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270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离式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分离式空调系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可引进外部空气的分离式空调系统。
先前技术分离式空调系统已广泛被运用于各式建筑物及其它工业用途上。一般家用分离式冷气及大楼的分离式中央空调均为分离式空调系统设计理念下的产物。其中近年来分离式冷气的市场普及率大幅提升,已有与传统窗型冷气分庭抗礼之势。
一般分离式冷气均包含有装设于室内的室内机及装设于室外的主机。室内机一般悬挂于室内墙上的适当位置,并以管路与室外机相连。室外机内含压缩机,供将冷媒输送至室内机的冷排或蒸发器等冷却装置。室内机则进行室内空气循环,将室内空气吸入后经冷却装置处理后形成冷气,并排回室内。
与传统窗型冷气相较,分离式空调系统具有美观、安静、以及室内机安装位置弹性大等优点。然而由于室内机并未有与室外空气对流的接口,因此造成室内及室外空气循环不易,进而影响室内的空气品质。
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空调系统,供引进外部空气。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空调系统,供选择性排出室内空气。
本实用新型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空调系统,具有进行室内外空气循环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分离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空调系统包含一室内机,室内机具有一外部空气进气通道及一冷却装置,其中外部空气进气通道的一端连通冷却装置的一进气端;一主机,主机具有一压缩装置连接冷却装置,主机包含壳体及压缩装置,压缩装置容纳于壳体内,并连接于室内机的冷却装置,压缩装置压缩内含的冷媒至冷却装置,供冷凝外部空气之用;以及一外部空气输送装置,外部空气输送装置连接外部空气进气通道,其中外部空气输送装置经外部空气进气通道至冷却装置输送外部空气。外部空气输送装置较佳为设置于主机的壳体内,并连接于外部空气进气通道。
外部空气输送装置经由外部空气进气通道输送外部气体进入室内机,并经由冷却装置的进气端进入冷却装置以冷凝成为冷气。
在另一实施例中,外部空气进气通道进一步包含控制阀门。控制阀门设置于外部空气进气通道靠近冷却装置进气端的一端。藉由控制阀门的启闭,得以控制外部空气进气通道130与进气端131的连通状态,进而控制引进外部空气与否及进气量。
在另一实施例中,室内机进一步包含连通冷却装置进气端之内部空气进气孔。外部空气输送装置系可经由外部空气进气信道及内部空气进气孔自特定室内空间向外抽取内部空气。
附图简单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
图1所示实施例中室内机的剖面图;图3为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室内机的另一实施例剖面图;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以及图5b为图5a所示实施例中室内机的剖面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 特定室内空间100 室内机110 外部空气进气信道111 控制阀门130 冷却装置131 进气端133 出气端150 内部空气进气孔
170 出风口200 主机210 壳体230 压缩装置300 外部空气输送装置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离式空调系统。在较佳实施例中,此一分离式空调系统包含分离式冷气机。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此一分离式空调系统亦可包含大楼或工厂使用的中央空调设备。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分离式空调系统包含室内机100、主机200及外部空气输送装置300。室内机100设置于一特定室内空间10,较佳为设置于特定室内空间10的墙壁上。主机200装设于非上述特定室内空间10的另一空间,例如室外空间或主机房。外部空气输送装置300较佳为设置于室外或非上述特定室内空间10的另一空间,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外部空气输送装置300亦可设置于特定室内空间10内,并藉由一输气管道与室外或其它空间连接。
图2所示为室内机100的实施例示意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室内机100主要包含外部空气进气通道110及冷却装置130。外部空气进气通道110较佳为设置于室内机100靠近顶端的位置,并位于冷却装置130的上方,供自室外或非特定室内空间10的其它空间引进外部空气进入室内机100。在不同实施例中,外部空气进气通道110亦可设置于室内机100的侧边。外部空气进气通道110较佳为由室内机100靠近顶端的夹层空间所形成。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外部空气进气通道110亦可由一或数条的通气管所形成。
如图2所示,冷却装置130较佳为设置对应于室内机100的正面。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冷却装置130亦可依室内机100的内部空间规划而设置对应于室内机100的侧面、顶面或底面。冷却装置130包含一进气端131,外部空气进气通道110的一端连通冷却装置130的进气端131。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进气端131为一进气平面,外部空气进气信道110输入的外部空气经由进气端131进入冷却装置130进行冷却。冷却装置130较佳为包含蒸发器或冷排。
此外,室内机100进一步包含内部空气进气孔150以及出风口170。内部空气进气孔150连通冷却装置130的进气端131。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内部空气进气孔150设置于室内机100的正面,以对应于冷却装置130进气端131的位置。然而在不同实例中,内部空气进气孔150亦可设置于室内机的其它表面,并以导气方式与冷却装置130的进气端131连通。内部空气进气孔150并选择性连通于外部空气进气通道110的一端。此处所言的选择性表示内部空气进气孔150与外部空气进气通道110的连通状态可在需要时加以关闭。
