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冷却冷凝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5242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玻璃冷却冷凝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玻璃冷却冷凝器,其包括:器体和冷凝管;蓄积气体冷凝后形成的液体的蓄液管;以及输出冷却的气体的冷却气体输出管,冷凝管的上端伸出器体,冷凝管的上端的开口作为需要冷却冷凝的气体的进气口,冷凝管的下端与蓄液管相连通;蓄液管设于器体内的底部,能够使气体经冷凝后形成的液体和冷却后的气体分离并分路,能够排出液体;冷却气体输出管的上端伸出器体,冷却气体输出管的上端的开口作为被冷却的气体的出气口,冷却气体输出管的下端与蓄液管相连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能够实现对气体的冷凝又能够同时实现气体部分冷却部分冷凝的玻璃冷却冷凝器,该玻璃冷却冷凝器还具有防腐蚀和换热效率高的特点。
【专利说明】玻璃冷却冷凝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玻璃冷却冷凝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玻璃冷凝器不适于气体需部分冷却部分冷凝的情况,因为这种玻璃冷凝器只有气体进口和液体出口,而无气体出口。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气体需要部分冷却部分冷凝,譬如对烟气进行取样时,需取样分析的气体温度比较低,所以在取样之前需要冷却烟气,此时烟气中的水蒸汽可能凝结为水,而冷凝水需要及时排除,这时就需换热器兼具冷凝和冷却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冷凝器无法实现同时对气体进行冷凝和冷却并将气液分离。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玻璃冷却冷凝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玻璃冷却冷凝器,其包括:内置冷却介质的器体;置于冷却介质中的冷凝管;蓄积气体冷凝后形成的液体的蓄液管;以及输出冷却的气体的冷却气体输出管,其中,冷凝管的上端伸出器体,冷凝管的上端的开口作为需要冷却冷凝的气体的进气口,冷凝管的下端与蓄液管相连通;蓄液管,设于器体内的底部,能够使气体经冷凝后形成的液体和冷却后的气体分离并分路,蓄液管的一端伸出器体,作为排液口,能够排出液体;冷却气体输出管的上端伸出器体,冷却气体输出管的上端的开口作为被冷却的气体的出气口,冷却气体输出管的下端与蓄液管相连通;冷凝管具有多条分支路线,分支路线在下开口处汇合。
[000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璃冷却冷凝器,该玻璃冷却冷凝器还具有防腐蚀和换热效率高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冷凝管的展开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09]如图1所示,该玻璃冷却冷凝器由玻璃制成,包括:内置冷却介质的器体1,该器体I的内壁上设有能够隔热保温的真空夹层9,器体I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冷却介质出口 6和冷却介质进口 12 ;置于冷却介质中的冷凝管,分有小径螺旋管4和大径螺旋管3两条分路,该冷凝管具有上下两端,冷凝管的上端伸出器体1,上端的开口以作为需要冷却冷凝的气体的进气口 5,冷凝管的下端与蓄液管相连通;冷却气体输出管8,其上端的开口伸出器体作为被冷却的气体的出气口,其下端与蓄液管相连通;设于器体内的底部,能够使气体经冷凝后形成的液体和冷却后的气体分离并分路的蓄液管2,该蓄液管2蓄液管段为一截有一定深度的较之冷凝管和冷却气体输出管粗的下段封口的管段,其具有一个排液口 10,该排液口伸出器体I,用于排出液体,该排液口上设有一个阀门11。
[0010]如图2所示:冷凝管其包括金属管体,在所述金属管体的内壁上、且沿所述金属管体的轴线方向设有焊接焊缝;在所述金属管体的内壁上、且在所述焊接焊缝的两侧分别设有筋,即所述筋包括第一筋和第二筋,所述第一筋设置在所述焊接焊缝的一侧,所述第二筋设置在所述焊接焊缝的另一侧;所述第一筋和第二筋均与所述焊接焊缝相平行。在所述金属管体的内壁上、且在所述第一筋和第二筋之间(对于一个圆管来说,所述第一筋和第二筋之间有两个区域,但是这个地方所指的是没有所述焊接焊缝的区域)设有螺旋区域,所述螺旋区域设有多条螺旋状的螺旋齿(可以将多条螺旋状的螺旋齿组成一组,构成多组,每组的螺旋齿结构相同)。
