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窑余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71981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退火窑余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浮法玻璃生产线相关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退火窑余热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浮法玻璃生产线中的退火窑中中温区和低温区大量的热量是浪费掉的,而退火窑的这部分热能如果能利用起来,会大大降低北方厂区环境温度升温所需要的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退火窑余热利用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包括退火窑本体,其特征在于它还有余热利用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由中温区抽热管、低温区抽热管、风机、一次热交换机、二次热交换机、有害气体吸附装置和一组终端热气释放装置,退火窑本体的中温区和低温区分别设有抽风口,中温区抽热管和低温区抽热管的一端分别与退火窑本体中温区和低温区的抽风口相通,风机的抽风口分别与中温区抽热管和低温区抽热管的另一端相通,一次热交换机的热风入口与风机的出风口相通,二次热交换机的热风入口与一次热交换机的出风口相通,一次热交换机和二次热交换机的冷水入口分别与自来水管网相通,一次热交换机和二次热交换机的的热水出口分别与厂区供热管网相通,有害气体吸附装置与二次热交换机的出风口相通,一组终端热气释放装置的进气口有害气体吸附装置的出气口相通,一组终端热气释放装置的排气口均布在厂区。
[0005]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抽取了退火炉中温区和低温区的余热为厂区环境升温,大大节省了供暖支出。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退火窑本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有余热利用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由中温区抽热管2、低温区抽热管3、风机4、一次热交换机5、二次热交换机6、有害气体吸附装置7和一组终端热气释放装置8,退火窑本体1的中温区和低温区分别设有抽风口,中温区抽热管2和低温区抽热管3的一端分别与退火窑本体1中温区和低温区的抽风口相通,风机4的抽风口分别与中温区抽热管2和低温区抽热管3的另一端相通,一次热交换机5的热风入口与风机4的出风口相通,二次热交换机6的热风入口与一次热交换机5的出风口相通,一次热交换机5和二次热交换机6的冷水入口分别与自来水管网相通,一次热交换机5和二次热交换机6的的热水出口分别与厂区供热管网相通,有害气体吸附装置7与二次热交换机6的出风口相通,一组终端热气释放装置8的进气口有害气体吸附装置7的出气口相通,一组终端热气释放装置8的排气口均布在厂区。
[0008]工作方式及原理:风机4通过中温区抽热管2和低温区抽热管3将退火窑本体1中的余热抽走,先进行一次热交换机5,热风与一次热交换机5中的冷水进行热交换,后将经过一次热交换的还有一定温度的热气通入二次热交换机6中进行二次热交换,将余热气体降温当可直接排放的温度后,经过有害气体吸附装置7吸收掉气体中的有害气体,最后通过一组均布在厂区终端热气释放装置8将有一定温度的热气排放,避免了直接将高温气体排放,对人体产生伤害的风险,一次热交换机5和二次热交换机6的的热水为厂区供热管网提供,减少了厂区供热管网的能源支出。
【主权项】
1.退火窑余热利用系统,包括退火窑本体(1 ),其特征在于它还有余热利用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由中温区抽热管(2)、低温区抽热管(3)、风机(4)、一次热交换机(5)、二次热交换机(6)、有害气体吸附装置(7)和一组终端热气释放装置(8),退火窑本体(1)的中温区和低温区分别设有抽风口,中温区抽热管(2)和低温区抽热管(3)的一端分别与退火窑本体(1)中温区和低温区的抽风口相通,风机(4)的抽风口分别与中温区抽热管(2)和低温区抽热管(3)的另一端相通,一次热交换机(5)的热风入口与风机(4)的出风口相通,二次热交换机(6)的热风入口与一次热交换机(5)的出风口相通,一次热交换机(5)和二次热交换机(6 )的冷水入口分别与自来水管网相通,一次热交换机(5 )和二次热交换机(6 )的的热水出口分别与厂区供热管网相通,有害气体吸附装置(7)与二次热交换机(6)的出风口相通,一组终端热气释放装置(8)的进气口有害气体吸附装置(7)的出气口相通,一组终端热气释放装置(8)的排气口均布在厂区。
【专利摘要】退火窑余热利用系统,它还有余热利用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由中温区抽热管(2)、低温区抽热管(3)、风机(4)、一次热交换机(5)、二次热交换机(6)、有害气体吸附装置(7)和一组终端热气释放装置(8),退火窑本体(1)的中温区和低温区分别设有抽风口,中温区抽热管(2)和低温区抽热管(3)的一端分别与退火窑本体(1)中温区和低温区的抽风口相通,风机(4)的抽风口分别与中温区抽热管(2)和低温区抽热管(3)的另一端相通;本实用新型抽取了退火炉中温区和低温区的余热为厂区环境升温,大大节省了供暖支出。
【IPC分类】C03B25/00
【公开号】CN204981615
【申请号】CN201520724840
【发明人】何世猛, 杨青林, 王怀利, 贾伟民, 张武
【申请人】福耀集团通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