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液、固一体化焚烧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0228发布日期:2019-06-11 23:37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气、液、固一体化焚烧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焚烧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气、液、固一体化焚烧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PVC助剂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危险废气、废液、固废危险废弃物如果管理不善就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身健康的危害、社会的危害,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现在基本都是采用焚烧设备进行高温无害化焚烧处理,但是现有的焚烧处理设备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将废气、废液和固体废物分别在不同的焚烧炉内部进行焚烧处理,不仅增加了设备成本,而且操作维护时也不方便,而且在固体废物进料时,一般都是使用间歇时的液压推动结构,这样不能够进行连续进料,影响焚烧效率,同时在焚烧完毕后,不方便将焚烧产生的碎渣清理回收,设备利用率低下,再有就是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粉尘,而现有的做法是直接进行净化后就排放,这样不仅造成能源浪费,无法回收利用,同时还不能够针对产生的烟气进行检测,容易因为焚烧不彻底就排放而污染环境,大大降低了焚烧处理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液、固一体化焚烧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气、液、固一体化焚烧处理系统,包括焚烧炉体,所述焚烧炉体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余热回收箱,所述余热回收箱的后侧出口处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废气处理器,所述废气处理器的后侧出口处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旋风除尘器,所述旋风除尘器的上表面出口处通过管道固定安装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的出口处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上表面后侧设有排空管,所述调节箱的上表面前端通过回流管固定连接于焚烧炉体的内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焚烧炉体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炉排,所述焚烧炉体的内侧表面下端固定安装有燃烧器,所述焚烧炉体的内侧表面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液管和进气管,所述焚烧炉体的上表面通过连接轴铰接有密封罩,所述焚烧炉体的上表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料座,所述进料座的内部设有进料腔,所述进料座的上表面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表面通过进料轴转动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于进料腔的内侧表面下端,所述进料腔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焚烧炉体的内侧表面下端。

优选的,所述焚烧炉体的下表面设有锥形灰斗,所述锥形灰斗的下表面前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铰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上表面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压紧弹簧,所述第一推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的上表面铰接有锥形挡板,所述锥形挡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于锥形灰斗的内侧表面下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杆的后侧表面铰接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上表面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压紧弹簧,所述第二压紧弹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锥形灰斗的下表面,所述第二推杆的上表面铰接有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的上表面铰接于锥形灰斗的下表面后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竖杆的长度为第一竖杆长度的1.2倍至1.5倍。

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箱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内侧表面上端通过密封环滑动连接有连接水管,所述连接水管的下表面通过弯管固定连接有换热水管,所述换热水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换热片,所述换热水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余热回收箱的下表面开口处。

优选的,所述调节箱的内侧表面滑动连接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后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安装于调节箱的后侧表面,所述调节座的内部设有开口连接槽,所述开口连接槽的内部上端设有出气孔,所述开口连接槽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烟气检测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调节座的前端表面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底面两侧均设有张紧槽,所述张紧槽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张紧弹簧,所述张紧弹簧的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张紧杆,所述张紧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张紧槽的内侧表面,所述张紧杆的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筒,所述密封筒的前端表面滑动连接于调节箱的内侧前端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废气、液、固一体化焚烧处理系统通过带有密封罩的焚烧炉体,结合电机带动的螺旋叶片和进料管,可以在封闭状况下连续进料,并且将固体添加到焚烧炉体底部,保证稳定性和高效性,同时通过底部铰接的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来连接锥形挡板,可以方便密封的同时,便于取出产生的炉渣,保证稳定性,再有就是通过余热回收箱来滑动安装连接水管,便于通入循环水加热进而回收余热同时,便于打开对水管进行清理,保证使用寿命,避免浪费,再有就是通过电动推杆带动的调节座来切换连接位置,可以在检测烟气质量后进行排放或者回流再次处理,保证处理的稳定性,这样能够大大提高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废物处理的洁净度和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焚烧炉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锥形灰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回收箱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箱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座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工艺原理框图。

