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冷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2937发布日期:2018-09-14 21:50阅读:40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急冷塔。



背景技术:

急冷塔是危险废物焚烧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主要是对高温烟气进行快速降温并除尘进行排放,高温烟气经过急冷塔在1s内将至低于200℃后,可以有效控制二噁英的再次合成,对酸性气体中的二氧化硫、氯化氢、少量的氮氧化物等重金属污染物起到有效的洗涤和吸收作用。

现有技术中,急冷塔10′的锅炉的出口烟道20′连接在急冷塔10′的主体11′的侧壁的进烟口,烟气由进烟口进入急冷塔10′的主体11′内部时,烟气流向1F′垂直急冷塔10′的主体11′的内壁,具体参见图1所示。喷枪12′物化后的液体由急冷塔10′的顶部端口垂直向下喷出,即物化液体流向2F′垂直向下,当高温的烟气进入急冷塔10′后会与喷枪12′物化后液体相交,这样,急冷后的烟气会有部分结焦在急冷塔10′的塔壁上,结焦会磨损腐蚀急冷塔内壁上的耐火材料,并且,当急冷塔10′的塔壁结焦后会导致相对热交换面积减少,降温速率降低,无法有效防止二噁英再次合成。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供,对急冷塔有效防止二噁英合成、提高降温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急冷塔,通过对急冷塔进烟方向与喷枪喷射方向的改进,有效防止二噁英合成、提高降温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冷塔,所述急冷塔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空腔;

进烟口,所述进烟口开设于所述本体,烟气沿第一方向由所述进烟口进入所述空腔;和

喷枪,所述喷枪装设于所述本体,所述喷枪向所述空腔内喷射液体,以使该液体在所述空腔内与所述烟气接触或反应;

所述喷枪的喷射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一致。

可选地,所述进烟口位于所述喷枪的喷嘴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进烟口开设于所述本体的顶部,所述喷枪固定于所述空腔的侧壁,且所述喷枪的喷嘴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喷枪的操控部位于所述空腔外。

可选地,所述喷枪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可选地,各所述喷枪位于同一高度。

可选地,各所述喷枪的喷嘴绕所述本体的竖直轴线均匀对称分布。

可选地,所述急冷塔进一步包括进烟道,所述进烟道的一端连接锅炉的出烟口,另一端连接所述进烟口。

可选地,所述进烟道包括导向段,所述导向段与所述进烟口连接,且所述导向段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可选地,所述进烟道进一步包括:

引流段,所述引流段与所述锅炉的出烟口连接;和

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连接在所述导向段和所述引流段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急冷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急冷塔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为:

10′急冷塔;

11′主体;

12′喷枪;

20′出口烟道;

1F′烟气流向;

2F′物化液体流向。

图2中的附图标记为:

10急冷塔;

11本体;

12进烟口;

13喷枪;

131喷嘴;

132操控部;

14进烟道;

141导向段;

142引流段;

143连接段;

15冷却风机;

1F第一方向;

2F喷射方向;

20出口烟道;

21出烟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为了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示出了其中的一个。

现有技术中,当烟气由锅炉进入急冷塔10后,与喷枪13喷射的液体接触后,会喷向急冷塔10的内壁,在急冷塔10的内壁形成结焦,导致相对热交换面积减少,降温速率下降,无法有效防止二噁英的合成。本实用新型针对该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急冷塔10,通过对急冷塔10进烟方向与喷枪13喷射方向2F的改进,有效防止二噁英合成、提高降温效率。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急冷塔1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急冷塔10,急冷塔10包括:本体11、进烟口12和喷枪13。其中,本体11具有空腔,其进烟口12开设于本体11,烟气沿第一方向1F由进烟口12进入空腔,喷枪13装设于本体11,当喷枪13向空腔内喷射液体时,该液体在空腔内与烟气接触或反应,并且,喷枪13的喷射方向2F与第一方向1F一致。