[0011]冷凝管的小径螺旋管4和大径螺旋管3两条分路以器体的轴心为中心线交错盘旋至冷凝管的下端汇合并与蓄液管2相连通,冷却气体输出管垂直处于该中心线上从而位于冷凝管的两条螺旋分路的正中间,使得该玻璃冷却冷凝器内部结构分布均匀并能够充分利用器体中的冷却介质。
[0012]使用时,需要冷却的较高温气体经进气口进入冷凝管,较高温气体进入冷凝管后分路分别进入小径螺旋管4和大径螺旋管3,由于螺旋管置于冷却介质中,螺旋管内较高温气体放热温度降低,部分低沸点组分可能被冷凝成液体,随气体一起向下流动,两条分路中的气体和液体在冷凝管的下端汇聚后进入蓄液管2,此时一部分气体进入冷却气体输出管,这些气体中沸点较低的在冷却气体输出管中冷凝成液体顺着冷却输出管的管壁流至所述蓄液管中,当冷却冷凝气体完成后,打开排液口的阀门11,将积于蓄液管道底部的液体通过排液口可以连续排出,整个玻璃冷却冷凝器中经过冷却并未冷凝的气体通过冷却气体输出管后通过出气口排出。冷却气体输出管的直径设置应使管道内凝结液能顺利下流到蓄液管。
[0013]冷却介质从玻璃冷却冷凝器底部冷却介质进口进入,用完以后,该玻璃冷却冷凝器中的冷却介质吸收被冷却气体热量后从冷却介质出口排出。
[0014]本实施例中的玻璃冷却冷凝器的排液口采用阀门来控制液体的排出,本发明的玻璃冷凝器的排液口还可以采用定时、或人工控制等方式排出。
[0015]本实施例中的璃冷却冷凝器既有冷却介质进口,又有冷却介质出口,冷却介质可以从任一冷却介质开口进出,即冷却介质和气体可以是逆流布置为主也可以是顺流布置为主,本发明的玻璃冷却冷凝器也可以只有一个冷却介质口即可以用来放入冷却介质,又可以排出冷却介质。玻璃冷却冷凝器在蓄液管上部连接的冷却气体输出管可以是直管,也可以是波节管等形式。
[0016]实施例作用与效果:根据实施例,玻璃冷却冷凝器具有能够同时实现气体部分冷却部分冷凝的玻璃冷却冷凝器,内部结构分布均匀,充分运用其内的冷却介质,操作简单,与其外界的隔热效果好,还具有防腐蚀和换热效率高的特点。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玻璃冷却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置冷却介质的器体;置于所述冷却介质中的冷凝管;蓄积所述气体冷凝后形成的液体的蓄液管;以及输出冷却的所述气体的冷却气体输出管,其中,所述冷凝管的上端伸出所述器体,所述冷凝管的所述上端的开口作为需要冷却冷凝的气体的进气口,所述冷凝管的下端与所述蓄液管相连通;所述蓄液管,设于所述器体内的底部,能够使所述气体经冷凝后形成的液体和冷却后的气体分离并分路,所述蓄液管的一端伸出所述器体,作为排液口,能够排出所述液体;所述冷却气体输出管的上端伸出所述器体,所述冷却气体输出管的所述上端的开口作为被冷却的所述气体的出气口,所述冷却气体输出管的下端与所述蓄液管相连通;所述冷凝管具有多条分支路线,所述分支路线在所述下开口处汇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冷却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冷凝管具有直径一大一小的两条螺旋分路以所述器体的轴心为中心线交错盘旋至所述冷凝管的下端汇合并与所述蓄液管相连通,所述冷却气体输出管垂直处于所述中心线上从而位于所述冷凝管的两条螺旋分路的正中间,使得所述玻璃冷却冷凝器内部结构分布均匀并能够充分利用所述器体中的冷却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冷却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器体的内壁上设有能够隔热保温的夹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冷却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夹层为真空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冷却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器体上设有能够注入冷却介质和倒出冷却介质的冷却介质开口。
【文档编号】F28B1/00GK104501613SQ201410674894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1日
【发明者】陆应生, 王君 申请人:桂林新艺制冷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