图中:1焚烧炉体、11炉排、12进气管、13进液管、14燃烧器、15连接轴、16密封罩、2安装槽、21进料座、22进料腔、23电机、24进料轴、25螺旋叶片、26进料管、3锥形灰斗、31支撑杆、32第一推杆、33第一压紧弹簧、34第一竖杆、35锥形挡板、36第二推杆、37第二压紧弹簧、38第二竖杆、4余热回收箱、41循环水管、42密封环、43连接水管、44弯管、45换热水管、46换热片、47密封盖、5废气处理器、51旋风除尘器、52引风机、6调节箱、61排空管、62回流管、63调节座、64电动推杆、65开口连接槽、66出气孔、67烟气检测传感器、7环形槽、71张紧槽、72张紧弹簧、73张紧杆、74密封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废气、液、固一体化焚烧处理系统,包括焚烧炉体1,焚烧炉体1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余热回收箱4,可以回收余热来加热水,避免浪费,余热回收箱4的后侧出口处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废气处理器5,型号为PRT-3000,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中和酸性气体,提高排放的稳定性,属于现有技术,废气处理器5的后侧出口处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旋风除尘器51,型号为QY-A250H,可以进行除尘,清除气体成的颗粒尘埃,避免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旋风除尘器5的上表面出口处通过管道固定安装有引风机52,型号为LRB-125,且通过电路串联到控制开关和工作电源上,引风机52的出口处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调节箱6,调节箱6的上表面后侧设有排空管61,可以将洁净的气体排入空气中,调节箱6的上表面前端通过回流管62固定连接于焚烧炉体1的内侧表面,检测到气体处理不合格时,可以回流到焚烧炉体1内部再次焚烧处理,保证安全稳定性,焚烧炉体1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炉排11,能够支撑固体垃圾,同时燃烧的炉渣可以向下掉落,便于清理,焚烧炉体1的内侧表面下端固定安装有燃烧器14,焚烧炉体1的内侧表面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液管13和进气管12,可以同时添加废气和废液,便于同时燃烧处理,提高稳定性和设备利用率,焚烧炉体1的上表面通过连接轴15铰接有密封罩16,焚烧炉体1的上表面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的内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进料座21,可以通过斗提机输送固体废料到顶部,比较方便稳定,属于现有技术,进料座21的内部设有进料腔22,进料座21的上表面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有电机23,型号为ABB-125S的伺服电机,且通过电路串联到控制开关和电源上,可以根据燃烧温度来调节和控制转动速度,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不在赘述,进而调节进料量,避免固体废料堆积,保证充分焚烧,电机23的下表面通过进料轴24转动连接有螺旋叶片25,螺旋叶片25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于进料腔22的内侧表面下端,这样既可以向下输送固体废料,同时可以在连接面进行密封,避免烟气向上溢出,进料腔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管26,进料管2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于焚烧炉体1的内侧表面下端,可以直达底部,避免上部的热烟气溢出,提高焚烧处理的安全稳定性,焚烧炉体1的下表面设有锥形灰斗3,锥形灰斗3的下表面前端设有支撑杆31,支撑杆31的下表面铰接有第一推杆32,第一推杆32的上表面前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压紧弹簧33,第一推杆3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竖杆34,第一竖杆34的上表面铰接有锥形挡板35,可以挡住下端出口进行密封,同时便于打开来清理炉渣,提高清理的便利性,锥形挡板3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于锥形灰斗3的内侧表面下端,第一推杆32的后侧表面铰接有第二推杆36,第二推杆36的上表面后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压紧弹簧37,第二压紧弹簧3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锥形灰斗3的下表面,第二推杆36的上表面铰接有第二竖杆38,第二竖杆38的长度为第一竖杆34长度的1.2倍至1.5倍,这样不仅可以将锥形挡板35向上顶起,还可以相对转动一定的角度,便于炉渣排出,提高稳定性,第二竖杆38的上表面铰接于锥形灰斗3的下表面后侧,余热回收箱4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循环水管41,循环水管41的内侧表面上端通过密封环42滑动连接有连接水管43,连接水管43的下表面通过弯管44固定连接有换热水管45,换热水管4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换热片46,可以进行热交换来回收余热加热循环水的同时,便于拉出余热回收箱4而清理外表面,避免灰尘堆积而影响使用,提高使用寿命,换热水管4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盖47,密封盖47的上表面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余热回收箱4的下表面开口处,调节箱6的内侧表面滑动连接有调节座63,调节座63的后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64,型号为LA-100Q,可以推动调节座63前后移动来调节位置,电动推杆64固定安装于调节箱6的后侧表面,调节座63的内部设有开口连接槽65,开口连接槽65的内部上端设有出气孔66,便于连通排空管61排出处理后的气体,开口连接槽65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烟气检测传感器67,型号为DSR-0025T,可以检测烟气浓度和酸碱度,便于控制排放质量,调节座63的前端表面设有环形槽7,环形槽7的内部底面两侧均设有张紧槽71,张紧槽71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张紧弹簧72,张紧弹簧72的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张紧杆73,张紧杆73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张紧槽71的内侧表面,张紧杆73的前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筒74,密封筒74的前端表面滑动连接于调节箱6的内侧前端表面,这样在移动调节座63时,也能够保证连接处的密闭性,避免泄露,保证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在使用时,将废气、液、固同时加入到焚烧炉体1内部进行焚烧处理,而在添加固体废料时,可以直接从上端到达炉排11上进行焚烧,这样比较方便高效,而产生的烟气比较热,会向上浮动,可以避免从进料管26溢出,保证稳定性,而产生的炉渣会掉落到锥形灰斗3内部,需要排渣时,可以向上推动第二推杆36,这样可以带着第一推杆32来推动锥形挡板35向上移动,打开下端开口,便于炉渣掉落,接着继续推动第二推杆36,可以通过比较长的第二竖杆38继续推动锥形挡板35的后侧,可以绕着第一竖杆34转动移动的角度,增加开口大小,提高排渣效率,比较仿方便,而烟气进入到余热回收箱4内部,可以通过加热换热片46和换热水管45,可以回收余热来加热循环水管41内部的循环水,有效利用能源,避免浪费,而使用过程中会有部分灰尘粘连到换热水管45上,停止工作时,可以打开密封盖47,通过连接水管43在循环水管41内部向下滑动,可以拉出换热水管45,便于清理,提高使用寿命和余热回收率,而烟气经过废气处理器5和旋风除尘器51除尘后,可以回收无害粉尘,同时净化后的气体进入到开口连接槽65内部,经过烟气检测传感器67检测,符合排放标准后,可以从出气孔66进入到排空管61内部排入空气中,而当检测不合格时,可以手动控制电动推杆64推出,这样可以将调节座63向前推动,这样出气孔66对阵回流管62,会进入到焚烧炉体1内部再次焚烧处理和净化,可以大大提高处理的稳定性和排放的洁净度,保证使用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