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补汽式汽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5062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补汽式汽轮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补汽式汽轮机。
技术背景水泥窑余热发电大多采用的是带补燃锅炉标准进汽参数的汽轮机,使用这种汽轮机发电,水泥窑余热利用效率低,发电成本高。要提高水泥窑余热利用率,只有采用补汽式汽轮机。但现有补汽式汽轮机,由于选取的补汽参数与主蒸汽参数不匹配,补汽装置设计不合理,使蒸汽无法补进去或补汽后能量损失大,无法达到提高余热利用率,增加发电量的效果,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补汽式汽轮机,使汽轮机通过设计一合理的补汽结构,达到提高水泥窑纯低温余热系统的余热利用率,大大增加发电量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补汽式汽轮机,在汽轮机的适当位置设计了一汽轮机补汽装置,该补汽装置由补汽缸(2)、补汽阀(1)构成;补汽缸内部呈蜗壳式形状;补汽口(3)的下端连接有补汽阀(1),补汽阀(1)的开与关通过电磁阀(4)控制并与主汽门联锁,电动调节阀(5)装在补汽阀的前面,补汽阀(1)的补汽量由电动调节阀(5)控制;汽轮机运行时,从高压锅炉进入的蒸汽,通过主汽门进入汽轮机汽缸(2)做功,从低压锅炉进入的蒸汽通过补汽阀(1)到补汽口(3),然后通过蜗壳式环形补汽通道(6)在汽轮机汽缸(2)内沿圆周方向与前面主蒸汽进行充分均匀混合后做功,最后排入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如上所述技术方案,其具有如下优越性本实用新型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补汽式汽轮机,其补汽装置具有补汽阀、自动调节阀、电磁控制阀和带蜗壳形状的补汽结构,使蒸汽顺利补进汽轮机,使补汽部分与主蒸汽部分沿圆周充分均匀地混合后做功,蒸汽能量损失小。且该补汽装置能达到自动控制调节补汽量,有效地利用了余热,汽轮机内效率高。


图1是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补汽式汽轮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补汽式汽轮机的补汽缸A放大图;图3是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补汽式汽轮机的补汽装置控制原理图。
如图1、2、3中所示1-补汽阀,2-汽轮机补汽缸;3-补汽口;4-电磁阀;5-电动调节阀;6-蜗壳式环形补汽通道。
具体实施例该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补汽式汽轮机,在汽轮机的适当位置设计了一汽轮机补汽装置,该补汽装置由补汽缸(2)、补汽阀(1)构成;补汽缸内部呈蜗壳式形状;补汽口(3)的下端连接有补汽阀(1),补汽阀(1)的开与关通过电磁阀(4)控制并与主汽门联锁,电动调节阀(5)装在补汽阀的前面,补汽阀(1)的补汽量由电动调节阀(5)控制;汽轮机运行时,从高压锅炉进入的蒸汽,通过主汽门进入汽轮机汽缸(2)做功,从低压锅炉进入的蒸汽通过补汽阀(1)到补汽口(3),然后通过蜗壳式环形补汽通道(6)在汽轮机汽缸(2)内沿圆周方向与前面主蒸汽进行充分均匀混合后做功,最后排入冷凝器。
权利要求1.一种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补汽式汽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汽式汽轮机,在汽轮机的适当位置设计了一汽轮机补汽装置,该补汽装置由补汽缸(2)、补汽阀(1)构成;补汽缸(2)内部呈蜗壳式形状;在汽轮机的下部有一补汽口(3),补汽口(3)的下端连接有补汽阀(1),补汽阀(1)的开与关通过电磁阀(4)控制,并与主汽门联锁相通;电动调节阀(5)装在补汽阀的前面。
专利摘要一种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补汽式汽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补汽式汽轮机,在汽轮机的适当位置设计了一汽轮机补汽装置,该补汽装置由补汽缸(2)、补汽阀(1)构成;补汽缸(2)内部呈蜗壳式形状;在汽轮机的下部有一补汽口(3),补汽口(3)的下端连接有补汽阀(1),补汽阀(1)的开与关通过电磁阀(4)控制并与主汽门联锁相通;电动调节阀(5)装在补汽阀的前面,该补汽式汽轮机可提高水泥窑纯低温余热系统的余热利用率,大大地增加发电量,节约能源。
文档编号F27D17/00GK2782939SQ20042007478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日
发明者陈付平, 王家全, 王宏波, 罗伟, 程庆芳, 郭纪惠 申请人:中信重型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