一个同轴式套管10的管径大小,进一步使得进入各条同轴式套管10中的水量更接近,从各条同轴式套管10中流出的水量也更接近,提高了换热器结构的工作稳定性。
[0024]本实施例中以两条同轴式套管10作为优选实施方案,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解释说明,并不限定本实施例的同轴式套管10数量保护范围,换热器结构中的同轴式套管10也可为两条以上。
[0025]进一步地,鉴于目前使用同轴式套管10的换热器结构的设备的内部空间的大小、布局等因素,以及为了保证两条同轴式套管10的进水距离相同和出水距离也相同,本实施例中的两条同轴式套管10的进水口 21和出水口 31设置处于同一竖直面内,这样也能使得进水集水管20与进水口 21的连接、出水集水管30与出水口 31的连接更加简便。
[0026]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两条同轴式套管10的进水口 21对称连通在进水集水管20中间位置的两侧,两条同轴式套管10的出水口 31对称连通在出水集水管30中间位置的两侦牝总进水管40与进水集水管20的中间位置连通,总出水管50与出水集水管30的中间位置连通。总进水管40与进水集水管20的中间位置连通,使得其距离两个同轴式套管10换热器的进水口 21的长度相同,进而使得进入到两同轴式套管10中的水量更为接近;同样,总出水管50与出水集水管30的中间位置连通,使得其距离两个同轴式套管10换热器的出水口 31的长度相同,进而使得同轴式套管10流出的热水量更接近。通过保证两个同轴式套管10的进水量和出水量都非常接近,来提高整个换热器结构性能的稳定。
[0027]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进水集水管20、出水集水管30、总进水管40和总出水管50都设计为直管,简化了进水集水管20、出水集水管30、总进水管40和总出水管50的加工,也节省了生产原料,降低成本。
[0028]进一步地,总进水管40上设有与其连通的补水管60,补水管60的管径比总进水管40的管径小。热水机的换热器有多种加热模式,有循环加热模式、直热模式和混合模式。空气能热水机制热水有多种模式,有循环模式、直热模式和混合模式。循环模式是对水进行循环加热,每次换热可使水温升高5度左右,经多次循环加热后可使水温达到设定的温度,这种模式是对大流量水的加热。直热模式是对于小流量水的加热,经一次换热就可将水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在急需用热水时,使用直热模式可即时使用热水,这种模式可使用较小水箱容积满足用户的水量需求。混合模式即包括循环模式和直热模式两种,通过水位开关和水温的控制来实现直热模式和循环模式的切换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此混合模式的设置可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本实施例中,补水管60的作用是在直热模式时,由补水管60供水,通过水路电子膨胀阀的控制可使水温很快加热到设定的温度;在循环模式时则使用总进水管40进水,此时的流量很大,且流量的大小以温升5度来确定。
[0029]进一步地,同轴式管路的相对两侧还分别连接设有用于将同轴式管路固定安装的固定脚70。同轴式管路通过固定脚70与设备或机箱连接固定。
[003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热泵热水机,包括换热器结构,该换热器结构可包括前述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中所有的技术方案,其详细结构可参照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集水管、出水集水管和呈螺旋设置的同轴式管路,所述同轴式管路包括至少两条沿所述同轴式管路螺旋延伸方向并列设置的同轴式套管,所述同轴式套管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水集水管连通,所述同轴式套管的出水口与所述出水集水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式套管与其相邻的同轴式套管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进水集水管连通的总进水管及与所述出水集水管连通的总出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式套管为两条,两条同轴式套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条同轴式套管的进水口对称连通在所述进水集水管中间位置的两侧,两条同轴式套管的出水口对称连通在所述出水集水管中间位置的两侧,所述总进水管与进水集水管的中间位置连通,所述总出水管与出水集水管的中间位置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水管上设有与其连通的补水管,所述补水管的管径比所述总进水管的管径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式管路的相对两侧还分别连接设有用于将所述同轴式管路固定安装的固定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集水管、出水集水管、总进水管和总出水管均为直管。
9.一种热泵热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结构。
【文档编号】F28D7/10GK203518705SQ201320457307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9日
【发明者】王洪 申请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