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多台压缩机并联变频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1522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实现多台压缩机并联变频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频空调器,具体地说是通过室外机中多台压缩机的并联设计来达到较宽频率范围内的能力要求。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办公环境和家庭居住条件的改善,对于具有智能化的中央空调有了较多的需求。针对所使用的房间户型或室内面积的不同,通常智能化中央空调器都会配置有包括多台压缩机的室外机组,以适应使用时室内工作能力的不断变化。
现有多联室外机组,至少包括有一台大功率变频压缩机。当室外机组工作能力需求超过一定值时,通常是采用单个大功率变频压缩机来实现能量调节。这种设计方案,虽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输出能量和功率的变化,但也有着较大的局限性。突出体现在一方面,随着变频压缩机能力的升高,需要相应地提高所配置的其他功能模块,因而空调器整体成本就会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因为变频压缩机的频率范围一般在30-120赫兹之间,当在最低频率运行时室外机的输出能力仍将超出室内机最小能力,所以就形成了能力过剩、过多地消耗电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调器可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实现多台压缩机并联后变频运行的设计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频空调器,其室外机组包括有一台变频压缩机和至少一台定频压缩机。通过小功率的变频压缩机和定频压缩机的并联连接,来替代一台大功率变频压缩机。
其主要设计结构是,变频压缩机与一单向阀串接,每台定频压缩机与一单向阀串接后,压缩机间再进行并联连接。
通过设置一电磁阀控制定频压缩机的开闭。
当室内机工作能力要求较小时,可通过电磁阀关闭定频压缩机,则由小功率的变频压缩机单独工作。
当室内机工作能力要求较大时,通过电磁阀来开启定频压缩机,则由变频压缩机和定频压缩机共同参与来提高室外机组输出功率。
为保证随制冷剂流出的润滑油能返回到压缩机中,在室外机组的排气管上设置一油分离器,回气管分别连通变频压缩机和定频压缩机。以使经油分离器分离出的润滑油可经回气管分别返回变频压缩机和定频压缩机。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实现多台压缩机并联变频的空调器,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通过定频压缩机和小功率变频压缩机并联来代替一台大功率变频压缩机,可节省相应结构功能模块的配置,大大降低空调器成本。
2、使用小功率变频压缩机工作,可有针对性提供匹配方案,因而可以有效地满足室内机的最小能力需求,不会形成能力过剩,可有效控制能耗。
3、可解决变频压缩机长时间在较低频率下工作所带来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空调器的室外机组结构示意图。
其中,包括有变频压缩机A、定频压缩机B,单向阀1,回气管2,油分离器3,四通阀4,电磁阀5,冷凝器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现多台压缩机并联变频的空调器,其室外机组包括有变频压缩机A、定频压缩机B,以及油分离器3,四通阀4,冷凝器6。
其中,变频压缩机A与单向阀1串接,定频压缩机B与另一单向阀串接后,两压缩机再进行并联连接。
在并联后的管路上设置一电磁阀5,可通过电磁阀5来调节定频压缩机B的开闭。
在室外机组的排气管上设置一油分离器3,通过油分离器3分离出的润滑油可经回气管2分别返回变频压缩机A和定频压缩机B。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现多台压缩机并联变频空调器,通过变频压缩机A和定频压缩机B并联使用来代替现有的大功率变频压缩机。
当空调器使用功率要求较小时,通过电磁阀5关闭定频压缩机B,当此时由变频压缩机A单独工作,通过频率的小范围变化来适应工作能力的变化要求。
当空调器使用功率要求较大时,只通过变频压缩机A已难以满足工作能力需求。则此时通过电磁阀5开启定频压缩机B,以参与到变频压缩机A的工作中,则室外机组的工作能力随之增大。
上述变频压缩机A和定频压缩机B并联技术,可适应不同工作能力范围内的要求,以较小的功率配置来完成较广范围内的能力调节。
权利要求1.一种实现多台压缩机并联变频的空调器,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组,其特征在于室外机组包括有一台变频压缩机和至少一台定频压缩机,多台压缩机分别与单向阀连接后再进行并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多台压缩机并联变频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定频压缩机开闭的电磁阀设置在上述压缩机并联后的管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多台压缩机并联变频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室外机组的排气管上设置一油分离器,回气管与每台压缩机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实现多台压缩机并联变频的空调器,通过一台变频压缩机和至少一台定频压缩机替代一台大功率变频压缩机。从而可以节省相应结构功能模块的配置,降低空调器成本,而且不会形成能力过剩,可有效控制能耗。
文档编号F24F11/02GK2665595SQ20032010697
公开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8日
发明者张晓兰, 毛守博, 卢大海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