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式旋转往复炉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6787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式旋转往复炉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式锅炉所用的炉排。
在一般锅炉中,层式燃烧是小型锅炉中的主要燃烧方式。其设备上有人力添煤的固定炉排和机械添煤的移动炉排。目前生产和使用的移动炉排只适用于卧式锅炉。对于立式锅炉来说都是人力添煤的固定炉排。用这种固定炉排的不足之处为燃煤不能充分燃烧,且劳动强度大,消烟除尘难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不足而设计的一种能自动添煤、且煤能充分燃烧的往复运动的圆环形炉排。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固定炉排和活动炉排,其技术要点是活动炉排和固定炉排都是扇形,其固定炉排和活动炉排相互首尾搭接构成开口式圆环炉排,固定炉排与固定支架相铰接,活动炉排与旋转支架相铰接,旋转支架的中心孔安装在中心轴上,可以在中心轴的支承下转动。旋转支架与连杆的一端相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动力轮相铰接,这样就构成了本圆式旋转往复炉排,它的工作原理是动力轮的转动带动连杆作往复运动,连杆的往复运动带动旋转支架来回转动,旋转支架的来回转动带动活动炉排往复运动,活动炉排的往复运动将从煤斗下落到炉排下的煤依次向前推动,经过燃烧的煤渣最后经圆环形炉排的开口部位下落到煤渣储存坑,以便进行清除。
由于本实用新型以机械传动方式进行送煤代替了手工添煤,降低了劳动强度。由于本送煤机构使从煤斗落到炉排面上的煤沿着炉排表面成波浪起伏蠕动前进,经预燃区使煤层逐渐干馏,然后进入主燃区进行充分燃烧,最后经余燃区使煤层全部燃尽后将渣推入灰室,可以使煤进行充分地燃烧,提高煤的燃烧率。另外使用本炉排的锅炉便于消烟除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固定炉排和活动炉排安装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说明活动炉排(8)和固定炉排(2)一般由铸铁制造,为了使活动炉排(8)与固定炉排(2)互相首尾搭接构成开口圆环形炉排,每一块活动炉排(8)或固定炉排(7)都被制造成扇,然后再将固定炉排(2)与固定支架(5)相铰接。将活动炉排(8)与旋转支架(7)相铰接。这样构成的开口圆环形炉排最好为第一块为活动炉排(8)、第二块为固定炉排(2)、第三块为活动炉排(8)、……依次类推,最后一块应为固定炉排(2),并且最后这一块固定炉排(2)应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5)上。当然第一块炉排也可为固定炉排(2)。旋转支架(7)的中心孔安装在中心轴(6)上,可绕中心轴(6)进行旋转。旋转支架(7)可以制成圆盘形。旋转支架(7)最好制成辐条形,这样固定支架就可以安装在两个铰接活动炉排(8)的辐条之间,减少了安装空间。旋转支架(7)的外端部与连杆(3)的一端相铰接,连杆(3)的另一端与动力轮(4)相铰接,这样就可以使动力轮(4)的旋转运动使连杆(3)变成往复运动,连杆(3)的往复运动使旋转支架(7)的产生摆动,从而导致活动炉排(8)作往复运动。动力轮(4)可由电动机或内燃机经减速器带动。煤斗(1)应固定安装在第一块活动炉排(8)的上面,使煤下落到活动炉排(8)的前端的固定炉排(2)上,当活动炉排(8)进行往复运动时,将煤向前运送。本炉排可以适用立式锅炉进行加煤。
权利要求1.圆式旋转往复炉排,包括活动炉排[8]和固定炉排[2]其特征在于每一块活动炉排[8]和固定炉排[2]都为扇形,其固定炉排[2]与活动炉排[8]相互首尾搭接构成开口圆环炉排,固定炉排[2]与固定支架[5]相铰接,活动炉排[8]与旋转支架[7]相铰接,旋转支架[7]的中心孔安装在中心轴[6]上,旋转支架[7]与连杆[3]的一端相铰接,连杆[3]另一端与动力轮[4]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式旋转往复炉排,其特征在于旋转支架(7)为辐条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立式锅炉所用的炉排。它包括固定炉排(2)和活动炉排(8),其技术要点是每一块活动炉排和固定炉排都为扇,它们之间相互首尾搭接构成开口圆环炉排,固定炉排与固定支架(5)相铰接,活动炉排与旋转支架(7)相铰接,旋转支架的中心孔安装在中心轴(6)上,旋转支架与连杆(3)的一端相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动力轮(4)相铰接。本炉排可以自动送煤,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煤的燃烧率,且便于消烟除尘。
文档编号F23H11/00GK2092029SQ91211560
公开日1992年1月1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27日
发明者王彬, 马明鲁 申请人:济南市热管应用技术研究所实验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