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0791阅读:911来源:国知局
污泥焚烧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焚烧炉。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印染废水排放量不断加大,所产生的剩余污泥量也越来越多,且组份更趋复杂,在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二次污染,造成新的环境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处理方式通常是采用填埋污泥来进行处理,但由于印染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元素、病毒、寄生虫等有害物质,造成土地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另一种方法使将污泥干燥收集后运送到发电厂,参入到煤炭中作为燃料使用,这虽然解决了对土壤以及地下水污染的问题,但需要额外支付运输费用,还要花费干燥污泥投入的费用,会大幅度增加企业处理污泥的成本。

印染行业对布料的多个加工步骤需要用到热量,包括干燥污泥也需要热量加快干燥速度,污泥作为一种有机物本身具有大量热量可供燃烧,在焚烧处理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污泥本身地自燃达到目的然后将焚烧的热量进行回收用于污泥干燥等,焚烧和干燥过程不需要过多的成本投入,且多余的热量还可以进行回收用于布料加工,节省成本成本;污泥在焚烧过程中需要送风机进行松动风,但是现有技术的送风口在焚烧炉的侧壁,在被燃烧污泥的侧边或上侧边,空气与污泥燃烧物的接触面积过小,空气供应过少,导致燃烧强度过低,且现有技术的焚烧炉进入的空气会发生大幅度直接被尾气处理的引风机吸走的情况,虽然形成较强劲的对流风,但是对流风无法通过污泥,导致做无用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焚烧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具有焚烧腔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上部设置有连通于腔室的污泥入口、烟气出口和第一通风口,所述烟气出口连接有引风机;所述炉体的下部设置有金属网体,所述金属网体的下方,炉体的侧壁设置有连通于腔室的第二通风口;所述金属网体的上方,炉体的侧壁设置有火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烟气从烟气出口通过引风机的牵引进行热量回收和尾气处理,通过燃烧耗氧,加上烟气出口的引风作用,使外部的空气快速自动地从上部和下部通风口进入炉内,形成的对流风使空气肯定经过污泥燃烧物,冲刷全面且快速,氧和污泥的接触好且面积大,提高燃烧效果;火源采用排火,且排火的点火方向为水平方向也就是正对污泥,污泥不会对排火造成影响,加热助燃效果极好。

优选的,所述炉体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炉体外壁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火排均电连于控制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感应炉内温度,通过将数据传于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火排的开或关,在温度达到污泥自燃要求的时候自动关闭火排,节省染料,在炉内温度过低污泥无法自燃时,打开火排助燃,直到炉内温度达到污泥自燃要求,既不影响污泥的正常燃烧,也不会浪费多余的额外燃料,在火由于其他某些原因被熄灭的情况下可重新自动点燃进行燃烧,自动化程度高,实现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油路管道,所述油路管道连接有换热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油路管道内的油料或者水在炉体内加热,然后再换热器内进行换热,通过换热器进行热量回收,提高污泥焚烧的热量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烟气出口连接有除尘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烟气出风口的烟气通过除尘装置进行除尘后回送到烘干炉内作为烘干热源,不需要额外热源,投入成本低。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风口和第一通风口均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通风口均匀分布于炉体的侧壁,多个第一通风口分布于炉体顶部,且每个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处均设置有过滤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通风口从焚烧炉的不同方向进风,提高空气与污泥的接触面积,有助燃烧充分,过滤网防止炉体内烟气从通风口流出到空气,污染环境,经过过滤网可过滤杂质,避免烟气直接进入空气中污染环境,不需要额外的送风机设备,简化设备结构,节约成本投入。

优选的,还包括送风机,所述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均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通风口均匀分布于炉体的侧壁,多个第一通风口分布于炉体顶部,各个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均连接至送风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送风机送风,不会发生烟气从通风口流出于空气中的情况,且送风机可提高送风力度,可控性也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污泥焚烧炉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炉体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支架;2、炉体;3、污泥入口;4、烟气出口;5、第一通风口;6、引风机;7、金属网体;8、杂质出口;9、第二通风口;10、火排;11、温度传感器;12、控制器;14、油路管道;15、过滤网;16、除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污泥焚烧炉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污泥焚烧炉包括具有焚烧腔的炉体,炉体下端设置有支架1,其特征在于:本实施例的炉体2采用长方体状的炉体,所述炉体1的上部设置有连通于腔室的污泥入口3、烟气出口4和第一通风口5,如图2所示,污泥入口3位于炉体2的中央,使送入的污泥在炉体2的中央位置,在引燃过程中各个方向受热基本一致,并且避免污泥将金属网体的网孔全部堵塞导致下部的风无法进入而导致炉体内火被熄灭,所述烟气出口4连接有引风机6;所述炉体的下部设置有金属网体7,金属网体7螺纹或者焊接固定于炉体内壁,用于支撑污泥,金属网体7上设置有多个小网孔,金属网体7至少为双层,提高支撑强度,炉体2的底部设置为中间低四周高,最低处还设置有杂质出口8,用于将燃尽的灰粉排出焚烧炉;所述金属网体7的下方,炉体的侧壁设置有连通于腔室的第二通风口9;所述金属网体7的上方,炉体的侧壁设置有火排10,火排10的最下端贴近金属网体7,火排的高度小于炉体高度的1/3,燃烧方向为水平方向,且均指向炉体底部的中间,对准污泥,引燃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炉体2内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温度传感器11位于火排10的上方,且为耐高温的温度传感器,炉体2外壁设置有控制器12;所述温度传感器11和火排10均电连于控制器12,火排10连接有电磁阀,控制器12为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器12通过控制电磁阀控制火排10的开关与否;连接线均由隔热防火的橡胶包覆;具体工作过程为:控制器12设定温度阈值,当温度传感器11检测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控制器12驱动火排10点火对污泥进行燃烧,当检测温度高于温度阈值时关闭火排,此时不需要消耗燃料,任污泥自助燃烧,充分利用污泥的自身热量,节省能源投入。

优选的,所述炉体2的腔室内侧壁设置有油路管道14,所述油路管道14连接有换热器,油路管道14铺设于炉体的四个侧壁或三个侧壁(剩余侧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油路管道14避开温度传感器,避免温度检测失误,油路管道14在炉体内由上部盘旋而下,遍布于炉体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烟气出口连接有除尘装置16。

第一实施例,所述第二通风口9和第一通风口5均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通风口9均匀分布于炉体2的侧壁,多个第一通风口5分布于炉体2顶部,且每个第一通风口5和第二通风口9处均设置有过滤网15。

第二实施例,还包括送风机,所述第一通风口5和第二通风口9均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通风口9均匀分布于炉体的侧壁,多个第一通风口5分布于炉体顶部,各个第一通风口5和第二通风口9均连接至送风机,多个通风口一起连接至一个或多个送风机,也可以第二通风口直接利用压力差自燃送风,第一通风口连接送风机送风,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通风口5均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炉体2的顶部远离烟气出口4侧,第二通风口9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炉体2的各个侧面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