通过上述结构的急冷塔10,即设置进烟口12和喷枪13的喷射方向2F,得烟气进入空腔的第一方向1F与喷枪13喷射液体的喷射方向2F一致,这样,使得液体和烟气沿同一方位向下流淌,而降低了由于两者相交而导致烟气喷向急冷塔10的内壁的现象,如此,也就可以有效防止急冷塔10的内壁产生结焦,确保急冷塔10的相对热交换面积,有效防止二噁英的合成。

进一步地,进烟口12位于喷枪13的喷嘴131的上方,烟气由急冷塔10的顶部向下部进入空腔内,经过喷枪13喷射出的液体,从而与液体进行接触或反应,使得烟气充分与液体接触或反应,有效提高降温速率。

如图2所示,在具体实施例中,进烟口12开设于本体11的顶部,从而可使烟气由急冷塔10的顶部向底部流动。喷枪13的喷嘴131位于空腔内且位于进烟口12的下方,喷枪13将液体向急冷塔10的底部喷射,从而使得烟气和液体沿大致同一方向流动,并充分进行接触反应。

喷枪13固定于空腔的侧壁,并且喷枪13的喷嘴131位于空腔内,喷枪13的操控部132位于空腔外,也就是说,喷枪13的主体穿过急冷塔10的空腔侧壁,可在外部对喷枪13进行操作。其中,喷枪13的主体与侧壁的固定安装处密封连接,以确保急冷塔10的空腔的密封性。

为了确保喷枪13有效稳定的工作性能,在其下方可设置冷却风机15。冷却风机15向喷枪13吹,以对喷枪13进行冷却降温,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急冷塔10的使用率。

对于喷枪13,至少设置两个。在急冷塔10工作过程中,其中一个喷枪13喷射液体工作,其他喷枪13作为备用,当工作状态的喷枪13出现故障后才择一启动。

并且,各个喷枪13位于同一高度,其各喷枪13的喷嘴131绕本体11的竖直轴线均匀对称分布。这样,任一个喷枪13启动进行喷射液体工作时,可确保急冷塔10相同的工作状态,冷却效率,不会对急冷塔10冷却烟气的效率产生影响。

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空腔侧壁上设置了两个喷枪13,两个喷枪13的喷嘴131绕本体11的竖直轴线对称分布,并且,两个喷枪13位于急冷塔10的同一高度上。在急冷塔10实际工作过程中,一个为工作的喷枪13,向空腔内喷射液体,另一个作为备用的喷枪13,当工作的喷枪13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时,无需停止急冷塔10的工作,更换喷枪13,只需再启动另一作为备用的喷枪13即可。这样,可以节省更换时间,提高急冷塔10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急冷塔10包括进烟道14,如图2所示,该进烟道14的一端连接锅炉的出口烟道20的出烟口21,另一端连接进烟口12,通过进烟道14将烟气由锅炉导向流入急冷塔10的空腔内。

该进烟道14包括导向段141,该导向段141与进烟口12连接,并且,该导向段141沿第一方向1F设置。这样,通过该导向段141进行预导向,从而调整烟气进入进烟口12的方向,使得烟气沿第一方向1F进入急冷塔10的空腔内。

进烟道14进一步包括引流段142和连接段143。

引流段142与锅炉的出烟口21连接,而连接段143连接在导向段141和引流段142之间。这样,通过引流段142将烟气由锅炉的出烟口21引出,而无需改变锅炉的出烟口21的位置,烟气再由连接段143流入导向段141中。

针对上述各实施例,急冷塔10的本体11的空腔高度在2980mm~3020mm之间,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急冷塔10,增大了烟气流动的空间,可使烟气与液体充分接触。并且,本方案中提供的急冷塔10的空腔的直径增大,进一步增大了急冷塔10的热交换面积,可有效提高对酸性气体中的二氧化硫、氯化氢、少量的氮氧化物等重金属污染物起到洗涤和吸收。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急冷塔10通过对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得烟气进入空腔的方向与喷枪13喷射的液体的方向一致,防止因两者交叉接触而在急冷塔10的内壁上结焦的现象,从而增加内壁上的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有效防止二噁英的合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