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燃烧混合液态燃料的燃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3188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燃烧混合液态燃料的燃烧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燃烧混合液态燃料的燃烧系统,包括储液桶和燃烧器;燃烧器内设有烧嘴;烧嘴包括壳体、燃料喷射管,以及旋流器;壳体形成有工作腔;旋流器将工作腔分隔成气腔和混合腔;燃料喷射管穿入壳体的混合腔并穿过旋流器,燃料喷射管的燃料出口处在混合腔内;在壳体上设有用于向气腔内通入压缩空气的气体管道;还包括用于增加液态燃料输送压力的加压泵和用于调整液态燃料输送压力的调压阀;加压泵设在储液桶与燃烧器之间;调压阀设在加压泵与燃烧器之间;加压泵与调压阀之间设有泄压管;调压阀的输出口与烧嘴的燃料喷射管的燃料入口连通;燃烧器的气体管道与压缩空气源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有效地控制燃料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可燃烧混合液态燃料的燃烧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燃烧混合液态燃料的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的锅炉投燃料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只投燃单一燃料(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二是以一种燃料为主,另一种燃料点火助燃(垃圾锅炉、重油、水煤浆锅炉);三是采用油气两种燃料,正常生产一般只用一种燃料。上述锅炉对单一燃料的依赖性太强,当能源价格发生变化时,无法调整燃料品种和各种燃料的配比,也就无法实现最经济的燃料配比投燃,在目前日渐紧张的能源环境下难以控制燃料成本。而且随着国际能源形势的日趋紧张,世界范围内低碳、环保压力越来越大,锅炉、燃烧炉、焚烧炉等高耗能设备越来越有必要采用价格低廉的液态烃作为燃料,但新一代醇基液体燃料的蓝晶液由于自身粘度大、不易雾化,输送时容易堵塞喷嘴导致燃料供给量不恒定,难以实际应用于工业锅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可燃烧混合液态燃料的燃烧系统,包括储液桶和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内设有烧嘴;所述烧嘴包括壳体、用于输送液态燃料的燃料喷射管,以及用于限定压缩空气运动方向的旋流器;所述壳体形成有工作腔;所述旋流器将工作腔分隔成气腔和混合腔;气腔和混合腔通过旋流器上的气流通道连通;燃料喷射管穿入壳体的混合腔并穿过所述旋流器,燃料喷射管的燃料出口处在混合腔内;在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向气腔内通入压缩空气的气体管道;还包括用于增加液态燃料输送压力的加压泵和用于调整、恒定液态燃料输送压力的调压阀;所述加压泵设在储液桶与燃烧器之间;所述调压阀设在加压泵与燃烧器之间;所述加压泵与所述调压阀之间还设有用于泄压的泄压管;调压阀的输出口与所述烧嘴的燃料喷射管的燃料入口连通;燃烧器的气体管道与压缩空气源连通。
[0005]将储液桶与燃烧器通过输送管道连通,在储液桶与燃烧器之间的输送管道上依次设有加压泵和调压阀,调压阀的输出口与燃烧器烧嘴的燃料喷射管的燃料入口连通。在加压泵与调压阀之间设有泄压管。在燃烧器的外部设有压缩空气源,压缩空气源与燃烧器烧嘴的气体管道连通。
[0006]将液态燃料装入储液桶内,启动加压泵将储液桶内的液态燃料输送至燃烧器,液态燃料从燃料喷射管进入燃烧器的烧嘴,从燃料喷射管的燃料出口喷射至混合腔,在此过程中,利用调压阀控制输送管道的输送压力,令液态燃料的输送压力保持恒定,从而保证燃烧器的燃料供给量保持稳定。输送燃料的同时利用压缩空气源,将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从气体管道输送至燃烧器烧嘴的气腔,压缩空气进入燃烧器烧嘴的气腔,经过旋流器的气流通道形成旋风进入混合腔,在燃烧器烧嘴的混合腔内与液态燃料混合,将液态燃料粉碎雾化。雾化的燃料进入燃烧器的燃烧室内,经点火器点燃后燃烧。在此过程中,利用调压阀控制输送管道的输送压力时,在压力差的影响下,富余的液态燃料会从泄压管流出。
[0007]为了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是,所述的加压泵是耐磨损耐腐蚀的加压泵。
[0008]为了减少液态燃料的损耗,避免浪费,优选的是,所述泄压管与储液桶的顶部连通。
[0009]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燃烧混合液态燃料的燃烧系统,结构简单,通过加压泵和调压阀控制液态燃料的输送压力,保证了蓝晶液燃料供给量的稳定,同时,通过加压泵和调压阀恒定液态燃料的输送压力,能将不同型号的蓝晶液混合使用,从而避免了锅炉对单一燃料的依赖性,能有效地控制燃料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烧嘴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燃料管道件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流器A-A截面的示意图;
