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269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辅助加热的空调器,特别是一种带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的空调器。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空调器都使用干烧管或电热丝进行辅助加热。其原理是利用气流通过干烧管或电热丝表面时,进行热交换,让气流将其产生的热能带出来。这是一种传统的辅助加热方式,虽然能产生一定的辅助加热的效果,但存在如下缺点(1)干烧管或电热丝是导电金属,工作时易触电。(2)干烧管或电热丝通电加热时,热量集中在其表面,温度特别高,不定向的热能散失,容易造成内部件尤其是塑料件变形甚至起火。(3)干烧管或电热丝的表面积小,若直接与空气热交换,容易造成空调器出风温度不均匀。
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干管、电热丝易触电、空调出风不均匀的缺点,提供带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的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解决带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的空调器,包括由过滤网、蒸发器、贯流扇叶、贯流电机等构成的通常结构空调器,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由红外线管、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构成,红外线管设在蒸发器和贯流扇叶之间,温度传感器装在蒸发器上、其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红外线管的电源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还可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解决为增强红外线管对蒸发器的热效果,在红外线管的旁边设有反射器,最好采用弧形或圆弧形反射器,反射器的中心正对红外线管,反射器的背面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
控制器由单片机芯片MCU及与UCU的I/O口连接的三极管Q1、继电器TR2、电阻R13及电阻R4、R9、电容C8连接而成;三极管Q1、继电器TR2及电阻R3构成驱电路,该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MCU的I/O口、输出端连接红外线管;MCU的二个I/O口分别连接前述两个温度传感器的电信号输出端。
MCU是一片多功能单片机,其型号为TMP87PH46N。
控制器设定为自动控制模式或人工控制模式,使空调器可设定自动模式或人工模式对蒸发器进行辅助加热。控制器对升温加热过程进行监控与保护,使反射器表面的温度及蒸发器表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过程安全可靠进行。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是利用红外线管代替干烧管或电热丝进行辅助加热。是利用红外线管绝缘的管身和高效的辐射加热特点的一种技术,它解决了空调器由于使用干烧管或发热丝作为辅助加热元件所出现的易触电、温度高、容易造成内部件尤其是塑料件变形甚至起火及空调器出风温度不均匀的缺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红外线管发出高效的、定向的红外线辐射热能,辅助空调器的蒸发器加热升温,在气流通过蒸发器时,空气直接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被加热了的空气再被空调器吹出,实现了红外线的辅助加热功能。


图1是通常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图。
图2是装有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图。
图3是空调器的气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控制器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从图3可知,本实施例由过滤网8、蒸发器5、贯流扇叶6、贯流电机9构成的常规空调器1和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由红外线管2、温度传感器4和控制器7构成,红外线管2设在蒸发器5和贯流扇叶6之间,温度传感器4装在蒸发器5上、其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7的输入端,控制器7的输出端连接红外线管7的电源输入端。在红外线管2的旁边设有反射器3,反射器3的中心正对红外线管2,反射器3的背面设有温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7的输入端。
从图4可知,控制器7由单片机芯片MCU及与UCU的I/O口连接的三极管Q1、继电器TR2、电阻R13及电阻R4、R9、电容C8连接而成,其中MCU的一个I/O口通过电阻R13连接Q1的基极,Q1的集电极通过继电器TR2连接红外线管2电源输入端,三极管Q1、继电器TR2、电阻R13构成红外线管2的驱动电路 MCU的二个I/O口分别连接前述两个温度传感器4的电信号输出端。MCU除控制红外线管2和温度传感器4之外,还控制空调器的其他部分,构成整个空调器的控制中心。MCU是一片多功能单片机,其型号为TMP87PH46N。MCU(IC1)的I/O口分别通过Port1接收遥控输入信号、通过Port2连接按键输入端、通过Port3连接步进电机控制端、通过Port4连接室内风机控制端、通过Port5连接室外风机控制端、通过Port6连接压缩机控制端、通过Port7连接四通阀控制端、通过Port8连接蜂鸣器控制端、通过Port9连接指示灯控制端、Port10连接复位电路输出端。MCU(IC1)的第27号脚通过CNF3连接内盘、第28号脚通过CNF4连接外盘、第29号脚通过CNF5连接室内机。
本实施例中为增强红外线管对蒸发器的辅助加热效果,反射器3采用弧形或圆弧形反射器。控制器7设定为自动控制模式或人工控制模式,使空调器可设定自动模式或人工模式对蒸发器5进行辅助加热。控制器对加热过程进行监控与保护,使控制反射器表面的温度及蒸发器表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过程安全可靠进行。
从图1、图2、图3可知,本实施例拥有常规空调器的结构和功能,如过滤网8、蒸发器5、贯流扇叶6、贯流电机9等。当启动红外线辅助加热功能时,红外线管2在控制在7的控制下工作,发出红外线。红外线在反射器3的反射作用下,照射(热能辐射)到蒸发器5上,实现红外线管2对蒸发器5的辅助加热、升温。从图3可知,在控制器7的控制下,贯流电机9带转贯流扇叶6,空气通过过滤网8、蒸发器5进入机内,经贯流风机9排出,造成空调室内机内腔1产生负压,形成空气循环。此时,室内空气由过滤网8经过蒸发器5进入内腔1。当空气经过蒸发器5时,由于空气温度低于蒸发器5的温度,空气与蒸发器5发生热交换,使空气温度上升,然后升温后的空气从出风口吹出。从而实现了红外线辅助加热的功能。
权利要求1.带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的空调器,包括由过滤网(8)、蒸发器(5)、贯流扇叶(6)、贯流电机(9)等构成的通常结构空调器,其特征是还包括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由红外线管(2)、温度传感器(4)和控制器(7)构成,红外线管(2)设在蒸发器(5)和贯流扇叶(6)之间,温度传感器(4)装在蒸发器(5)上、其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7)的输入端,控制器(7)的输出端连接红外线管(7)的电源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的空调器,其特征是在红外线管(2)的旁边设有反射器(3),最好采用弧形或圆弧形反射器,反射器(3)的中心正对红外线管(2),反射器(3)的背面设有温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7)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的空调器,其特征是控制器(7)由单片机芯片MCU及与UCU的I/O口连接的三极管Q1、继电器TR2、电阻R13及电阻R4、R9、电容C8连接而成;三极管Q1、继电器TR2及电阻R3构成驱电路,该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MCU的I/O口、输出端连接红外线管(2)的电源输入端;MCU的二个I/O口分别连接前述两个温度传感器(4)的电信号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的空调器,其特征是MCU是单片机芯片,其型号为TMP87PH46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的空调器,其特征是控制器(7)设定为自动控制模式或人工控制模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带红外辅助加热装置的空调器,包括由过滤网8、蒸发器5、贯流扇叶6、贯流电机9等构成的通常结构空调器,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红外杀菌装置,红外杀菌装置由红外线管2、温度传感器4和控制器7构成,红外线管2设在蒸发器5和贯流扇叶6之间,温度传感器4装在蒸发器5上、其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7的输入端,控制器7的输出端连接红外线管7的电源输入端。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是利用红外线管代替干烧管或电热丝进行辅助加热,它解决了空调器由于使用干烧管或发热丝作为辅助加热元件所出现的易触电、温度高、容易造成内部件尤其是塑料件变形甚至起火及空调器出风温度不均匀的缺点。
文档编号F24D5/00GK2639759SQ0322400
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6日
发明者陈锦聪 申请人: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