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状物料烘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9767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颗粒状物料烘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热空气烘干颗粒状物料的装置,尤其是用抽气泵使热空气连续穿过颗粒状物料之间的微小间隙,从而加快颗粒状物料烘干速度的烘干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颗粒状物料烘干器是由壳体、保温层、烘干室、进料口、出料口、排气口和加热器组成。烘干室均为金属制作;加热器有电炉、电灯、电暖器、太阳能、电磁波、微波、红外线热辐射和燃料炉等。为使烘干均匀,避免因局部加热时间过长、温度过高而使被烘干物料局部过热,影响烘干质量,有的烘干器采用了转动烘干室、设置链道、滑道等使被烘干物料边移动边烘干的方法。但是,目前公知的烘干器结构较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颗粒状物料烘干器结构复杂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颗粒状物料烘干器,该烘干器采用抽热风的方法烘干颗粒状物料,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烘干器设有壳体和保温层、烘干室、入料口、出料口、抽气泵、耐热承重网、空气加热室及其空气入口、空气加热器。排气口设在烘干室顶部;抽气泵安装在排气口上;耐热承重网设置在烘干室底部;由加热器供热的空气加热室设置在耐热承重网下,通过其空气入口与烘干器外部的空气相通;烘干室内除排气口和烘干室底部的耐热承重网网眼外,其它部件均采用密封结构;被烘干物料投入烘干室后堆放在耐热承重网上,网眼小于被烘干物料,以防物料漏出烘干室外;由于堆放在烘干室耐热承重网上的所有颗粒状物料之间会自然形成可透气的微小间隙,加热器加热并启动抽气泵抽气时形成的负压可以将外部空气从空气入口吸入,经空气加热室加热后,穿过耐热承重网网眼和颗粒状物料之间的微小间隙再从排气口排出。抽气泵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热空气不断从颗粒状物料之间的微小间隙通过,使颗粒状物料很快被均匀加热烘干。烘干过程中,由于热气不断从所有被烘干物料之间的微小间隙通过,被烘干物料的受热是均匀的;所有通过被烘干物料间隙的热气都只使用了一次,因此,物料在烘干过程中散发出的水蒸汽会被很快排出烘干器外,实现快速烘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烘干均匀、烘干效率高,烘干器结构更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
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中1.壳体和保温层,2.烘干室壁,3.烘干室,4.抽气泵,5.烘干室排气口,6.滤气网,7.入料口盖,8.入料口盖密封垫,9.入料口,10.出料口盖,11.出料口盖密封垫,12.出料口,13.耐热承重网,14.耐热承重网网眼,15.空气加热室,16.空气加热室的空气入口,17.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烘干室壁(2)、入料口盖(7)和出料口盖(10)为密封结构,烘干室排气口(5)通过滤气网(6)、烘干室(3)、耐热承重网网眼(14)、空气加热室(15)、空气加热室的空气入口(16)与烘干器外部的空气相通。将颗粒状物料通过入料口(9)投入烘干室(3)后,物料会堆积在耐热承重网(13)上,启动加热器(17)和抽气泵(4),外部空气会不断从空气加热室的空气入口(16)进入空气加热室(15),经加热器(17)瞬间加热后,通过耐热承重网网眼(14)、颗粒状物料之间的微小间隙和烘干室(3)的排气口(5)被排出烘干器外,持续一段时间后,颗粒状物料就会被快速加热烘干。
权利要求1.一种颗粒状物料烘干器,设有壳体和保温层、烘干室,烘干室顶部设有排气口、入料口,侧面设有出料口,底部设有耐热承重网,耐热承重网下设有空气加热室及其空气入口,其特征是烘干室顶部的排气口设置了抽气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颗粒状物料烘干器,其特征是空气加热室的空气入口、耐热承重网网眼和烘干室顶部的排气口空气相通,壳体和保温层、烘干室、入料口和出料口设置为密封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颗粒状物料烘干器。它由壳体和保温层、烘干室、入料口、出料口、烘干室顶部的排气口、排气口上安装的抽气泵、烘干仓底部的耐热承重网、空气加热室及其空气入口、加热器组成,其特点是用抽气泵启动时形成的负压,将烘干器外部的空气吸经空气加热室加热,然后穿过烘干室底部的耐热承重网网眼和承重网上堆积的颗粒状物料之间形成的微小间隙,再从排气口抽出,使颗粒状物料被均匀加热烘干。
文档编号F26B17/00GK2823938SQ20052002093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日
发明者周晨曦 申请人:周晨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