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水式卧式燃气常压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9513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水式卧式燃气常压热水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水式卧式燃气常压热水锅炉技术领域。
现有的燃气热水锅炉仅在炉膛内上方设有火管,前后烟室处有很厚的耐火材料墙,由前后盖板开启进行烟室维修,因而使整个锅炉构造复杂,延长了加热时间,降低了热利用率,增加了能耗,缩短了锅炉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全水式卧式燃气常压热水锅炉,根据现代燃气设备的特点,重新设计锅炉的内部结构,从而否定了传统锅炉内部结构由于使用了大量耐火材料而造成的受热面积小、排烟温度高、热效率低、故障频繁、使用寿命短的原有缺点,通过彻底地改造,把燃烧火焰完全致于被加热水体的中央,也就是把水做为最理想的耐火材料,从而达到受热迅速、热利用率高、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整个锅炉本体18周边有保温层22并由支撑架19和底座17支撑,燃烧机1通过前下水箱2装在炉膛13内,炉膛13与下火管20、前烟室4、上火管组8、后上烟室9和排烟口10相通,前下水箱2与前上水箱3、前水室21、后水箱14和后水室12相通,出水口6与前水室21相通,后水箱14与进水口23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在结构上把锅炉内的水直接作为最优良的耐火材料,把燃烧火焰完全致于被加热水体的中央,这样,锅炉整体钢结构完全被水体包围接触,加上水体良好的传热性能和自然流动,使得整体钢结构受热均匀,并且钢材温度始终保持在100度以下,这样就基本上杜绝了因燃烧高温造成的钢质苛性脆化的破裂现象,克服了一般锅炉不可避免的反复维修问题,找到了有效地延长锅炉使用寿命的可靠方法,从根本上取消了传统锅炉必须使用的各种耐火材料,把燃烧火焰完全致于被加热水体的中央,加大了水体受热面积,缩短了加热时间,使热能得到最直接、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污染,该锅炉构思新颖,结构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
,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该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燃烧机,2、前下水箱,3、前上水箱,4、前烟室,5、排气口,6、出水口,7、压力表,8、上火管组,9、后上烟室,10、排烟口,11、后下烟室,12、后水室,13、炉膛,14、后水箱,15、排污口,16、温控器,17、底座,18、锅炉本体,19、支撑架,20、下火管,21、前水室,22、保温层,23、进水口。
水泵运转使水通过进水口23进入后水箱14,然后依次进入后水室12、前下水箱2、前水室21和前上水箱3;由燃烧机1产生的火焰进入炉膛13经下火管20至前烟室4,再通过上火管组8回程到后上烟室9,废气经烟道10排出,整个加热循环使上述容器内的水被加热形成循环用于取暖供热;温控器16用于锅炉运行时监控水体运行温度;压力表7用于保证锅炉出现意外超压时停止运行。
权利要求1.全水式卧式燃气常压热水锅炉,其特征是整个锅炉本体(18)周边有保温层(22)并由支撑架(19)和底座(17)支撑,燃烧机(1)通过前下水箱(2)装在炉膛(13)内,炉膛(13)与下火管(20)、前烟室(4)、上火管组(8)、后上烟室(9)和排烟口(10)相通,前下水箱(2)与前上水箱(3)、前水室(21)、后水箱(14)和后水室(12)相通,出水口(6)与前水室(21)相通,后水箱(14)与进水口(23)相通。
专利摘要全水式卧式燃气常压热水锅炉,整个锅炉本体18周边有保温层22并由支撑架19和底座17支撑,燃烧机1通过前下水箱2装在炉膛13内,炉膛13与下火管20、前烟管4、上火管组8、后上烟室9和排烟口10相通,前下水箱2与前上水箱3、前水室21、后水箱14和后水室12相通,出水口6与前水室21相通,后水箱14与进水口23相通。
文档编号F24H1/22GK2417425SQ0020748
公开日2001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1日
发明者周崇台 申请人:周崇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