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能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0816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能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领域中用于介质换热的增能换热器。
换热器是用于介质之间热量交换的一种装置,目前常用的管式换热器是在蛇形管内流通有一种介质,蛇形管外的容器内也流通有一种介质,通过蛇形管与介质接触的传导作用进行热量交换。由于该换热器的体积较大,耗用金属的量也较大,同时效率低,维修也比较困难。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的增能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增能换热器是由上、下壳体、隔板和增能超导热管〔注〕组成。在上、下壳体之间的隔板上,装有若干增能超导热管,热管的一端在上壳体腔内,另一端在下壳体腔内;上、下壳体与隔板之间的连接处均用密封材料密封并固定;上壳体上有冷工质的进、出口,下壳体上有热工质的进、出口。
当冷工质由上腔进口进入换热器、热工质由下腔进口进入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时,由于增能超导热管不仅有传导热的作用,同时在热工质的激发下,还有增能效果,并释放出一定的热量。所以该换热器不仅能高效、充分的进行热交换,而且还能增加热量,大大提高了换热器的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而且热效率较高。可广泛应用于流动介质的热交换装置中。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冷工质进口;(2)为上壳体;(3)为隔板;(4)为增能超导热管;(5)为冷工质出口;(6)为热工质出口;(7)为底座;(8)为下壳体;(9)为热工质进口。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上壳体(2)和下壳体(8)之间的隔板(3)上,装有若干增能超导热管(4),热管(4)的一端在上壳体(2)的腔内,另一端在下壳体(8)的腔内;上、下壳体与隔板之间的连接处均用密封材料密封并固定;上壳体(2)上有冷工质的进、出口(1)和(5),下壳体(8)上有热工质的进、出口(6)和(9)。当冷工质由上腔进口(1)进入换热器、热工质由下腔进口(9)进入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时,由于增能超导热管(4)不仅有传导热的作用,同时在热工质的激发下,还有增能效果,并释放出一定的热量。所以该换热器不仅能高效、充分的进行热交换,而且还能增加热量,大大提高了换热器的热效率。
注超导热管是原中国科学院渠玉芝教授发明的,已获美国专利,专利号为69169U·S·PTO 08/957148。
权利要求1.一种增能换热器,是由上、下壳体、隔板和增能超导热管组成,其特征是在上、下壳体(2)和(8)之间的隔板(3)上,装有若干增能超导热管(4),热管的一端在上壳体(2)的腔内,另一端在下壳体(8)的腔内;上、下壳体与隔板之间的连接处均用密封材料密封并固定;上壳体(2)上有冷工质的进、出口(1)和(5),下壳体(8)上有热工质的进、出口(6)和(9)。
专利摘要一种属于热交换领域中用于介质换热的增能换热器,是针对现有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低、结构复杂、维修不方便的问题而设计的。主要是在换热器上、下壳体之间的隔板上装有若干增能超导热管,热管的一端在上壳体腔内,另一端在下壳体的腔内。从而实现了进入上、下壳体腔内介质的热交换。由于增能超导热管的作用,该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可大大提高。可广泛应用于流动介质的换热装置中。
文档编号F28D15/02GK2341108SQ9820956
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15日
发明者王仕国, 于德清 申请人:王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