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热管消烟除尘节能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559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导热管消烟除尘节能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底部和侧壁送风方案并带有吊烘和超导导管的节能型锅炉。
现有的锅炉大多是采用一种送风的方案,致使燃烧腔内燃烧进行的不充分,导致燃烧状态不好、热能利用率低,粉尘的排放量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导热管消烟除尘节能锅炉,提高热量利用率,使燃烧更充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超导热管消烟除尘节能锅炉,其组成包括带有进煤口排烟口和燃烧腔的带有夹层的炉体、安装在所述的炉体上的供风机构、安装在所述的炉体内并与所述的夹层相通的装有超导介质导管的吊胆、在所述的吊胆下面即所述的燃烧腔的上面装有消烟除尘耐火吊烘。
上述的超导热管消烟除尘节能锅炉,所述的供风机构包括风机、安装在送风管路上调节阀、受所述的调节阀控制风量,安装在所述的燃烧腔下部的一次风箱、受所述的调节阀控制风量,安装在所述的燃烧腔侧壁的二次风箱。
上述的超导热管消烟除尘节能锅炉,所述的导管的1/2-3/4插入到吊胆中。
上述的超导热管消烟除尘节能锅炉,所述的供风机构包括受所述的调节阀控制风量安装在所述的燃烧腔侧壁的切线方向的二次风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在传统的底部供风的基础上,增加了二次风箱12、风嘴11、风管12等侧壁供风,使燃烧腔内形成旋转气流,实现旋风除尘。
2.通过增加二次风箱12、风嘴11、风管12等侧壁供风,强化了燃烧腔内的氧气流通效果,使燃烧更加充分,提高燃料中热能的利用率,降低燃烧成本。
3.在所述的吊胆下面即所述的燃烧腔的上面装有消烟除尘耐火吊烘,使旋转上升的烟气中的煤粉受到阻隔、冲撞而下落回燃烧腔中,进行充分燃烧。
4.燃烧产生的热气流通过吊胆和炉体间的环形通道,在侧壁产生的旋转风的作用下,旋转式上升,不但增加了烟气的换热流程还增加了锅炉的热吸收效率。
5.通过装有超导介质的导管将热量高效吸收,经济效益显著。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
图1的俯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超导热管消烟除尘节能锅炉,其组成包括带有进煤口、排烟口8和燃烧腔16并带有夹层15的炉体7、安装在所述的炉体7上的供风机构、安装在所述的炉体7内并与所述的夹层15相通的装有超导介质导管3的吊胆4、在所述的吊胆4下面即所述的燃烧腔16的上面装有多孔的消烟除尘耐火吊烘10,所述的吊胆4与所述的夹层15通过吊胆下部的连通管9和吊胆上部的连通管5相连,夹层15上也可以设置装有超导介质的导管6。
实施例2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超导热管消烟除尘节能锅炉,所述的供风机构包括风机、安装在送风管路上调节阀1、调节阀1可以调整送往一次风箱14、二次风箱12和送风嘴11风管2的风量和风压。受所述的调节阀1控制风量安装在所述的燃烧腔16下部的一次风箱14、受所述的调节阀1控制风量安装在所述的燃烧腔侧壁上,在高于炉蓖13的上面安装的二次风箱12。
实施例3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超导热管消烟除尘节能锅炉,所述的导管3的1/2-3/4插入到吊胆4中。
实施例4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超导热管消烟除尘节能锅炉,所述的供风机构包括受所述的调节阀1控制风量安装在所述的燃烧腔16侧壁的切线方向的二次风的风嘴11和风管2。
权利要求1.一种超导热管消烟除尘节能锅炉,其组成包括带有进煤口排烟口和燃烧腔的带有夹层的炉体、安装在所述的炉体上的供风机构、安装在所述的炉体内并与所述的夹层相通的装有超导介质导管的吊胆、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吊胆下面即所述的燃烧腔的上面装有消烟除尘耐火吊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导热管消烟除尘节能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的供风机构包括风机、安装在送风管路上调节阀、受所述的调节阀控制风量安装在所述的燃烧腔下部的一次风箱、受所述的调节阀控制风量安装在所述的燃烧腔侧壁的二次风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导热管消烟除尘节能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管的1/2-3/4插入到吊胆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导热管消烟除尘节能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的供风机构包括受所述的调节阀控制风量安装在所述的燃烧腔侧壁的切线方向的二次风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导热管消烟除尘节能锅炉,其特征是所述的导管的1/2-3/4插入到吊胆中。
专利摘要超导热管消烟除尘节能锅炉。现有的锅炉采用一种送风的方案,致使燃烧不充分,燃烧不好、热能利用率低,粉尘排放多。本产品的组成包括:带有进煤口、排烟口8和燃烧腔16并带有夹层15的炉体7、安装在炉体7上的供风机构和与所述的夹层15相通的装有超导介质导管3的吊胆4、在吊胆4下面即燃烧腔16的上面装有多孔的消烟除尘耐火吊烘10。本产品是具有消烟和除尘效果的高效率的超导节能锅炉,可以作为公用民用建筑中的供热锅炉使用。
文档编号F24H1/28GK2415306SQ0020320
公开日2001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28日
发明者曹洪义 申请人:曹洪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