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除渣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4937发布日期:2019-08-03 16:37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除渣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渣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除渣设备。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的锅炉除渣设备中,较为常见的是采用干式除渣和湿式除渣,干式除渣是指在炉膛中炉渣经过炉底冷灰斗或者是凝渣箱凝固后排出,主要用于燃用灰熔点较高的煤,由于湿式除渣存在着水资源耗量大,运行维护费高,炉渣含碳量高、活性差、综合利用价值低,系统复杂、占地面积大、无法实现远距离气力输送等难题,选择千式除渣系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干式除渣在远距离输送的过程中存在堵塞的现象,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干式除渣在远距离输送的过程中存在堵塞现象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除渣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除渣设备,包括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由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组成,所述第二管道置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部,且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通过隔板连接固定,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形成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密闭的腔体,所述第二管道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侧壁为斜面,所述斜面的倾斜方向沿气流流动方向从所述第二管道向所述第一管道,且斜面的倾斜角度为 20°至75°,所述第一管道的内壁设置有破碎体。

优选的,所述破碎体为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沿圆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壁,且第一凸块的形状为半球形。

优选的,所述破碎体为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沿圆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壁,第二凸块的形状为锥形,且该锥形的顶端朝向所述第二管道。

优选的,所述破碎体由支架、筒体和凸起组成,所述支架置于所述第一管道的内壁,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所述筒体,且所述筒体的表面设置有所述凸起。

优选的,所述凸起的形状为半球形或者锥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端口均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输送管道由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组成,第一管道的内部套设有第二管道,且第二管道设置有通孔,在对栓状流进行低速传输的过程中,第二管道主要用于输送灰、渣,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的腔体用于输气,压缩空气不断涌入腔体和第二管道的内部并形成剧烈紊流效应,增加输送効率的同时可以有效防止管道的堵塞。

2、本实用新型利用隔板将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形成的空间隔成多个密闭的腔体,当某一腔体发生堵塞时,堵塞一端的压力升高迫使输送气流进入第二管道,进入第二管道的压缩气流从堵塞端的下游的通孔以较高的流速流出,实现对堵塞的灰渣产生扰动和吹通的作用,且各个腔体各自独立,单个腔体的堵塞不影响整体的输送。

3、本实用新型第一管道的内壁设置有破碎体,对于进入腔体内的灰、渣,利用其自身速度撞击破碎体进行进一步的破碎,可以有效防止大粒径的灰、渣造成腔体的堵塞。

综上,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上设置的通孔,形成剧烈紊流效应,配合破碎体,增加输送効率的同时可以有效防止管道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除渣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除渣设备的图1的 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除渣设备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端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除渣设备的第二管道的外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除渣设备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除渣设备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除渣设备的图6中 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第一管道、2破碎体、2a破碎体、3通孔、31斜面、4 隔板、5第二管道、6筒体、7支架、8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照图1-4,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除渣设备,包括输送管道,该输送管道用于火电发电厂锅炉除渣设备中,尤其是干渣输送,所述输送管道由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5组成,所述第二管道5置于所述第一管道1的内部,且所述第二管道5与所述第一管道1通过隔板4连接固定,所述隔板4将所述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5之间形成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密闭的腔体,腔体的数量为2至8个,所述第二管道5设置有通孔3,该输送管道用于低速输送栓状流,其中低速是指固气混合物在输送管道内起始流速低,一般为2至3m/s,栓状流是指通过仓泵将物料与输送压缩空气混合成气固混合物后输送到输送管道内,形成一定长度的气固混合物料栓,在压缩空气作用下形成栓状流被输送,正常输送时,第二管道5主要用于输送灰、渣,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5之间的腔体用于输气,压缩空气不断涌入腔体和第二管道5 的内部并形成剧烈紊流效应,增加输送効率的同时可以有效防止管道的堵塞,所述通孔3的侧壁为斜面31,所述斜面31的倾斜方向沿气流流动方向从所述第二管道5向所述第一管道1,且斜面31的倾斜角度为20°至75°,可以防止灰、渣进入腔体的过程中与第二管道 5上通孔3的侧壁发生碰撞,便于灰、渣顺利从第二管道5进入腔体并与第一管道1的内壁设置的破碎体2发生碰撞破碎,有效防止大粒径的灰、渣造成腔体的堵塞,由于隔板4将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5 之间形成的空间隔成多个密闭的腔体,当某一腔体发生堵塞时,堵塞一端的压力升高迫使输送气流进入第二管道5,进入第二管道5的压缩气流从堵塞端的下游的通孔以较高的流速流出,实现对堵塞的灰渣产生扰动和吹通的作用,且各个腔体各自独立,单个腔体的堵塞不影响整体的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5的端口均设置有密封圈,保证输送过程中,输送管道的密封性。

实施例1:所述破碎体2为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沿圆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1的内壁,且第一凸块的形状为半球形,利用半球形的表面与灰、渣进行撞击并使得灰、渣进一步破碎。

实施例2:所述破碎体2为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沿圆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道1的内壁,第二凸块的形状为锥形,且该锥形的顶端朝向所述第二管道5,利用锥形的顶端尖刺与灰、渣进行撞击并使得灰、渣进一步破碎。

实施例3:所述破碎体2由支架7、筒体6和凸起8组成,所述支架7置于所述第一管道1的内壁,所述支架7上转动连接有所述筒体6,且所述筒体6的表面设置有所述凸起8,在腔体输气的过程中会使得筒体6转动,利用筒体表面的凸起8与灰、渣进行撞击并使得灰、渣进一步破碎。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8的形状为半球形或者锥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