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614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易清洗的螺旋换热管。本实用新型在桶内呈螺旋结构,螺旋形径向距离为60mm-100mm,管入口与燃烧室连通,出口与排风风机连通,截面为矩形,内置扰流片。本实用新型提高换热效率,方便清洗。
【专利说明】一种螺旋换热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管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安装在汤桶内的螺旋换热管。
技术背景
[0002]目前常见的汤桶按换热结构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内桶直接放在炉体上加热的简单结构,此结构汤桶换热效率低下,大部分热量流失;第二类是桶内设有换热管的结构,如专利《一种燃气汤桶》(专利号:CN200920193277.5)、《设置火管的餐饮用汤桶》(专利号:CN201020286198.1)。后者虽然提高了换热效率,但是仍存在大量热量未被利用、排烟温度高的问题。并且,桶体内安装此类换热管后导致桶内产生大量清洗不到的死角,具有较大的卫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易清洗的螺旋换热管。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螺旋换热管,换热管在桶内呈螺旋结构,管入口与燃烧室连通,出口与排风风机连通。
[0006]其中:螺旋线径向间距根据具体情况取约60mm到100mm不等,螺旋管的长度为一圈,螺旋管在一个平面上;
[0007]其中:换热管的径向截面优选为矩形,矩形的长宽比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整,长宽比从1到10不等;
[0008]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闻换热效率,可以在管内安装扰流片,提闻管内的扰流作用。
[0009]由于此技术方案的运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0]1、现有的换热管均有一个或数个大角度弯折,对热烟气阻力大,增加排烟难度,而此螺旋结构可以让热烟气在管内均匀流动;
[0011]2、此结构确保清洗无死角,方便清洗;
[0012]3、目前大多数换热管径向截面均为圆形,与径向截面为矩形的换热管相比,在相同通量的情况下,矩形换热管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而且矩形换热管连同扰流片一起增加了对热烟气的扰动,减少换热管中的层流,从而提高换热管的换热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1-扰流装置;2_换热管;3_换热管入口 ;4换热管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图2,换热管2呈螺旋形,该管在一个平面上,换热管2在螺旋线直径方向上的间距为85mm,换热管的截面为矩形,矩形长边与短边之比为9: I。换热管2内设置有扰流装置1,该扰流装置为弹簧形状。热气体从换热管入口 3处进入,经过换热管2的扰流、换热后通过换热管出口 4流出,进行完热交换过程。
【权利要求】
1.一种螺旋换热管,其他特征在于:换热管在桶内呈螺旋结构,管入口与燃烧室连通,出口与排风风机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换热管,其他特征在于:螺旋线的径向距离根据具体情况取约60mm到10mm不等,螺旋管的长度为一圈,螺旋管在一个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换热管,其他特征在于:换热管的径向截面优选为矩形,矩形的长宽比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整,长宽比从I到10不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换热管,其他特征在于: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可以在管内安装扰流片,提高管内的扰流作用。
【文档编号】F28F1/00GK204085282SQ201420394786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李克非 申请人:李克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