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取暖装置风幕式反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5284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热取暖装置风幕式反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具体涉及加热、取暖装置的反射器,特别是一 种加热取暖装置风幕式反射器。 背聚技术
目前的加热、取暖装置的反射器所采用的加热管,或为远红外石英管或为 碳纤维石英管,这些高温加热管必须配置有反射板,才能获得有效的热辐射能 量,而且所产生的热量须经风轮导流扩散,才能达到对周围空间的加热取暧目 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现行的加热取暖装置的反射器多是在反射板上开数排 孔洞,让加热器的辐射热量通过这些孔洞散至反射器外,再由风轮导流散发。 这种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因为反射板上的开孔既是热量对外的扩散,也同 时会使风轮吹出来的风又直接吹到加热管上,使加热管温度降低,而且反射板
因有孔洞的存在使反射板的热幅射面积减少了 20%左右,还造成一部份辐射热
进入加热取暖装置的机体内,从而加速了内部电子元器件的老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加热取暖装賈的一种风幕式反射
器,目的在于保证加热管有效的热辐射能量不受损失;又可阻止加热管发出的 热量从孔洞传递到机体内部,使加热取暖装置内部的组成电子元器件能在相对 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器包括加热管、及其沿加热管长轴方向由两侧面和圆弧 底面构成的整体反射板、和用以连接固定加热管、反射板的反射器框架体组成,其结构特点是反射板的两側壁与反射器框架体的两惻板呈平行状,且相互之 间留有隙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 所述反射板无须在底部开设若干孔洞,反射板呈整体状,聚热效果 及热幅射效果更好;
(二) 反射板的两俩壁与反射器架体两側板之间的隙缝在风轮作用下自然 形成两道风幕,既达到了热交换的目的,又不会使整机内电子元器件在过高的
温度环境中作业,有利于延长它们的工作寿命;
(三) 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反射器的加工过程,两道风幕的设计起到了事半 功倍的效果。
附圃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
图1的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 2所示,加热管1可为远红外石英管或碳纤维石英管,或其他加热 管,反射板2为由两側壁21和底壁22构成的整体,且其断面呈凹弧形,侧壁 21与反射器用于固定的框架体3的两惻板31呈基本平行状,且两者之间设有隙 缝23,该隙缝横断面宽度为3—30咖,最佳宽度为5—10咖。
本实用新型经在吊顶式、壁挂式、移动式等加热取暖装置上实践试运行并 溯试,其总热效率明显提高达到20%左右。
权利要求1、加热取暖装置风幕式反射器,包括加热器(1)、反射板(2)、和用以固定加热管、反射板的框架体(3)组成,其特征在于反射板(2)为不开孔的整体反射板,其两侧壁(21)与反射框架体(3)的两侧板(31)呈平行状,且相互之间留有隙缝(2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取暖装置i^式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隙 缝(23)的横断面宽度范围为3—30鹏。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取暖装置风幕式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隙缝(23)的横断面最佳宽度范围为5—10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取暖装置风幕式反射器。现行的加热取暖装置的反射器多是在反射板上开数排孔洞,运行时存在一定的弊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反射器的反射板呈不开孔的整体板,反射板的两侧壁与反射器框架体的两侧板呈基本平行状,且相互之间留有隙缝。本实用新型因反射板呈整体状,聚热效果及热辐射效果更好;反射板的两侧壁与反射器架体两侧板之间的隙缝在风轮作用下自然形成两道风幕,既达到了热交换的目的,又不会使整机内电子元器件在过高的温度环境中作业,有利于延长它们的工作寿命。
文档编号F24D13/00GK201059677SQ200720039580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8日
发明者方灿榆 申请人:江苏贝莱尔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