[001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流器的立体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1_燃烧器;2_储液桶;3_输送管道;4_加压泵;5_泄压管;6-输气管;7_空气压缩机;11_壳体;12_喷嘴;13-燃料管道件;14-旋流器;15-混合腔;16_气腔;17_气体管道;31_第一球阀;32_调节阀;33_压力表;51_第三球阀;61_第一气阀;131-燃料喷射管;141_斜向凹槽;142_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2所示,储液桶2的底部与燃烧器I的燃料喷射管131的燃料入口通过输送管道3连通。储液桶2与燃烧器I之间依次连接有第一球阀31、加压泵4、调节阀32和压力表33。本实施例中,加压泵4是耐磨损耐腐蚀的加压泵4。在加压泵4与第二球阀32之间连接有泄压管5,泄压管5的另一端与储液桶2的顶部连接,在泄压管5在还设有第三球阀51。在燃烧器I的气体管道17还连通有输气管6。空气压缩机7通过输气管6与燃烧器I连接。在输气管6上还设有第一气阀61。
[0018]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中,燃烧器由普通的轻油燃烧器改造而得,本实施例中的燃烧器I与普通的轻油燃烧器不同之处在于燃烧器I的烧嘴。燃烧器I的烧嘴包括壳体11,壳体11形成燃烧器I的工作腔。工作腔呈圆柱型结构,其一侧的中轴线位置安装有喷嘴12,相对的另一侧的中轴线位置设有内螺纹孔。燃料管道件13呈圆柱型结构,其上设有外螺纹,与壳体11上的内螺纹孔相配,其内部设有燃料喷射管131。壳体11形成的工作腔内设有旋流器14。旋流器14呈圆柱型结构,其上设有若干条用于气流流动的斜向凹槽141,中心设有定位孔142。旋流器14上的斜向凹槽141的形状可以大致是矩形、平行四边形、圆形、椭圆形等各种适当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斜向凹槽141的形状是矩形。旋流器14安装在壳体11的内,与壳体11的内壁紧密贴合,将工作腔分隔为两部分,工作腔靠近喷嘴12的一侧为混合腔15,另一侧为气腔16。将燃料管道件13旋入壳体11内,此时,燃料管道件13将穿过旋流器14的定位孔142,与旋流器14配合,燃料管道间的燃料出口位于混合腔15内。受定位孔142的限位作用,燃料喷射管13将保持在喷嘴12的中心。在壳体11上还设有用于输送压缩空气的气体管道17。
[0019]将不同规格的蓝晶液装入储液桶2内,启动加压泵4将储液桶内的蓝晶液从输送管道3抽取至燃烧器I,在此过程中,根据观察压力表33所得的数据,利用调压阀32控制输送管道3的输送压力,令蓝晶液的输送压力保持恒定,此时,燃烧器I中的鼓风机所提供的风量和空气压缩机7所提供的空气量将随输送管道3的输送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保证燃烧器I的燃烧保持稳定。在输送燃料的同时启动空气压缩机7,将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从输气管6输送至燃烧器I内,蓝晶液在燃烧器I内与压缩空气混合并实现雾化。利用调压阀33控制输送管道3的输送压力时,在压力差的影响下,富余的液态燃料会从泄压管5回流至储液桶2内。
[0020]经加压泵4加压后的蓝晶液经输送管道3从燃料入口进入燃料喷射管131,经燃料喷射管131输送,从燃料喷射管131的燃料出口喷射至燃烧器I烧嘴的混合腔15,同时,空气压缩机7提供的压缩空气从气体管道17进入燃烧器I烧嘴的气腔16,随后气流经过旋流器14,经斜向凹槽141形成旋风进入混合腔15,燃料在混合腔15内被旋转的气流破碎,从而实现燃料的雾化。雾化的燃料从喷嘴12喷射至燃烧器I的燃烧室内,经点火器点燃后燃
Jyti ο
[002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燃烧混合液态燃料的燃烧系统,结构简单,通过加压泵和调压阀控制液态燃料的输送压力,保证了蓝晶液燃料供给量的稳定,同时,通过加压泵和调压阀恒定液态燃料的输送压力,能将不同型号的蓝晶液混合使用,从而避免了锅炉对单一燃料的依赖性,能有效地控制燃料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燃烧混合液态燃料的燃烧系统,包括储液桶和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内设有烧嘴;其特征是:所述烧嘴包括壳体、用于输送液态燃料的燃料喷射管,以及用于限定压缩空气运动方向的旋流器;所述壳体形成有工作腔;所述旋流器将工作腔分隔成气腔和混合腔;气腔和混合腔通过旋流器上的气流通道连通;燃料喷射管穿入壳体的混合腔并穿过所述旋流器,燃料喷射管的燃料出口处在混合腔内;在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向气腔内通入压缩空气的气体管道;还包括用于增加液态燃料输送压力的加压泵和用于调整、恒定液态燃料输送压力的调压阀;所述加压泵设在储液桶与燃烧器之间;所述调压阀设在加压泵与燃烧器之间;所述加压泵与所述调压阀之间还设有用于泄压的泄压管;调压阀的输出口与所述烧嘴的燃料喷射管的燃料入口连通;燃烧器的气体管道与压缩空气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燃烧混合液态燃料的燃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压泵是耐磨损耐腐蚀的加压泵。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可燃烧混合液态燃料的燃烧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泄压管与储液桶的顶部连通。
【文档编号】F23D11/24GK203771396SQ201420045297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3日
【发明者】唐铭坤 申请人:唐铭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