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出风口170设置于室内机100的正面靠近底端处。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出风口170亦可设置于室内机100正面靠近侧边处或设置于室内机100的其它表面。出风口170与冷却装置130的出气端133连通。当外部空气进气通道110引进的外部空气经冷却装置130冷却并自出气端133排出后,即经由出风口150输出至特定室内空间10内。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如图3所示,主机200包含壳体210及压缩装置230。压缩装置230容纳于壳体210内,并连接于室内机100的冷却装置130。压缩装置230较佳为藉由隔热连接管路与冷却装置130连接。当本实用新型分离式空调系统运作时,压缩装置230压缩内含的冷媒至冷却装置130,供冷凝外部空气之用。压缩装置230较佳为包含一冷气压缩机。
外部空气输送装置300连接于外部空气进气通道110,并输送外部空气经外部空气进气通道110至冷却装置130。外部空气输送装置300较佳为包含抽气马达,并藉由通气管与外部空气进气通道110连接。此外,藉由调整外部空气输送装置300的输出速率,可调整引进外部空气的速率及空气量。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外部空气输送装置300设置于壳体210之内。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如
图1所示,外部空气输送装置300亦可设置于壳体210之外。
图4为室内机100的另一实施例剖面图。如图4所示,外部空气进气信道110进一步包含控制阀门111。控制阀门111设置于外部空气进气通道靠近冷却装置130进气端131的一端。当控制阀门111开启时,外部空气进气通道130与进气端131连通,使外部空气可进入冷却装置130。当控制阀门111关闭时,外部空气进气通道130则不与进气端131连通,此时外部空气则无法进入冷却装置130。此外,藉由控制阀门的不同开启程度,亦可决定外部空气的进气速率及进气量,进而改变外部空气与室内空气的混合比例。在较佳实施例中,控制阀门111为一电子控制阀门,使用者可藉由一控制接口(未绘示)决定控制阀门111的启闭,以调节特定室内空间10的外部空气混合比例。
图5a及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在此实施例中,外部空气输送装置300选择性经由外部空气进气通道110及内部空气进气孔150自特定室内空间10向外抽取内部空气。亦即反向运作外部空气输送装置300以作为内部空气抽取装置,并利用外部空气进气通道110作为一内部空气排气通道。图上所示的箭头方向即为内部空气向外抽出的方向。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亦可将外部空气输送装置300与内部空气抽取装置分离单独设置,以及将外部空气进气通道110与内部空气排气通道分离单独设置,以形成独立的进气与排气系统。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申请专利范围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分离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空调系统包含一室内机,室内机具有一外部空气进气通道及一冷却装置,其中外部空气进气通道的一端连通冷却装置的一进气端;一主机,主机具有一压缩装置连接冷却装置;以及一外部空气输送装置,外部空气输送装置连接外部空气进气通道;其中外部空气输送装置经外部空气进气通道至冷却装置输送外部空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主机具有一壳体,外部空气输送装置装设于该壳体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外部空气进气通道进一步包含一控制阀门,控制阀门设于外部空气进气通道靠近冷却装置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室内机进一步包含一内部空气进气孔,其中内部空气进气孔连通冷却装置的进气端,并选择性连通外部空气进气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外部空气输送装置选择性经由外部空气进气通道及内部空气进气孔向外抽取内部空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内部空气排气通道及一内部空气抽取装置,内部空气排气通道连通内部空气进气孔,其中内部空气抽取装置经由内部空气排气通道及内部空气进气孔向外抽取内部空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内部空气抽取装置包含一冷气压缩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内部空气抽取装置装设于主机的一壳体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外部空气输送装置包含一抽气马达。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内部空气进气孔,内部空气进气孔设于室内机上;一内部空气排气通道,内部空气排气通道连通内部空气进气孔,内部空气排气通道的一部分设置于室内机内;以及一内部空气抽取装置,内部空气抽取装置连接内部空气排气通道;其中内部空气抽取装置经由内部空气排气通道及内部空气进气孔向外抽取内部空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离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内部空气排气通道进一步包含一控制阀门,控制阀门设于外部空气进气通道连通内部空气进气孔的一端。
专利摘要一种分离式空调系统,包含室内机、主机及外部空气输送装置。室内机主要包含外部空气进气通道及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含一进气端,外部空气进气通道的一端连通冷却装置的进气端。主机包括一连接于室内机冷却装置的压缩装置。外部空气输送装置较佳为设置于主机的壳体内,并连接于外部空气进气通道。外部空气输送装置经由外部空气进气通道输送外部气体进入室内机,并经由冷却装置的进气端进入冷却装置以冷凝成为冷气。
文档编号F24F5/00GK2816656SQ20052010635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5日
发明者尹衍樑 申请人:润安机电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